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鋼橋,滅鬼子,那是我的分內事!” 這一聲充滿血性與剛烈的吶喊,從1942年的諸暨大地發出,在當年被炸的安華鋼橋、炮樓廢墟上,久久回蕩。
一部由諸暨文藝工作者打造的講述小人物抗戰傳奇的廣播連續劇《俠盜》,本月中旬登陸央廣“中國之聲”播出,同時在全國多地推出。該劇緣起何處?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小人物的抗戰烽火
“《俠盜》是一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的獻禮之作。它關注的是普通人在戰爭中的生命體驗,於宏觀背景下追尋卑微生命發出的光亮,讓其穿透幽深的時空隧道,表現出‘聲音大劇’的品質。”近日,四集廣播連續劇《俠盜》作品分享會在諸暨市安華鎮水沿村文化禮堂舉行,該劇編劇、諸暨民間文藝家協會會長趙衛明如此說。
“這部劇之所以冠以《俠盜》,緣於主人公以盜的外表示人,骨子裡卻透著濃濃的俠義。”趙衛明說。
那麼,《俠盜》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1942年初,美軍為報復日軍偷襲珍珠港,轟炸日本本土后,飛機大多返航浙江衢州機場。旋即,侵華日軍發動了浙贛戰役,想要消滅第三戰區國軍和沿線機場。
大敵當前,為阻滯日軍凌厲攻勢,中國共產黨所領導的金蕭支隊捐棄前嫌,與國民黨忠救軍、美軍爆破小組聯手,破襲浙贛鐵路。在安華古鎮,身懷絕技的偷雞賊周富浪、孫五歪等江湖義士也投身抗日洪流,智炸鐵路鋼橋,上演了一出可歌可泣的群像劇。
“在我看來,戰爭不是一部隻有主角的大戲,它還有許多配角和小人物。他們往往是戰爭的最大犧牲者和投入者,沒有他們的亮相和露臉,於情於理,都有失公允。我們的責任就是釆用聲音藝術的手段,讓這些形同草芥的平民走向前台,哪怕是露個臉、說幾句台詞,也要綻放出如同傳統主角般絢爛的光彩。”趙衛明說,《俠盜》之所以選擇廣播小說劇這一樣式,是基於小說敘事的細膩周密及廣播劇雋永靈動的各自特點,兩者交融,將作品的審美欣賞張力推向極致。可以說,《俠盜》具有充滿多聲部交響的潛質。
串珠成鏈終成《俠盜》
《俠盜》的問世,作者趙衛明戲言,“這是一個無意間釣到的作品。”
“六年前的一個夏日,我約了上海、杭州的幾名文友去諸暨牌頭的水下張村釣魚。當時的釣位正好在浦陽江邊、安華鋼橋下,頭頂就是浙贛鐵
路,不時有列車隆隆駛過。在垂釣過程中,釣到了一隻水壺。附近有一位老人湊過來看,毫不猶豫地認定這就是當年橋頭日軍守備隊的用物,他親眼見過此類物品。漫長歲月中,其已被沙石擠壓得像個巴掌大的霜后茄子,前后還有一個貫通的槍眼。說來也巧,魚鉤鬼使神差地扎進了洞孔。”談及往事,趙衛明一臉興奮。
一隻質地堅實的水壺,是什麼東西把它擠壓成如此模樣,為何留下了一個槍眼?那位老人提供了一種可能:因鋼橋是南北交通的咽喉,六七十年前,中國軍隊曾經炸掉過它,迫使日軍運輸線癱瘓了一段不短的時間。聽說,炸橋時還發生了一場遭遇戰,日軍死了不少人。興許這隻水壺與它的主人被擊中的同時,與崩塌的鋼橋一起沉入江中、壓在水底?
