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打好秋冬季大氣污染治理攻堅戰

10月至11月浙江各設區城市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28.1%

鄭亞麗

2020年12月09日08:43  來源:浙江日報
 
原標題:打好秋冬季大氣污染治理攻堅戰

  記者12月8日從浙江省2020—2021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新聞通氣會上獲悉,10月至11月,全省11個設區城市PM2.5濃度范圍為13至31微克/立方米,均小於國家二級標准35微克/立方米,平均為2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8.1%,各設區城市空氣質量大幅改善。

  秋冬季空氣質量好不好,一直是民眾關注的話題。10月至次年3月,受不利氣象條件、污染物排放增加、區域傳輸等綜合性因素影響,空氣質量進入全年較差時段。因此,適時開展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下稱“秋冬季攻堅”)顯得尤為重要,也是打贏藍天保衛戰的關鍵戰役。

  “本輪秋冬季攻堅著重突出穩中有進、精准治污和依法治污。”省生態環境廳大氣環境處處長王雷介紹,今年10月底,生態環境部等10部委和長三角三省一市政府印發了《長三角地區2020—2021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吹響了第3輪秋冬季攻堅沖鋒號。

  治理更具針對性,源於前兩輪秋冬季攻堅的“成績單”:2018—2019年秋冬季攻堅,浙江設區城市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19.6%,重污染天次清零,長三角41個城市中PM2.5濃度下降幅度前7名均為我省城市﹔2019—2020年秋冬季,浙江設區城市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16.2%。

  在此基礎上,今年秋冬季攻堅強化問題導向,突出精准治污。根據區域秋冬季大氣污染時空分布特點,聚焦對大氣環境影響大的石化、化工、鋼鐵、工業涂裝等重點行業,柴油貨車、船舶等重點領域,做到時間、區域、對象、問題、措施5個精准,有針對性地提出具體措施。同時,完善重污染天氣應對技術體系,實現提前研究、提前告知、提前預警,全面實施績效分級差異化減排,對39個重點行業制訂應急減排清單,有效應對重污染天氣。

(責編:艾宇韜、王麗瑋)

原創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