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眷戀踐行對傳統文化的傳承

浙江嘉善姚庄這位“寶藏老人”執筆繪文史

陸省寧

2020年12月10日08:28  來源:嘉興日報
 
原標題:姚庄這位“寶藏老人”執筆繪文史

一筆一畫勾勒出家鄉的一景一木,一筆一畫記錄著家鄉的一房一瓦。在浙江嘉善縣姚庄鎮,有這麼一位農民畫老師,他不僅農民畫畫得好,手繪嘉善文史資料圖更是堪稱一絕。憑借這項技藝,他還曾獲得過國務院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領導小組頒發的榮譽証書。他就是沈金鑫,一位近80歲高齡的農村畫家。

兩年繪制近400幅文史資料畫

2010年,沈金鑫參加了嘉善縣組織的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由於嘉善村落眾多,每個村庄都是一部歷史活檔案,有著自己獨特的鄉村文化,沈金鑫就和同伴們一起挨家挨戶採訪、了解、記錄。那時,沈金鑫每天早出晚歸,他的足跡更是踏遍了全縣的各個角落。

回憶起幾年前的事情,沈金鑫依舊記憶猶新。“我敢說當時全縣1700多個自然村,每個村我都進去過,其中光西塘就走訪了3個月。”沈金鑫介紹,根據原本的工作安排,當時近70歲的他隻需做些實地勘察工作,但一次意外之舉令他頓時出了名。

在一次走訪中,沈金鑫用手中的筆臨摹下了一座橋。“當時我拿了一張手繪圖,告訴身邊的工作人員這是我們查看過的橋,他們一看既形象又好看,當場就說這手繪圖比照片還靈光。”沈金鑫說。

於是,在接下來的文物普查工作中,沈金鑫每天都帶上黑色水筆,在現場打好大致的草稿圖,回到家后再精心作畫。有時候,他常常為了完成一幅作品忙到后半夜,最晚時候要忙到第二天凌晨兩三點才休息。就這樣,他整整忙了兩年,完成了近400幅作品。“印象最深的是畫陶庄的圓覺寺。第一次去打好了初稿,感覺不標准,后來又去了一次,畫好外形才回家。”沈金鑫說。

帶著眷戀踐行對傳統文化的傳承

就這樣,沈金鑫用質朴的眼光和手法,繪制了一幅幅嘉善文史資料畫,每一幅畫還用文字對作品內容進行了描述。“后來也沒想著能夠憑借這個還拿獎,真的是意外之喜。”說起國務院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領導小組頒發的榮譽証書,沈金鑫如是說。

在文物普查工作完成后,沈金鑫還把以前祖輩們生活中使用的農耕、生活起居和手工業等391件物品,通過手繪的方式一一繪制成冊。畫中老物件的每條紋路、每個線條都極為講究。沈金鑫說,他們這代人對民俗物品有著特殊的眷戀和懷念,帶著這種情愫,憑借著記憶,繪制下來也是想讓年輕人了解這些民俗文化。

據了解,沈金鑫從小就喜歡畫畫,在姚庄算是小有名氣。這幾年,沈金鑫一直都在從事農民畫的培訓工作。每周他都會在畫室現場傳授農民畫的技巧,手把手教學生們畫農民畫,在教學中踐行著對傳統文化的傳承。

(責編:郭揚、王麗瑋)

原創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