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個小故事看“中國生態第一市”的小康

王麗瑋

2020年11月19日21:06  來源:人民網-浙江頻道
 

 

森林覆蓋率81.7%、空氣質量優良天數362天、Ⅰ至Ⅲ類水質斷面比例100%……“中國生態第一市”麗水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全面小康成色足。

11月19日,由浙江省政府新聞辦組織的“浙江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麗水專場)”在杭州舉行。麗水市委書記胡海峰用六個小故事介紹了當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取得的工作成效。

“護綠為本”

行走在麗水,群山環抱,流水潺潺,城鎮與鄉村星羅棋布地鑲嵌在群山碧水環抱之間。如今的麗水,依然保持著最自然原態的格局和肌理,被譽為“最后的江南秘境”。

麗水地處浙南,是浙江省陸域面積最大的地級市,又是浙江乃至華東地區重要的生態屏障。甌江、錢塘江、閩江、飛雲江、靈江和福安江皆發源於麗水,“浙江第二大河”——甌江蜿蜒曲折八百裡,貫穿麗水全境。

“生態是麗水最大的優勢。”發布會上,麗水市委書記胡海峰講述“一方江南秘境的自覺堅守”小故事時說道。“這些年來,我們始終堅持以堅如磐石的定力守護好綠水青山,把95.8%的市域面積規劃為生態空間,堅決筑牢生態屏障、守住生態紅線。”

整個麗水宛如一座大花園。酈益敏攝

生態保護過程中,麗水充分運用“綠色”審計手段為領導干部政績“畫像”,倒逼領導干部提升高質量綠色發展能力。同時,麗水還充分運用人工智能手段,通過“AI大腦”、遙感衛星等打造“天眼+地眼+人眼”的立體化、數字化監測網絡,實現生態環境全方位監控。

經過努力,麗水取得了亮眼的生態成績單:生態環境狀況指數連續17年位居全省第一、生態環境質量公眾滿意度連續12年位居全省第一,是全國唯一一個水和空氣環境質量均進入前十的城市,唯一一個“中國天然氧吧城市”,也是全國首個榮膺“中國長壽之鄉”稱號的地級市。

“得益於好山好水好空氣,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們選擇來到麗水,在親近大自然中享受靜謐與安然”,胡海峰說。今年“十一”期間,盡管受疫情影響,但麗水市旅游業依然逆勢上漲,據攜程網大數據顯示,麗水位列國慶十大私家團黑馬目的地。

“點綠成金”

“高品質的醫藥容器對生產環境有著嚴苛的要求,而麗水具有無可比擬的一流生態環境,加上優質的營商環境,是集團決策層最終選擇麗水的根本原因。”肖特集團董事會主席海因裡希特博士在麗水考察后說道。

去年,世界500強企業德國肖特集團在長三角諸多城市中,經過反復比選,最終決定投資10億元,把在中國的生產制造中心建在麗水。上周,該項目已正式投產,達產后年產值近10億元、稅收超1億元。

這是胡海峰講述的“一家跨國企業的戰略選擇”小故事。他說:“這份吸引力,來自於生態比較優勢的充分釋放”。如其所言,優美的自然環境為麗水經濟騰飛插上了生態賦能的翅膀,來麗水的“金鳳凰”越來越多。

發展綠色產業,打通“兩山”轉化通道,麗水還將加快打造半導體全產業鏈、精密制造、健康醫藥、時尚產業、數字經濟5大產業集群,計劃在“十四五”時期形成2000億元左右產值,佔全市規上工業總產值比重超過70%。

麗水機器人產業園裡一片忙碌景象。麗水市委宣傳部供圖

不僅如此,麗水還創新實現“問海借力”“開放賦能”,讓綠色發展成色更高。近年來,當地通過實施華僑要素回流工程,全面推進華僑經濟文化合作試驗區建設,連續三年舉辦華僑進口商品博覽會,打造“全球買、全球賣”的永不落幕進口商品“世界超市”。

為此,胡海峰講述了“一個紅酒中心的無中生有”的小故事。青田是個典型山區縣,從來不生產紅酒,當地通過發揮廣大海外華僑資源優勢,無中生有打造出世界紅酒中心。如今的青田縣城裡,處處散發著濃郁的歐陸風情,品紅酒、吃西餐、喝咖啡、購洋貨這些洋玩意已深深融入了當地百姓的日常生活,成為一種生活時尚。

上周末,剛剛結束的第三屆僑博會,吸引了線上線下60多萬人次觀展,國內外專業採購商達5000多人,共簽訂進口品牌授權代理520多個,累計意向成交29億元,比上屆增長16.6%,再次創下了歷史新高。

“革綠出新”

鬆陽縣陳家鋪村位於大山深處,平均海拔850多米,當下已成為“網紅”打卡地。村子裡的“飛蔦集”等精品民宿常常爆滿、一房難求,被譽為“全球最美書店”的平民書局先鋒書店在這裡開設分號。穿梭如織的游客讓這個曾經冷清的“深山村”重新煥發出新的活力。

近些年,陳家鋪村在開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中,充分利用村庄風光秀美、雲遮霧繞,作為國家傳統古村落,原始風貌保存完好的獨特優勢,辦民宿、開書店、搞旅游、做電商,一時間,各式業態如雨后春筍般相繼興起、蓬勃發展。

如何將“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一個深山村庄的精彩蝶變”小故事說明一切。發展中,麗水創新社會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推動GDP和GEP相互轉化。目前,全國第一個鄉級和村級GEP核算、第一筆以GEP增量為依據的生態獎勵基金、第一宗包含GEP增值的土地出讓等,都在麗水一一成功實現。

美麗鄉村建設讓老百姓生活越來越好。麗水市委宣傳部供圖

“發展是為了人民。”胡海峰說道,“成果共享讓發展更有人民溫度、讓幸福更有民生質感。”為此,他還講了“一戶畬鄉人家的幸福生活”小故事。

前不久,景寧畬族自治縣澄照鄉下泥山村村民雷玉平一家,隨全村38戶119名畬族同胞一起搬遷下山,住進了縣裡新建的安置小區景寧民族創業園,喜遷新居過上了新生活。在搬遷的前一天,村民們敲鑼打鼓自發組織了一場特殊的慶祝儀式,大家興高採烈齊聚一堂,在村頭挂起“黨的大搬快聚富民安居政策好”的橫幅,集體合影留念,從臉上都洋溢著幸福滿意的笑容。

發展中,麗水把精准扶貧作為頭等大事,將發展成果全民共享。截至目前,麗水已圓滿實現“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農村家庭年人均收入8000元以下、集體經濟薄弱村“消薄”“三個清零”,農村居民收入增幅連續11年居全省第一。

腰包鼓了,腦袋也要富。“一台鄉村春晚的文化濃情”小故事講述了這個道理。慶元“月山春晚”起源於1981年,目前已經連續舉辦了39屆,被譽為“中國式鄉村過年文化樣本”。從當初的“月山春晚”一枝獨秀,到如今千村競秀,麗水基層公共文化服務百花齊放,群眾高品質精神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據權威機構評估,2019年,麗水在全國290個城市綠色競爭力指數評估中排名86位,在全國地級市全面小康指數評估中排名第45位。

(責編:王麗瑋、戴謙)

原創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