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定海探索海島特色鄉村善治新路徑

陸平

2020年11月17日10:33  來源:舟山日報
 
原標題:定海探索海島特色鄉村善治新路徑 微自治綻放和諧花

  11月8日晚上6時許,舟山市定海區雙橋街道村民黃根夫和隊員吃過晚飯帶著手電筒,來到浬溪村的農田間、橘林,開始夜間巡邏。雙橋是定海最大的蔬菜供應基地,由於區域廣闊、田地分散,夜間時常發生蔬菜瓜果失竊現象,村民自發組織起了“眾家田園眾人護”夜巡隊。3年來,黃根夫和隊員們用心守護著村民們“盛夏的果實”。

  “如果說矛盾調解中心是‘滅火’工程,那麼微自治品牌建設就是‘防火’工程。”定海區委政法委常務副書記黃艷庭介紹,近年來定海致力探索海島特色善治新路徑,“眾家田園眾人護”“百家田園聯心種”等微自治品牌連點成線,“一村一品”的善治格局逐步成型。

  “看到浬溪村夜間巡邏隊蠻有成效,越來越多老黨員、種植戶自發加入。”雙橋街道相關負責人說,現在街道下轄各村都有了夜間巡邏隊,共有60多名巡邏員,從6月西瓜、玉米成熟,到9月絲瓜、蒲、菜椒等收獲,再到金秋橘子上市,他們每天輪流值夜班守護田園裡的瓜果蔬菜。

  在定海,“有事一起干,事事商量著辦”的氛圍正日趨濃厚。今年5月,來自外省的新居民鮑某因私自種植虹橋村民包某的拋荒地,產生了農作物收成歸屬問題的矛盾糾紛。鹽倉街道新居民中心了解這一情況后,立即安排3名新居民老鄉代表,“以新調新”聚合力,多次和村干部一道採取見面約談、分頭協商、雙方調解等方式,成功化解了該起矛盾糾紛。

  做好自家事,關心支持村裡事。“水筆1元一支,本季度共採購100支”……近日,岑港街道漲次村文化禮堂裡響起了“唱賬”聲,今年第三季度村級收支明細逐筆公開,接受現場50余名村民代表、黨員代表、村干部監督。“公開唱賬,目的是用民主監督管住小微權力。”岑港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公開“唱賬”機制對“三重一大”事項、村內小微工程、房屋宅基審批、低保低邊申報工作進行公開通報及票決,村民參與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民主決策的熱情不斷提高。

  “微自治”激活基層治理“末梢神經”。馬岙街道馬岙村村民看到水井露天不衛生,自發出資修繕搭棚,制定公約自發維護,於是有了“眾家井大家籌”﹔馬岙街道團結村的團結水庫畈農田有部分荒廢,100多戶村民分擔共同種植打理,於是有了“百家田園聯心種”﹔岑港街道桃花苑社區,設立了“隔壁”茶室,推出“岑心菜單”,開展社區協商,讓居民說心裡話、議眾家事……

  作為“楓橋經驗”的創新實踐,微自治實現了“大事不出鎮,小事不出村”。黃艷庭說,定海將繼續加大微自治品牌培育力度,豐富社會調解力量,吸納鄉賢、東海漁嫂等社會力量形成“大調解”機制﹔引導各類社會組織依托自身優勢,在社會治理中最大限度發揮作用,讓“微治理”釋放大能量,構建起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責編:金忠耀、張麗瑋)

原創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