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京劇交響套曲《京城大運河》在國家大劇院首演

徐顥哲

2020年12月03日08:50  來源:北京日報
 
原標題:大型京劇交響套曲《京城大運河》昨晚在國家大劇院首演

多媒體投屏上,水波粼粼船影綽綽,而舞台被裝飾成一艘乘風遠航的漕船,一場關於千年大運河的穿越之旅由此開啟……昨晚(12月2日),由北京文化藝術基金資助,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出品,北京交響樂團、北京京劇院聯合制作的大型京劇交響套曲《京城大運河》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迎來首演。

《京城大運河》由楊乃林擔任作曲,翁思再、李東才擔任編劇,孔潔擔任舞台導演。整台演出共分為五個部分:序曲、第一樂章《一支塔影見通州》、第二樂章《天上的星星郭守敬》、第三樂章《漂來的北京城》、第四樂章《致敬大運河》,通過京劇不同流派的典型聲腔與交響樂結合,以套曲形式表現每一部分主題的內涵。

不同於以往的大運河題材藝術創作,《京城大運河》聚焦於大運河北京段,並且經過了前期長達一年的細致採風,深度挖掘京城大運河歷史文化內涵,彰顯北京城獨樹一幟的歷史文化風貌。“自從中國大運河獲准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以來,有關大運河題材的舞台作品已經出現了多部,而我們這部作品另辟蹊徑,集中描繪運河的北京段。”編劇翁思再說。

當晚的演出,在北京交響樂團藝術總監李飚執棒下,北京交響樂團、北京京劇院、北京音協合唱團三方聚力,以龐大的陣容將《京城大運河》演繹得氣勢如虹。每個章節的每首曲目所表達的內容和意境層層遞進、環環相扣。如第一樂章《一支塔影見通州》,描寫了通州漕運碼頭、驗糧樓、張家灣、通州號子等場景,而最后的聲聲號子,則引出下一樂章《天上的星星郭守敬》,講述大運河的修建。

《京城大運河》最顯著的特色就是京劇與交響的結合,既展示京劇,又不同於戲曲舞台上表演的京劇﹔既展示交響樂,又必須彰顯出傳統氣韻。正如編劇李東才所言,“傳統經典當代呈現,既要有歷史滄桑感,又要有昂揚向上的精神氣質,從而形成具有深厚歷史感和強烈現實感的套曲結構。”此前在排練過程中,京劇樂團和交響樂團在弦樂聲部如何和諧搭配,一直是難點。而從首演的效果看,在李飚的指揮下,兩支樂團的現場發揮可謂張弛有度——節奏偏快的京劇樂團會“收著點兒”,而交響樂團演奏的相對舒緩的部分則被加強。

演出現場,第三樂章《漂來的北京城》中“徽班進京”的情節尤為打動人。“一船春風載二黃,燃燈塔下系纜樁。乾隆壽誕香滿路,徽班進京入高堂。”這一段老生唱詞道出了“通惠河”所流淌的傳統文化基因——230年前,徽班通過大運河北上進京,后來在京城的厚土上發育形成國粹京劇。舞台上胡文閣、譚正岩兩位京劇名家一旦一生,是徽班進京時戲曲藝人的化身。兩人的服裝細節也透出主創團隊的用心——譚正岩穿的是長衫,胡文閣在長衫的基礎上又穿了一件綢緞小褂子,參照的是梅蘭芳先生的便裝照,區分旦行和生行。

《京城大運河》演出極具儀式感、可視感,從起光到收光,一個半小時的演出一氣呵成、氣韻流暢。舞台上16塊以“船帆”為主體意象的屏幕成了“點睛之筆”,前后呼應,環繞包裹著音樂廳,神似中國長卷畫的上卷和下卷。前區的8塊屏幕可以自由升降,模擬運河上的帆起帆落,同時它是投影畫面重要的載體,通過升降形成不同的空間來配合不同章節的演出。

作為我國第一部以京城大運河為題材,表現北京歷史文化和現代京城建設發展前景的舞台藝術作品,《京城大運河》主題立意的高遠性、題材開掘的獨特性、藝術表達的創新性,可謂全國首創、獨領風潮。《京城大運河》的作曲、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教授楊乃林在演出前接受採訪時曾不止一次說,這部作品要留待觀眾的檢驗。從首演現場觀眾不時爆發出的熱烈掌聲看,《京城大運河》是成功的。這部凝聚主創們智慧與心血的作品,正如大運河上的一艘漕船,挺立潮頭,迎風揚帆。

(責編:王蕭蕭、王麗瑋)

原創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