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貴彬和他的100多戶“親人”

浙江仙居縣橫溪鎮曹溪村村民接力幫扶一戶家庭

徐子淵

2020年11月30日08:33  來源:浙江日報
 
原標題:小貴彬和他的100多戶“親人”

“周奶奶,我這次期中考進步啦!”11月27日中午,浙江仙居縣橫溪鎮新生中學初一學生曹貴彬一拿到期中考試的成績單就回家報喜了。但他首先報喜的不是爸爸媽媽,而是鄰居的爺爺奶奶、叔叔阿姨。

曹貴彬是橫溪鎮曹溪村人,今年14歲的他因特殊的成長經歷,成了曹溪村的“團寵”。村裡常住的100多戶人家中,或多或少都在這個小男孩的成長過程中伸出過援手。得益於相關政策和村民們的幫襯,如今的曹貴彬一家,已經擺脫昔日的困難狀況,家庭收入和居住環境都得到了極大改善。對於曹貴彬來說,這些幫助讓他有了一個心願:“我想把大家的好都記下,長大了,就輪到我去幫他們了。”

一個決定

2002年,曹溪村因下岸水庫建設異地搬遷至橫溪鎮。建新房搬新居,異地搬遷為村民們的生活翻開了嶄新的一頁。

就在村民們過上了“柴草房”變“金銀屋”的日子時,曹寶金一家卻因家庭貧困,無力建房,成了全村唯一的無房戶。隨后,兒子曹貴彬的出生讓這個家庭更多了一份“甜蜜的負擔”。母親身患疾病,生活無法自理,喪失部分勞動能力的父親忙著外出打零工,無暇照料孩子。出生才3天,小貴斌的左腿就被取暖器嚴重燙傷了。

“孩子我先幫忙帶著吧!”看到這一家子的情況,鄰居周妹妹率先伸出援手,她說,村裡大伙兒要搭把手,把這個孩子拉扯大。

曹寶金一家的難處村民們都看在眼裡,周妹妹的決定也成了這個村子的決定——共同出力撫養這個孩子。

一場接力

一場接力,在曹溪村展開。

小貴彬最先被接到了周妹妹家中。為了給小貴彬治療燙傷,周妹妹帶著他跑醫院、找膏藥。同時,細心的周妹妹發現貴彬的大拇指不能正常張開,“鎮裡的、城裡的醫院都跑過了,醫生說這是遺傳,治不好。”

但周妹妹不死心,她就用膠帶纏著紙巾,一點點增加紙巾厚度,慢慢撐開大拇指。兩個多月的時間,這個辦法一點點矯正了大拇指。“要讓他健健康康地成長。”周妹妹說這就是當時大伙共同的目標。

8個月后,曹貴彬被接到了姑媽家照顧,村裡哪家有空就來搭把手。牙牙學語、邁出第一步、上幼兒園……曹貴彬在吃“百家飯”中一點點長大。

到了上小學的年紀,村兩委干部主動張羅小貴彬的上學事宜,最終幫助他順利完成入學。

一本賬簿

“這個賬簿,前面記著大家的捐款,后面記著建房支出。現在我幫你保管,等房子建好后,這本子就交給你了。”曹貴彬在村民曹金富手中,第一次見到了這個薄薄的小賬本,上面記錄著村民們對他家的幫助。

眼看孩子越來越大,曹寶金一家還沒自己的房子,去年12月,曹金富籌備起給曹寶金家建房的事。村裡人一聽是給曹寶金家建房,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

曹寶金一家住進新房后,村民幫他找了份保潔工作,每月工資1500元,就在曹溪村,不用繼續在外頭奔波。曹寶金合計了一下,一年下來,工資加上其他相關補貼,家中有2萬余元的收入。

提及村裡對曹寶金一家的關心幫助,村民曹榮仙說:“都是應該的。我們一村人,一起從山頭搬下來,一起致富奔小康,這路上怎麼能少了寶金一家子?”

村民們的幫助,曹貴彬看在眼裡,也記在心裡。採訪結束后,曹貴彬問道:“稿子發出來后,報紙能給我一份嘛?我想記住大家對我的好。以后我有能力了,會報答他們的。”

(責編:郭揚、王麗瑋)

原創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