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家校溝通平台成為“夸夸群”“壓力群”

杭州濱江區給班級微信群立公約

張留

2020年12月11日08:55  來源:浙江日報
 
原標題:濱江區給班級微信群立公約

如何避免班級微信群成為“夸夸群”“壓力群”?近日,杭州市濱江區試水班級微信群公約,為家長和老師在微信群的言行提供規則指引。

據了解,公約分家長篇、教師篇,各6條約定。其中,教師篇包括約定班級規則、發布合理信息、進行多元評價、分清作業邊界、堅持理性溝通、維護網絡純潔等﹔家長篇包括遵守公序良俗、遵守班級規則、表達理性訴求、理解老師的忙碌、欣賞他人孩子、把控交流時間等。

“我們之所以建立公約,是想要探索解決班級微信群變‘壓力群’的共性難題。”濱江區教育局局長來江飛說,班級微信群已經成為家校溝通的重要平台,利用得好,就是家校溝通的便捷工具﹔操作不當,尤其是表述不加注意,便會成為矛盾的集散地。

“以公約的形式規范家長和老師的言行,要有很大的群眾基礎。”負責公約起草工作的濱江教育研究院德育中心副主任胡耿民介紹,起初,該院組織14位中小學老師,初擬了一份公約,然后向50位家長和50位老師廣泛征集意見。綜合這些意見,公約數易其稿,再向省市專家和濱江全區所有校長征求意見,最終形成試行版本。

公約明晰了家和校的責任邊界。按照約定,老師要在微信群要多做共性問題的討論和評價,表揚的涉及面盡可能廣﹔家庭作業宜當面布置,不讓家長轉告等。濱和小學家長趙女士認為,這能讓老師更專注於教學,更多元化、多維度評價學生,營造鼓勵式的學習環境。

同時,公約也對家長行為提出了建議。比如,如果不是老師要求就不用回復“收到”﹔不是十萬火急,在晚上九點半到次日早晨七點,盡量避免打攪老師。來自杭州高新實驗學校的教師林微感到壓力小了不少,她說:“這樣一來,微信群就不會變成‘夸夸群’‘刷屏群’,老師晚上也可以安心備課或休息,心態放鬆不少。”

“看上去是對家長和老師的‘限制’,其實是一種保護。”浙江省教育學會班主任專業委員會副會長周俊表示,濱江區推出的班級微信群公約,從區域層面進行了廣泛調研,利用民主協商的機制,征集了多方觀點和意見,實際上是幫助學校厘清了家長和老師的關系,對其他地區和學校具有很好的示范意義。

(責編:張帆、王麗瑋)

原創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