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德清以“專員+專班+專家”模式服務企業

借來“最強大腦” 打通創新堵點

方臻子、孟琳

2020年12月18日08:13  來源:浙江日報
 
原標題:借來“最強大腦” 打通創新堵點

水底地形復雜、能見度差,怎樣讓機器人耳聰目明、如履平地?這一難題卡住了位於浙江德清的浙江瀚陸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水下環境探測自主水下機器人”項目的“脖子”。近日,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海洋中心楊俊毅教授團隊上門服務,幫助企業攻克了難題,機器人順利投產。公司負責人章雪挺算了算,“預計能為企業帶來200萬元利潤。”

這是德清以“專員+專班+專家”形式深入企業開展“三服務”中的一個小故事。今年以來,德清通過“院士專家德清行”“百名教授進百企”等活動邀請清華大學、浙江大學等24家高端研究院專家,深入企業專破“卡脖子”難題,推動企業抓住疫情下產業加快變革的“危中之機”,實現創新發展。

依托高校成果轉化中心、莫干山“院士之家”、科技大市場等平台,德清搭建起企業與高校院所的常態化對接服務模式,開展人工智能、裝備制造、生物醫藥等領域技術對接會32場,推介科技成果200余項。做家紡的德清新鑫達絲綢煉染有限公司一直想進軍無紡布市場,但遇到技術難題。德清縣科技局工作人員走訪中得知情況后,馬上通過科技大市場對接上浙江理工大學專門從事多級結構功能性無紡布材料應用開發研究的余厚詠教授。合作中,余教授不僅幫助企業研發出新產品,還助力企業改進生產工藝,提升生產線的中水回用率,預計企業新增利潤上千萬元。

德清還組織有需求的企業“走出去”參加長三角科技成果競價(拍賣)會、“高校院所萬裡行”等活動。在今年的長三角科技成果聯合拍賣會上,浙江明泉工業裝備科技有限公司最終以100萬元的價格,拍到了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基於復雜曲面涂裝智能控制(系統)技術的生產線設計與開發”的技術成果。對公司副總經理茅立安來說,這是一個大驚喜,“我們第一次通過拍賣會,買到急需的技術。”

與此同時,德清與國家技術東部轉移中心簽訂協議,推出德清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服務創新(上海)券,支持德清企業購買上海大院大所提供的技術搜索、成果管理、價值評估、成果轉化、技術交易、技術戰略規劃等6方面科技服務,並探索推動企業創新券長三角通行通兌。目前,德清企業已累計使用創新券和上海創新券6000多萬元。

截至目前,德清的“三專”式“三服務”,已幫助630多家企業與170多家高校院所建立“產學研用”合作關系,累計促成科技合作與產業化項目71個,解決企業“卡脖子”問題166個,增加企業利潤超2億元。

(責編:王麗瑋、張麗瑋)

原創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