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准人 干成事 答好題

浙江省各地村社黨組織辦好“開門一件事”

何蘇鳴

2020年12月14日08:12  來源:浙江日報
 
原標題:選准人 干成事 答好題

找准人、選對人,是為了更好地選准事、辦好事、干成事,答好群眾出的一道道“考題”,交出經得起群眾檢驗的高分報表。

浙江省村社組織換屆工作啟動以來,各地將“選人”與“發展”認真結合,把換屆工作與落實“六穩”“六保”、推進“兩手硬、兩戰贏”等中心工作緊密融合,在全省形成“干中換、換中干”鮮明導向,推動村社干部以干事贏得群眾認可、贏得選票。

鎖定目標,解決難題,確保質量。已完成換屆的村社黨組織扎實開展“開門一件事”活動,組織新一屆村社班子成員領銜攻堅、馬上干事。在全程全面高質量完成好村社組織換屆工作的同時,“開門一件事”有力推動了換屆與發展融合互促,為忠實踐行“八八戰略”、奮力打造“重要窗口”打牢基層基礎。

為民辦實事

民生無小事、民情大於天。

新昌縣儒岙鎮屋沿坑村地處天姥山腳,產業基礎薄弱,加上村內孤寡老人較多,村民增收辦法不多。

新班子上任后,把帶領群眾增收作為第一件事。班子成員分頭“家訪”,挨家挨戶了解群眾意願。經過5天聯系走訪和3次集體商討,最終確定“來料加工”這一增收項目。之后,村書記帶著班子成員連著幾天跑部門、跑企業,成功對接集成灶電子閥配件加工項目。通過靈活上崗、以件計費、多勞多得等方式,180多名村民成為該項目的首批受益者。

和屋沿坑村一樣,浙江省各地村社新班子上任后,直面群眾關切,持續為群眾排憂解難。

寧波市奉化區方橋街道竺家村新班子一上任,就瞄准村民反映強烈的環村河水環境問題,狠下決心開展河道污水整治,以實干實績提升班子公信力。

在項目推進中,10余戶環村河邊的危舊房住戶,因補助問題不配合現場施工。新班子成員一方面動員其親朋好友幫助勸導,溝通商定補助細節﹔另一方面積極協調村內閑置用房作為臨時安置點,主動關心他們的生活,打消拆遷村民的顧慮,僅用半個月就完成全部簽約。

作為群眾當家人,就是要在辦好一件件民生實事中贏得支持、獲得認可。舟山市普陀區蝦峙鎮晨港村“兩委”班子上任后,班子成員第一時間逐戶開展走訪,重點了解留守孤寡老人生活情況,並推出“愛心餐”服務項目。

如今,通過整合村內公共資源改建的用餐食堂,聘用5名工作人員,不僅精心制定每周菜單,還改造4輛送餐車輛,提供上門送餐個性化服務。為保証服務質量,專門建立滿意度調查反饋機制,收集意見建議。項目實施以來,全村43名老人享受到服務,獲得村民一致好評。

攻堅解難題

群眾的事情再難,也要下決心去做﹔群眾的事情再小,也要當成大事來辦。各地新一屆村社“兩委”班子產生后,從解決群眾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入手,以肯干實干的作風狀態推進“開門一件事”,有效解決了一大批“老大難”問題。

近日,溫州市鹿城區藤橋鎮雅漾村通過驗收,被評為省3A級景區村。村民們都說,這是新班子的新作為。

之前,由於村裡游步道建設項目涉及歷史違建拆除,部分村民不配合,導致項目遲遲未能竣工。新班子上任后,連續10余天開展“民情家訪”“田間走訪”“圓桌夜訪”,把有顧慮的村民請來,算清經濟利益、公共環境、發展前景“三本賬”,講清講透“拆掉違建屋、賺到旅游錢”的道理。38戶涉拆農戶全部主動拆除門前違建。

不僅如此,村書記還積極發揮自身有工程建設經歷的優勢,帶領班子成員蹲點工地,現場協調搶抓工程進度,使建設項目提前8天完工。

金華市金東區多湖街道泉源社區是街道第一批征遷的社區,新班子一上任,就圍繞群眾關心的住房安置問題運轉起來。

針對房少人多的難題,新班子反復開會商議,重新制定安置方案,明確“從未安置分房的村民優先參與安置”和“黨員干部不參與第一輪安置”兩條原則,業主抽簽時邀請居民全程監督。當天上午,300套房屋全部現場抽簽完畢,122名本輪安置戶的住房需求得到滿足。不少居民表示,支部換屆剛結束,社區就迎來這件大喜事,幸福感滿滿。

攻堅破難,才能樹立威信﹔立行立改,才能取信於民。在諸暨市姚江鎮浦西村,村民普遍反映以往村務派工比較隨意、管理鬆散。新班子在走訪中了解這一情況后,廣泛聽取意見、集體會商研究,提出推行公開招工、公開定工、公開派工制度,以“六步法”規范村務派工,獲得村民好評。

實干贏信任

專注“開門一件事”,能讓新一屆班子迅速進入角色,履職擔當,更能在這些事關群眾切身利益、事關村社長遠發展的工作中,團結廣大群眾一步一個腳印、一步一級台階,積小勝為大勝,在干中打好基礎、打開局面。

湖州市吳興區八裡店鎮潞村村黨組織新班子當選后,當天就立下“軍令狀”,把推進旅游小鎮項目建設作為“開門一件事”。

立足全鎮“鄉村旅游首選地”總定位,新班子積極籌建村旅游發展公司,引進桑博園、熊貓苑等項目,點燃村集體經濟發展的動能,有效解決了長期困擾潞村的“集體經濟收入結構單一、發展停滯不前”等突出問題,用實干實績贏得群眾支持。

群眾的期盼和滿意,是干事創業的最大動力。嘉善縣大雲鎮曹家村黨組織班子選出后,立即開展“包網入戶”行動,把群眾反映集中的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問題作為“開門一件事”,通過引進旅游項目全力推進攻堅。

8月26日,經過20輪地價競拍和無償回購競拍,曹家村完成嘉興市首宗23.39畝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競拍入市,用於民宿、旅游項目開發建設。土地出讓金的60%歸村集體所有,且項目建成后,村裡可無償回購650平方米商業服務用房自主出租,預計年租金50萬元。

而龍泉市城北鄉河坑塘村新一屆村黨組織班子,則在新書記帶領下,圍繞小黃牛養殖基地建設實干爭先。

在人手短缺的情況下,班子成員主動上陣,扛水泥運砂石,帶領黨員群眾僅用5天便完成地基鋪設,排污管道、沼氣池等設施建設穩步推進。為進一步放大養殖基地的增收效應,新班子同步對接篩選投資客商,優先將村內低收入農戶和養殖大戶納入養殖合作范圍,並邀請畜牧專家、科技特派員等進村開展培訓,提高群眾養殖技術。目前,基地建設已進入收尾階段,將以租賃形式運行,預計年出欄小黃牛200頭、產值200萬元,同時為村集體帶來6萬元以上租金收入。

以換促干、干換融合。基層干部群眾反映,通過“開門一件事”活動的廣泛開展,新一屆班子成員人人有責任、個個有壓力,形成了換屆不換節奏、開門馬上開工的氛圍。這不僅是基層干事創業的大提速,更是基層政治生態的大提升。

(責編:王麗瑋、張麗瑋)

原創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