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華:推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新政

李曉艷

2020年12月03日08:39  來源:金華新聞網
 
原標題:我市推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新政

  12月2日,金華市人力社保局召開新聞通氣會,發布《關於進一步完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意見》,實施全市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該意見明確要求通過建立繳費檔次調整機制,提高繳費補貼水平,完善待遇確定和基礎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等舉措,全面提升城鄉居民養老保障水平。

  目前金華參保人數143萬人,其中繳費人數89萬人、領取養老金人數55萬人。全市月人均養老金241元,全市年養老金支出15.91億元,其中基礎養老金由財政資金列支,每年投入12.8億元以上。

  多繳多得 每月最多可領1343元

  新政實施全民參保登記計劃,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繳費檔次標准實現全市統一,由原12檔(100元至1000元每增加100元設一檔、1500元、2000元)調整為6檔,即每年100元、300元、1000元、2000元、5000元、7500元共6檔。其中100元的檔次限低保對象、特困人員、殘疾人、低保邊緣戶等困難群體選擇,由財政全額代繳。參保人員需在12月15日前確認繳費檔次,可通過銀行委托扣款、銀行櫃台、支付寶、微信、自助機、電子稅務局等進行繳費。

  選擇高檔次標准的城鄉居民,其待遇將得到大幅提升。按現政策測算,市本級按高檔7500元標准逐年繳費15年的月養老金水平可達1343元(縣市與市本級相比有所差別,高或低三四十元左右,下同),基本可以保障城鄉居民老年生活。其余按100元、300元、1000元、2000元、5000元檔次的,相應養老金分別為263元、292元、398元、545元、988元,可以滿足不同群體的待遇保障需求。

  據了解,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是針對未參保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金華市戶籍人員養老保障的一項惠民政策,個人繳費、財政補貼、記賬利息收入全部記入自己“錢包”(個人賬戶),個人賬戶養老金發放終身,未發完依法繼承。可以說“多繳多得”。

  其中,城鄉居民到60周歲按規定繳費滿15年(不足15年可一次性補足)的,可享受的待遇包括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繳費年限養老金三部分。基礎養老金,金華各縣(市、區)標准不一,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累計儲存本息金額/139,繳費年限養老金15年及以下部分每年2元,15年以上部分每年5元。2010年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實施時已超過60周歲人員,不繳費享受基礎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

  和職工養老保險調整同步

  除了繳費檔次有新變化,全市基礎養老金也調整提高。

  綜合國家、省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調整情況(國家最低標准從每人每月88元提高到93元,浙江省最低標准從每人每月155元提高到165元),金華各縣市基礎養老金標准均按不低於省提高標准予以調整提高。目前,金華市區月基礎養老金標准現為215元。各縣(市)標准為:東陽市和永康市均為200元,義烏市245元,武義縣185元,浦江縣170元,蘭溪市和磐安縣均為165元。

  “為了進一步縮小各縣(市、區)差距、推進都市一體化建設,從2020年1月1日起,全市確定三檔月基礎養老金標准,各縣(市、區)根據當地實際確定具體標准,促進全市基礎養老金相對統一。同時對65周歲及以上參保的城鄉老年居民予以適當傾斜,增發基礎養老金每人每月10元。”市人力社保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金華已建立基礎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統籌考慮金華城鄉居民收入增長、物價變動和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等其他社會保障標准調整情況,參照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調整比例進行調整,國家、省基礎養老金標准調整的,按其調整金額同步調整。

  此舉意味著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調整頻次將跟上職工養老保險的節奏,職工養老保險待遇已從2005年起連續調整提高16次,金華城鄉居民養老金從2010年以來也已累計調整提高8次。市本級由2010年的每人每月60元,提高到215元。

  特別提醒:1.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繳費每年一次,因今年檔次調整變化較大,城鄉居民可根據自身需求,在12月15日前及時到戶籍所在地鄉鎮街道(村、社區)選擇確認繳費檔次。在檔次調整截止時間仍未作出選擇的,原選擇100元(不包括困難群體)、200元、300元檔次的,默認為300元,其他各檔按就近就低原則納入相應檔次標准。2.2020年度滿60周歲且未完成一次性補繳的人員,請及時選擇補繳標准並完成繳費,當年完成補繳的,待遇從到齡的次月起予以補發。以后年度補繳的,從補繳到賬的次月起享受相關待遇。今年到齡人員已交10年的,可一次性最高補繳5年7500元共37500元,市本級養老金水平可達到500元左右,待遇從到齡次月起補發。

  參保人可通過多種渠道繳費

  繳費時間:12月16日至25日

  參保人可通過銀行委托扣款、銀行櫃台、支付寶、微信、自助機、電子稅務局等多種渠道進行繳費。

  (1)銀行委托扣款。繳費人可選擇7家銀行(工行、農行、中行、建行、郵儲銀行、金華銀行、成泰銀行)的任一家網點簽訂繳費協議,也可通過支付寶、微信簽訂協議(打開支付寶或者微信,搜索“浙江稅務社保繳費”,到“銀行繳費協議”一欄中簽訂本人繳費協議),委托銀行從簽約賬戶代扣養老保費。原已與銀行簽訂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協議的無需重簽。

  到銀行簽協議時需攜帶本人身份証及用於扣款的銀行卡,12月25日前各位參保人務必在相應銀行賬戶存足相應保費。因資金不足、賬戶狀態不正常等原因,而導致扣款錯誤或不成功所產生的后果,由參保人自行承擔。

  (2)銀行櫃台繳費。繳費人可攜帶本人身份証直接到相應銀行櫃台進行刷卡、現金繳費。

  (3)支付寶、微信繳費。打開支付寶或者微信→搜索“浙江稅務社保繳費”→進行繳費。同一注冊賬號可為最多50人實現繳費。

  (4)電子稅務局繳費。打開瀏覽器,登錄etax.zhejiang.Chinatax.gov.cn(或者直接百度搜索“浙江省電子稅務局”)→點擊“用戶名登錄”(尚未注冊的需先進行注冊)→點擊“我要辦稅”→點擊“城鄉居民(靈活就業人員)社保費繳納”——選擇“我為自己繳費”“我幫他人繳費”,即可進入操作界面。

  (5)自助機繳費。攜身份証前往365便民服務中心或辦稅服務大廳進行自助繳費。

  以下為檔次選擇與相應待遇比較,供參考。

  待遇PK例1:A今年60周歲,以前交了10年養老保費,每年100元,這次再一次性交5年,每年300元,總共花了2500元,每月可領265元,不到10個月就領回來了,真劃算!

  B也60周歲,以前交了10年養老保費,每年平均1000元,這次再一次性交5年每年7500元,總共花了47500元,每月可領605元,要6.5年才領回來。虧了?不虧!B到75周歲時,領了10.89萬元,多領回6.14萬元﹔到90周歲時,多領回17.03萬元。而A在75周歲和90周歲時,多領回數額分別為4.52萬元、9.29萬元。

  待遇PK例2:A從45周歲起開始逐年繳費,每年300元,到60周歲時,總共交了4500元,每月可領取292元,不到16個月還本了。B每年要交7500元,到60周歲時總共交了11.25萬元,每月可領1343元,要近7年才能還本。虧了?不虧!B在75周歲時,領了24.4萬元,多領回12.92萬元﹔在90周歲時,多領回37.098萬元。而A在75周歲和90周歲時,多領回數額分別為4.806萬元、10.062萬元。

(責編:金忠耀、王麗瑋)

原創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