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楞扎那將非遺藝術與流行歌、搖滾樂相結合

他希望有更多觀眾欣賞呼麥

韓軒

2020年12月11日08:21  來源:北京日報
 
原標題:他希望有更多觀眾欣賞呼麥

呼麥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喉音一響,就能把人的思緒帶到遼闊的草原。昨天(12月10日),“2020非音未來年度音樂盛典”上演,作為十強選手的呼麥演唱家都楞扎那吟唱一曲《蒙古游牧》,把一度失傳的呼麥藝術帶上舞台。把呼麥與民謠、搖滾等風格結合,都楞扎那希望更多人能走近這門古老的藝術。

班上堅持學呼麥的“差生”

“你可以叫我大象,我的名字在蒙語裡是大象的意思。”這位1989年出生的蒙古族漢子直爽而純朴。都楞扎那的父母都是牧民,父親是“烏蘭牧騎”的文藝工作者,他自己也從小愛唱歌,但第一次聽到呼麥,已是他上高中的時候。

“呼麥在我小時候是沒有的,在內蒙古已經失傳,后來無意間在電視上聽到。”當時的他也不知道這是蒙古族的傳統技藝,只是特別喜歡這種聲音,“很磁性,很男人,而且能同時發出多個聲部的音,很神奇。”

2008年前后,都楞扎那開始跟老師學呼麥。他的老師們剛剛從國外的呼麥大師那裡把它傳播回內蒙古,都楞扎那也是草原上第二批學習呼麥的人。“一開始很難,呼麥的發聲方法和唱歌是相反的,唱歌要放鬆,而呼麥要讓喉結這部分緊張起來。”都楞扎那學過美聲,很難找到呼麥的發音方法。他開玩笑說,在藝校學呼麥的班上一共有12個學生,一開始他是最差的一個。

經過一番辛苦的練習,都楞扎那找到了竅門。等三年學習時光過去,班上堅持唱呼麥的學生,隻剩他一人了。“那時候學呼麥的專業人士少,很難分辨出來誰唱得好、誰唱得壞,學這個也賺不到錢。”都楞扎那卻沒想過這些,“我是個比較執著的人,可能當時我也說不上學得特別好,但我覺得還是要堅持。”

不畏質疑用呼麥唱流行歌

機會留給了能堅持的人,2013年,都楞扎那被特招為內蒙古軍區文工團的演員,他開始有了更多機會登台並與其他音樂人交流。2016年,他登上了中央電視台的春節聯歡晚會。在張藝謀導演的舞台作品《對話·寓言2047》中,他還擔任《長調 呼麥·雲紗》的音樂作品改編。

從他進入文工團開始,都楞扎那對呼麥的感覺就有了變化,“我想我要好好把它做起來。”他心裡有一個目標:“不隻讓蒙古族喜歡呼麥,我希望全國觀眾都能欣賞這個音樂。”傳統的呼麥十分原生態,基本是唱兩個音,旋律上也沒有太大的波動。都楞扎那覺得呼麥那麼好聽,也可以表達感情。於是,他開始嘗試用呼麥的方法唱歌。

《拉薩酒吧》是都楞扎那最早改編的一批歌曲之一,這是一首藏族風味的歌曲。“這個歌的旋律感特別好,本身有民族風格,我把呼麥融入進去,歌詞又是普通話,很容易被接受。”都楞扎那還在央視的節目中改編過很多經典歌曲,他用呼麥方式演唱的《在那遙遠的地方》廣為傳播。

他的嘗試曾被人質疑,質疑多來自於內蒙古地區唱呼麥的人。“當時他們接受不了,覺得我把呼麥和流行音樂結合,破壞了傳統的、原始的呼麥文化。”都楞扎那說,他一直沒想把關注點放在內蒙古,而是希望全國觀眾都能來關注,“現在四五年過去了,他們中也有人開始走我的路線了。”

呼麥絕不只是蒙古人能唱

“不去破壞呼麥,而是在風格上改編,讓更多的人接受,這個東西才能傳承下去。”都楞扎那的想法很簡單,包括這次參加“非音未來”的活動,他也是希望告訴年輕人,呼麥不是那麼“土”,“想學,你也可以。”他不喜歡別人把呼麥說得特別“玄”。“總有人說,唱呼麥嗓子會出血,會把嗓子唱廢了,或者說這個聲音隻有蒙古族能發出來。”都楞扎那覺得這都很誤導人,也影響這項非遺藝術的傳承。

他希望全國觀眾都能從他的歌聲中了解呼麥,了解內蒙古。這次他演唱的《游牧》,唱的就是老家的游牧生活。“那是我小時候的經歷,夏天早上四點多,就跟著母親起床趕牛。母親會擠牛奶,五點多拿著兩個桶回來熬奶茶。”都楞扎那把這些生活中的美好寫到歌裡,開口一唱,就仿佛回到了草原。

作為年輕人,都楞扎那也愛聽流行歌,他喜歡民謠,就把呼麥和安靜的民謠結合,未來打算創作更多用普通話演唱的呼麥歌曲。他所在的大象樂隊,則偏重創作金屬搖滾風格的歌曲,“呼麥很有磁性,加上搖滾就更有力量。”在他看來,這樣的音樂充滿力量,一直在往前走。

(責編:王蕭蕭、王麗瑋)

原創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