安徽宿州埇橋現代農業展覽館。陳若天 攝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
從充滿希望的春天,進入郁郁蔥蔥的盛夏,來到顆粒飽滿的金秋,再到蓄勢待發的冬日,在廣袤的皖北大地,有著“皖北糧倉”美譽的安徽省宿州市埇橋區迎來了不同尋常的豐收,今年糧食生產實現十六連豐。
埇橋區,為宿州市唯一的市轄區,位於黃淮平原南端,地處淮海經濟區腹地、長江三角洲經濟帶西緣,襟連沿海,背依中原。耕地263.1萬畝,人口190.6萬,其中農村人口132.8萬,是名副其實的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
這片創新出諸多農業改革先行樣本的希望土地,是享譽全國的國家糧食主產區。近年來,埇橋區把農業農村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上,圍繞產業集聚、鼓勵扶持、人才培養、優化服務等方面,注重發揮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現代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帶動示范作用,提高糧食產量和質量,守住糧食安全,現代農業逐漸走向規模化、集聚化,促進了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發展。
在淮河糧食產業化聯合體車間內,大豆育種專家正在對大豆進行選種試驗。陳若天 攝
書寫現代農業改革的“埇橋樣本”
祖祖輩輩都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段德豐做夢都沒想到,農民種地還能成為一份事業。段德豐是埇橋區灰古鎮付湖村的種糧大戶。他流轉了1100多畝的土地專門從事糧食種植,小麥收割期,淮河糧食產業化聯合體派出的8台收割機幫他收割麥子,僅用了3天時間,就實現了顆粒歸倉。
“以前祖祖輩輩守著幾畝薄田度日,如今加入了聯合體,種的糧食有人幫忙管理、收割、運輸、銷售,種田倒變得輕鬆了。”段德豐所說的聯合體,便是埇橋區在全國首創的現代農業產業化聯合體。
從“單打獨斗”走向“抱團共贏”,2012年8月,埇橋區先行先試,創建了以“農業企業為龍頭、農民專業合作社為紐帶、家庭農場為基礎”的新型農業經營聯盟—現代農業產業化聯合體,探索出一條農業經營組織創新的“埇橋樣本”。
“規模經營、科學作業、高效服務,大大提高了糧食產量,我們聯合體的糧食產量高於周邊農戶10%左右,每畝增加收入230元。”淮河種業有限公司負責人李勇介紹道。
據悉,淮河糧食產業化聯合體從最初的3家,發展到如今的98家,其中省級示范產業化聯合體18家、市級10家、區級70家,帶動農業企業113家、農民專業合作社286家、家庭農場達到641家,經營土地41.6萬畝,吸納貧困戶5600余戶。
2017年10月,“聯合體”運營模式被農業部、財政部等六部委聯合印發文件向全國推廣,並榮登2017年中國三農十大創新榜。2018年聯合體正式寫入中央一號文件,成為埇橋農業改革最亮麗的品牌。
農業產業化聯合體不過是埇橋近年來全面深化農村改革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埇橋依托深厚的農業農村改革土壤,以“敢為天下先”的氣魄,積極探索和創新農業體制機制。
2016年,埇橋區針對農業經營主體推出“純信用、無需抵押”的“勸耕貸”,目前已累計發放“勸耕貸”支農貸款5.37億元,有力助推了農業發展。埇橋區還推行“人地”挂鉤試點,深層次破解工業化、城鎮化建設“缺地”“缺人”以及農業現代化建設“缺錢”等難題……
多年來,埇橋區農村改革從多個維度齊頭並進、成效顯著,在全國各地掀起深化改革的浪潮中,樹立起了“埇橋樣本”。
金海面粉工廠內,工人正在搬運打包好的成品。陳若天 攝
五優聯動 舌尖上的糧油更安心
從田間地頭到百姓餐桌,中國人一直走在從吃得飽到吃得好的道路上。
以優糧優產、優糧優購、優糧優儲、優糧優加、優糧優銷為核心的“五優聯動”,在推動糧食產業興旺、助力鄉村振興方面取得積極成效。埇橋區糧食和物資儲備中心主任任明介紹,作為糧食生產大區,埇橋區充分發揮糧食流通、消費對生產的激勵反饋作用,引導農民調整優化糧食種植結構,提高綠色、優質、特色糧食產品供給能力,滿足群眾高質量生活消費需求。
