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江干出良方妙計緩解學校門口行路難

孫鑰

2020年11月18日10:02  來源:杭州日報報業集團
 
原標題:江干出良方妙計緩解學校門口行路難

每天接送孩子上學放學,杜健一想到校門口的堵車就頭疼。

他女兒在杭州錢江新城實驗小學上五年級。學校前身為杭州市採荷第一小學教育集團錢江校區,位於江干區四季青街道,周邊居民小區、綜合體較集中,一到上學放學時段,學校大門所在的太平門直街就會非常擁堵。

“太平門直街不寬,不能算是主干道,隻能是支小路。每天上學放學高峰,汽車、電瓶車、自行車,還有公交車、行人交會,肯定要堵上好一陣。要麼就提前10多分鐘出門,要麼就停遠一點跑過來……”他說。

特別是今年學校新擴建教學用地完成,根據計劃,班級數達到60個,學生數2700人,教職工175人,人多了車自然也更多了,學校、學生家長、管理部門及周邊居民治堵呼聲更加強烈了。針對這個情況,杭州市治堵辦、江干區住建局(治堵辦)積極回應群眾呼聲,江干區採荷一小(錢江苑校區)入選杭州市5個“民選民評”堵點之一。

怎樣科學、系統、安全地構建學校交通系統?打造“民選民評”堵點治理的樣板?

今年夏天,在市治堵辦、江干區住建局(治堵辦)的幫助下,學校首先通過手機家校聯絡方式發布調查問卷,對家長接送方式、滯留時長、家長需求、求知公交專線需求的數據進行分析。之后,通過市區兩級治堵辦牽頭,在學校、交通、住建局等部門的多輪協商討論后,最終由杭州市交通設計院結合學校周邊道路設施設備環境等因素,規劃制定出一個聯合治堵方案。

比如,優化學生錯時上下學,同時,打開學校東門,讓機動車、非機動車口及步行接送口設置在東門﹔學校南門太平門直街北側人行道的公共自行車棚,移到道路南側﹔在8個重要過街位置,安排家長志願者等。

其中還有一個引人注目的環節——個性化定制學校的求知公交專線。

以往的求知專線,是單一的從一個點出發到學校的路線。這次,公交公司根據一定區域范圍的具體乘車需求與地理位置,設定合理安全的接送路線和班次,將上下學路線通過定位分析聯合起來,形成片區出行環線,避免車輛集聚擁堵,讓道路資源分配更為靈活,同時,也保障了學生上下學期間的安全。

目前,已經開通了兩條求知專線,一條是慶春路採荷沿線,另一條是開往錢江新城方向。“現在路面上空多了,專門給我們開車接送的家長留出即停即走車位,而且交警管得很嚴,還有很多志願者……”杜健說。

重新規劃調整后的求知公交專線,也受到學校、學生、家長等各方的一致好評。

江干區住建局(治堵辦)還計劃在明年啟用學校西北角操場下地下車庫接送系統,引導分散接送學生車輛往地下停放,有效避免上下學時間段路面交通車位的佔用。同時,還將對周邊道路等硬件設施進行改造提升,完善區域路網,讓全體師生和居民的出行更為便捷、高效,成為杭州城區交通治堵的典型。

“十三五”期間,江干區共完成治堵項目123個,對江干區內公交站點進行改造提升,地鐵口周邊進行整理規劃,設置社區微公交站點。通過有效規范措施,近年來,江干區區域內非機動車有序停放率達90%,路內泊位設置規范率達96%。同時,江干區住建局(治堵辦)還對學校周邊、高鐵站等擁堵場所進行了有效疏導,採取錯峰上下學措施,開辟網約車上下停客點,建設王家井天橋,減少了重點擁堵場所的交通壓力,使區域內交通擁堵情況得到有效緩解。

(責編:王蕭蕭、張麗瑋)

原創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