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平湖商圈治理“聯”起最大合力

2020年12月09日08:11  來源:嘉興日報
 
原標題:平湖商圈治理“聯”起最大合力

  消費力是城市的核心競爭力之一。今年以來,嘉興平湖市場監管部門牽頭實施商圈治理,打響了城市能級躍升、活力提升、治理能力升級攻堅戰。

  黨建引領,紅色賦能。平湖的商圈治理注重激發紅色力量,抓住“關鍵少數”,念好“聯”字訣,在商超、小城鎮、專業市場、社區商圈等不同場景破題克難,探索形成了“平湖經驗”。

  點亮滿天星

  黨員身份“亮”出來

  商圈治理的根本是人。抓住“關鍵少數”、摸清黨員經營戶的底數成為平湖商圈治理的“預備式”,進而引導黨員經營戶“亮身份、亮承諾”,創建黨員誠信崗、示范崗、先鋒崗,黨員經營戶帶頭比服務、比質量,帶動周邊經營戶共同參與商圈治理。

  曹橋街道在商戶中成立黨員業主先鋒站和商圈青年業委會、巾幗業委會、商圈工會等“一站三會”,以季度評分、年度評優的形式評選榜樣商戶,並聯合金融機構為榜樣商戶授信,同時將評選結果運用至“美團”等機構,把商戶的“信用資產”變成經營資本,受到商戶推崇。曹橋街道市場監管所所長王俊杰說:“商圈治理成效直接反映到消費投訴上,就是今年以來我們基本做到了消費投訴不出店。”

  成效初顯背后是商圈黨建聯盟的牽動。水洞埭是平湖商圈治理的發軔地,率先探索了城市基層黨群共建新路徑,治理成效顯著。平湖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黨委書記、局長吳躍根介紹,將分散的黨員經營戶整合為聯盟化、連片式的商圈“小個專”黨建平台,成立商圈聯合黨支部,組建商圈黨建聯盟並常態化運轉,為商圈治理厚植“紅色基因”。

  目前,平湖已經成功組建15個紅色商圈黨建聯盟,吸納企事業單位和個體工商戶860多家、黨員超過1200名。

  聚是一團火

  多元主體“聯”起來

  有了黨組織這個主心骨,做好“黨建+治理”的文章還需要聯合多方力量,實現共治共享。

  記者採訪了解到,將工會、青年組織、團委、婦聯以及志願者等群團組織納入治理體系已經成為平湖商圈治理的“標准動作”。此外,各商圈還因地制宜,開展了“自選動作”創新。

  水洞埭黨建聯盟牽頭制訂了社區商圈自治公約,組建了商圈自治會,讓“自顧自”的商戶聯動起來。

  在創建省級放心消費示范區中,吾悅商圈開展了“最美廚房”評比、無理由退貨承諾單位創建等活動,商圈內65家放心示范店自願實行先行賠付。

  鐘埭街道服裝城、箱包城組織“小個專”黨員志願者開展知識產權保護行動,提升專業市場集體形象。當湖街道還引進上海“飛揚華夏”青年公益事業發展中心參與商圈、街區治理,使專業社工隊伍成為參與社會治理的新力量。

  吳躍根表示,各商圈治理提升的做法可圈可點,市場監管作為牽頭部門正在提煉總結,使經驗固化形成規范,成為可復制、可推廣的平湖商圈治理經驗。

  下足“繡花”功

  精細服務暖起來

  精細化治理是治理現代化的題中之義。記者了解到,數字技術正在運用到平湖商圈治理當中。水洞埭社區的CAD數字商情民情導航圖匯總了轄區內的黨員、低保戶和獨居人員等人員信息,店鋪、企業等商情信息,道路、管線等基礎設施信息,提升了社區商圈治理的效能。

  激活商圈人氣、守住煙火氣就是把住了商圈治理的脈門。記者了解到,平湖在開展商圈治理中尤其注重“軟環境”的塑造和“暖實力”的培養。婦聯在商戶中開展“美麗驛站”評比﹔商圈青年業委會開展青年閱讀沙龍活動,打造婚戀交友平台﹔工會組織也從維權、家庭、創業、公益等層面設立護友、創友、學友、家友、益友等“五友”小組,並進行試點推廣。

  曹橋街道結合小城鎮整治成果,借力“網格連心、組團服務”,創新了青年業委會、巾幗業委會、商圈工會加商圈片區長、路長、弄堂長的“三會三長”長效管理機制,實現了對商圈的精細化管理和服務,打響了“善治家”治理品牌,使商圈治理從“對手多”到“幫手多”,從“被動多”到“主動多”,從“看法多”到“辦法多”,實現了商圈自治的本質回歸。(鄭小梅、王市偉、張威)

(責編:金忠耀、王麗瑋)

原創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