龍頭企業開拓市場,市場帶動基地,基地連接農戶,埇橋區支持龍頭加工企業充分發揮示范作用,建成“五統一”的產業化發展模式,規范協議簽訂、良種推廣、技術培訓等環節,引導農民種植優質糧油。支持皖神、金海兩家示范企業通過訂單農業,建立標准化、規模化優質小麥種植基地2萬畝,優質小麥種植訂單合同達到14.5萬畝。
種出好糧食,賣出好價錢。埇橋區通過促進種植結構調整優化,穩步推進糧食收儲制度改革。通過多種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直接帶動農民增收。
在糧油存儲方面,埇橋區鼓勵糧食經營主體採用分類收儲、低溫儲存等新技術,建立和完善適應本地區的優質糧油產品儲存,促進優質糧油產品專收專儲、提質升級。通過實施2個糧食生產技術升級改造項目,完善倉儲設施功能,推廣綠色儲糧、生態儲糧,使優質糧食做到優質儲存,提升埇橋區糧油產品輸出能力。
此外,埇橋區還以實施“中國好糧油”行動示范工程為契機,引導糧油加工企業進行技術革新,淘汰落后產能。撥付2330萬元支持皖神面制品有限公司面粉深加工改造升級項目和金海年產6萬噸營養強化面粉深加工技改項目建設,通過生產線的升級改造和企業質檢體系(中心)建設,提高生產效率,開發“中國好糧油”系列產品,滿足健康消費需求。
埇橋區結合“放心糧油”“主食廚房”工程和政府糧食應急供應體系建設,設立“中國好糧油”產品實體銷售門店、銷售專櫃和銷售網點,在全國部分省、市建立總經銷或直營店25家。發揮“互聯網+”功能,推進“中國好糧油”產品進入中國網庫、蘇寧易購、京東、郵樂購農品等電商平台,線上和線下同步交易。
“民以食為天,國以糧為本,埇橋區糧食部門從田間到餐桌全過程做到對糧食精心呵護,在產購儲加銷各個環節實行科學管理,不能讓糧食的質量和品質受到損失。在加工過程中,盡可能保留糧食中的營養素,用好糧食的副產物,最大限度發揮糧食資源的作用,避免糧食浪費。”任明介紹道。
皖神面制品工廠內,正在進行面條制作。 陳若天 攝
鄉村振興吹響“沖鋒號”
農業興百業興。
埇橋區是農業大區,耕地面積210多萬畝,常年小麥種植面積180萬畝,玉米130萬畝。
新中國成立以來,埇橋區實現了從傳統農業大區到現代農業大區的歷史性跨越。特別是黨的十九大以來,埇橋區創新先行,深入推進農業經營方式轉變和農村生產關系變革,鄉村振興下出了“先手棋”,吹響了“沖鋒號”。
在35個糧食主產村打造了30萬畝優質訂單專用小麥生產基地,輻射建設了116萬畝優質糧食基地﹔培育了符離集燒雞、埇橋大豆、欄杆牛肉、夾溝香稻米、大營葡萄、八張萵筍、永鎮甜葉菊、水果蘿卜等一批名優特色產品及基地,藍莓、獼猴桃、火龍果、無花果等新品種試種成功,發展了草源牧業牛肉、奶制品和天葡山庄葡萄和金源農業葡萄等高端農產品﹔連續13年獲全國生豬調出大縣獎勵﹔培育了徽香源食品和草源牧業2個省級長三角優質農產品供應基地和糧食、畜牧、板材3個百億級主要產業全產業鏈,農業總產值117.68億元……
近年來,埇橋區不斷夯實農業基礎,提高糧食持續生產能力,2019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414.9萬畝,總產132.9萬噸,糧食生產實現16連豐,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超90.4%,被評為“中國好糧油”行動示范縣。連續多年位列安徽省“五個一批”農產品加工20強縣第二位,農業三產結構持續優化,農業已成為埇橋區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
農業根基穩,發展底氣足。
“農業是生存之本,埇橋區將圍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鄉村振興戰略,以改革為驅動力、園區為平台、項目為抓手,強化內功,招大引強,加快推動鄉村產業振興工程,全面推進農業現代化進程,提升現代農業發展水平。”埇橋區區長張建軍說道。
初冬的皖北大地,辛勞的農民朋友迎來一年中難得的休整期。廣袤無際的黃土地上又將迎來麥苗青青,生機無限。這青綠,是端牢中國人飯碗的底氣,是大有可為的新希望!
