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項工作走在全市乃至全省前列

嘉興經開區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

徐夢倩

2020年12月16日09:02  來源:嘉興日報
 
原標題:經開區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

昨天(12月15日),記者從嘉興經濟技術開發區市場監管分局獲悉,今年初以來,該區以“地方政府負總責、有關部門各負其責、企業履行主體責任”為要求,健全責任體系,完善體制機制,創新方式方法,持續保持全區食品安全穩定向好的良好態勢,多項工作走在全市乃至全省前列。

全力抗擊新冠

疫情防控不斷升級

以最嚴要求、最快速度、最實措施、最強執行力全力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今年初,區、街道食安辦、各有關部門工作人員對農貿市場、超市、餐飲單位等重點區域開展地毯式、拉網式清查,全力投入到一線疫情防控工作中。

“我們制定出台了全市首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餐飲服務提供者食品安全指引》,聯合多部門對餐飲業復工情況及開放經營情況進行全方位全覆蓋檢查。”開發區市場監管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同時,該區還推出“郵寄辦”政府買單、食品生產企業復工提前介入等十項暖心舉措,切實解決企業復工復產面臨的難題。

自食品物防工作開展以來,經開區全力抓好“重點產品”和“重點主體”的全鏈條管控,對轄區內3家農批市場、14家農貿市場、73家大中型商超、15家冷庫等單位逐一排查。同時,全面推廣“浙冷鏈”系統,依托“冷鏈食品溯源碼”實現從供應鏈首站到消費環節產品最小包裝的閉環追溯管理,實施“重點產品”經營主體供應鏈首站“進賦碼、出掃碼”工作,以全面掌握冷鏈食品供應鏈上下游流向,消除食品安全隱患,目前已賦碼30000余張。

突出問題治理

風險防控不斷增強

在食品生產環節,經開區開展了重點地產食品風險隱患治理行動,重點企業風險等級評價率及整改率均實現100%。全區量化達標小微企業“5S”現場管理3家。食品流通環節食品安全整治行動全年持續展開,開展了散裝食品安全專項整治、疫情防控期間積壓食品及原料專項清查、冷藏冷凍食品專項風險排查等專項執法。

另外,經開區還創建了省級放心肉菜示范超市3家,實現了超市全線產品可二維碼溯源﹔省級食品安全規范化市場3家,嘉興蔬菜批發市場獲評全省首家也是唯一一家3A級。放心農貿市場和星級農貿市場已實現全覆蓋。

在餐飲環節,針對省內多地學校食堂發生的食品安全事件,開發區市場監管分局聯合教文體局又開展了轄區校園食品安全專項檢查,6月開始採用雙隨機形式開展入網餐飲服務經營者線下大抽查。開發區公安分局結合實際,緊緊圍繞轄區當前食品藥品領域的安全形勢,強勢推進“昆侖2020”專項行動,進一步加大對食品藥品違法犯罪的打擊力度。開發區資規分局會同市場監管分局對轄區內農貿市場開展野生動物非法經營活動的檢查,抽查了長新、城南、府南3家農貿市場,全年度多項專項檢查規范了食品市場經營行為,保障了群眾舌尖安全。

截至目前,全區共出動執法人員8550人次,發放隱患排查整改意見書75張。

創新監管方式

“智治”水平不斷提升

嚴格落實主體責任、聚焦小餐飲管理、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為切實提高食品安全監管水平,經開區大力開展餐飲智慧監管建設。截至目前,80所學校、幼兒園食堂食品安全等級均達到B級以上,其中A級44所。食堂“明廚亮灶”已全覆蓋。67所學校、等級幼兒園已建成智能“陽光廚房”。入網餐飲單位無証照“清零”基本完成並持續推進。

與此同時,經開區還進一步推進網絡訂餐“食安封簽”工作,大力推進外賣平台的網上“陽光廚房”建設,養老機構食堂持証率達到100%,養老機構食堂“陽光廚房”覆蓋率75%。

作為食品從業人員健康“綠色體檢碼”的全省試點,區、街道食安辦層層推進,嚴格按照要求推進“綠色體檢碼”推廣應用,確保試點工作落到實處。截至目前,“綠色體檢碼”平台已注冊企業3826家,注冊食品從業人員11916人,參加體檢人員4007人,體檢通過人員4004人,為企業主體減免432756元。

在此基礎上,經開區還堅持以人為本,社會共治不斷強化。根據省市食安辦的文件要求,該區全面開展基層食品安全協管能力提升培訓,協管員和網格員在線培訓覆蓋率、考核覆蓋率、考核合格率全部達到100%,並開展了以“共創食品安全市、共享食品安全福”為主題的食品安全宣傳周活動,營造了人人參與、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圍。

(責編:郭揚、張麗瑋)

原創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