“聽老人這樣講,我覺得不無道理。也就在那一瞬間,我將沉積在腦海中的抗戰傳說與中國軍隊的文字記載串聯起來,成為一個完整的故事。”趙衛明說。
在這之前,作為一名媒體人和文藝愛好者,趙衛明一直行走在諸北當年的抗日戰地,撿拾傳說往事﹔還利用出差大江南北之際,收集史籍記載。其中,發生在抗戰時的浙贛戰役,他極感興趣。
浙贛會戰發生於1942年5月中旬,是日軍為摧毀浙江的前進機場群,防止中美戰機“穿梭式轟炸”對日本本土造成直接影響而發動的一場軍事行動。
此戰役主要由金華蘭溪地區戰斗、衢州地區戰斗、上饒廣豐地區戰斗、浙贛路西段戰斗、臨川地區戰斗、麗水鬆陽戰斗、溫州戰斗、日軍撤退時的追擊戰斗等組成。日軍大本營決定摧毀浙贛兩省中國軍隊機場,打通浙贛鐵路,最后基本實現預定目標,曾經佔領衢州機場,但遭受嚴重損失,第15師團師團長斃命,日軍戰史記載傷亡1.7萬人。
然而,這樣一場規模盛大的戰役鮮有文藝作品表現,趙衛明感到極為遺憾。
有一次,趙衛明在參觀南京中山陵時,看到門口小攤老板正在看一本《忠義救國軍演義》的書,軟磨硬泡,買來據為己有。在返程的車上,他手不釋卷,對忠救軍在浙贛戰役中深入敵后,端炮樓、燒倉庫、炸橋梁,僅在諸暨一地“發動了大規模突襲,炸毀20多處鐵軌及兩座橋梁”,“在安華古鎮,還有美國教官親手指導爆破,鐵路被炸”等事跡,欽佩不已。
在諸暨的大地上,至今流傳著不少各種力量卷入共御外侮洪流的故事。在趙衛明看來,這才是全民族全面抗戰的大合唱。
央廣給予莫大鼓勵
“天上地面水下,領袖將帥草莽,可謂是這一作品的概括。”趙衛明說。
經由小說改編的廣播連續劇,人物增加,情節豐富,表現出了更加恢弘的氣勢。
“央廣總編室收到劇本后,很快,給予充分肯定:劇作題材新穎,場面壯觀宏大,故事跌宕起伏,尤其是人物塑造立體豐滿,寫出了獨特地域特色,孕育出剛烈血性又充滿了人性之美,是近年來難得一見的抗戰佳作。”趙衛明說。
作為編劇的趙衛明,同時出任該劇導演。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原副院長嚴燕生、國家大劇院戲劇演員隊演員趙嶺等著名演員擔綱角色出演,熱情為廣播劇“獻聲”。
據悉,該劇還將與紀錄視界(浙江)傳媒進行合作,初步決定將《俠盜》改編為30集同名網絡劇。該公司負責人樓小龍是諸暨人,具有極其濃厚的抗戰情結,對家鄉投拍這樣具有世界視野的抗戰劇充滿信心。“拍好它,不僅屬於諸暨,屬於中國,同樣屬於曾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作出過貢獻的人們。”樓小龍說。
《德清踐行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縣域方案》發布 人民網杭州6月26日電 (金忠耀)今天下午,2021浙江德清投資貿易人洽談會開幕。本次德洽會以“數智共建 德創未來”為主題,以“經貿合作精准洽談、高端人才強力聚引、營商環境優化提速、城市品牌全面推廣”為主要內容,以“數智共建”為基底,以“線…【詳細】
浙江:到2025年城鄉居民收入倍差縮小至1.9以內 人民網杭州6月25日電 (王蕭蕭)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25日上午,中共浙江省委舉行了“守好‘紅色根脈’,打造‘重要窗口’”主題新聞發布會。 發布會現場。人民網 王蕭蕭攝 發布會結合“黨的百年奮斗歷程”“新時代以來的…【詳細】
2021浙江高考分數線公布:普通類一段線495分 二段線266分 人民網杭州6月25日電 (王蕭蕭)25日,2021浙江高考成績及分數線公布。普通類:第一段495分﹔第二段266分。6月25日晚上20:30左右,考生即可登錄浙江省教育考試院網站(www.zjzs.net)、浙江考試微信或浙裡辦APP,憑准…【詳細】
6月26日,航拍中國動漫博物館。該館通體呈白色,形似祥雲。人民網 章勇濤攝
中國動漫博物館6月26日正式開館 人民網杭州6月26日電 (王蕭蕭)6月26日上午,全國首家“國字號”動漫博物館——中國動漫博物館在杭州正式開館。 據了解,中國動漫博物館是經國家廣電總局和中國動畫學會批准成立的“國字號”動漫博物館,也是杭州打造全國文化創意中心和“動漫之…【詳細】
浙江桐廬:5G賦能促畬鄉蝶變 一畝田、千斤糧、百斤魚、萬元錢,在浙江桐廬莪山畬族鄉沈冠村,村民們靠種田養魚就走上了致富路。 “過去,我們村每畝地收益不足500元。能實現萬元的突破,都靠科技助力。”沈冠村黨總支書記黃金源說。 稻田裡的傳感器可實時收集數據。人…【詳細】
慶祝建黨100周年大型誦讀活動。人民網 章勇濤攝
“黨旗下的誦讀”系列活動在杭州富陽啟動 6月24日晚,“黨旗下的誦讀”系列活動在杭州市富陽區龍門古鎮啟動。 作為“黨旗下的誦讀”系列活動的開篇首場活動,《筑夢富春·黨旗下的誦讀》由“初心”“奮斗”“征程”三個篇章組成,以沉浸式表演形式,結合朗誦、紅色話劇、歌舞等多種藝…【詳細】
“雙西”合璧精彩蝶變 “杭州西湖日”活動正式啟幕 人民網杭州6月24日電 (金忠耀)今天下午,慶祝杭州西湖申遺成功十周年、西湖西溪一體化保護提升一周年暨“杭州西湖日”活動正式啟幕。 行吟山水,一湖瀲灩千年。2011年6月24日,在法國巴黎召開的第35屆世界遺產大會上,杭州西湖文化景觀被…【詳細】
浙江泰順:科技特派員送技術下鄉,助農共富裕 科技扶貧,建功立業。在浙江泰順縣,助農致富的科技特派員隊伍,有一座大大的舞台。 2003年4月,浙江省第一批101名科技特派員走進泰順田間地頭,到今年已是18個春秋。科技特派員們以黨建為引領,以“科技e聯”黨建聯盟為平台,跋山涉水、走村…【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