《德清踐行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縣域方案》發布 人民網杭州6月26日電 (金忠耀)今天下午,2021浙江德清投資貿易人洽談會開幕。本次德洽會以“數智共建 德創未來”為主題,以“經貿合作精准洽談、高端人才強力聚引、營商環境優化提速、城市品牌全面推廣”為主要內容,以“數智共建”為基底,以“線…【詳細】
浙江:到2025年城鄉居民收入倍差縮小至1.9以內 人民網杭州6月25日電 (王蕭蕭)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25日上午,中共浙江省委舉行了“守好‘紅色根脈’,打造‘重要窗口’”主題新聞發布會。 發布會現場。人民網 王蕭蕭攝 發布會結合“黨的百年奮斗歷程”“新時代以來的…【詳細】
2021浙江高考分數線公布:普通類一段線495分 二段線266分 人民網杭州6月25日電 (王蕭蕭)25日,2021浙江高考成績及分數線公布。普通類:第一段495分﹔第二段266分。6月25日晚上20:30左右,考生即可登錄浙江省教育考試院網站(www.zjzs.net)、浙江考試微信或浙裡辦APP,憑准…【詳細】
6月26日,航拍中國動漫博物館。該館通體呈白色,形似祥雲。人民網 章勇濤攝
中國動漫博物館6月26日正式開館 人民網杭州6月26日電 (王蕭蕭)6月26日上午,全國首家“國字號”動漫博物館——中國動漫博物館在杭州正式開館。 據了解,中國動漫博物館是經國家廣電總局和中國動畫學會批准成立的“國字號”動漫博物館,也是杭州打造全國文化創意中心和“動漫之…【詳細】
浙江桐廬:5G賦能促畬鄉蝶變 一畝田、千斤糧、百斤魚、萬元錢,在浙江桐廬莪山畬族鄉沈冠村,村民們靠種田養魚就走上了致富路。 “過去,我們村每畝地收益不足500元。能實現萬元的突破,都靠科技助力。”沈冠村黨總支書記黃金源說。 稻田裡的傳感器可實時收集數據。人…【詳細】
慶祝建黨100周年大型誦讀活動。人民網 章勇濤攝
“黨旗下的誦讀”系列活動在杭州富陽啟動 6月24日晚,“黨旗下的誦讀”系列活動在杭州市富陽區龍門古鎮啟動。 作為“黨旗下的誦讀”系列活動的開篇首場活動,《筑夢富春·黨旗下的誦讀》由“初心”“奮斗”“征程”三個篇章組成,以沉浸式表演形式,結合朗誦、紅色話劇、歌舞等多種藝…【詳細】
“雙西”合璧精彩蝶變 “杭州西湖日”活動正式啟幕 人民網杭州6月24日電 (金忠耀)今天下午,慶祝杭州西湖申遺成功十周年、西湖西溪一體化保護提升一周年暨“杭州西湖日”活動正式啟幕。 行吟山水,一湖瀲灩千年。2011年6月24日,在法國巴黎召開的第35屆世界遺產大會上,杭州西湖文化景觀被…【詳細】
浙江泰順:科技特派員送技術下鄉,助農共富裕 科技扶貧,建功立業。在浙江泰順縣,助農致富的科技特派員隊伍,有一座大大的舞台。 2003年4月,浙江省第一批101名科技特派員走進泰順田間地頭,到今年已是18個春秋。科技特派員們以黨建為引領,以“科技e聯”黨建聯盟為平台,跋山涉水、走村…【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