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建設民生幸福標杆城市

黃明朗

2020年12月30日08:15  來源:寧波日報
 
原標題:努力建設民生幸福標杆城市

“推動民生事業發展繼續走在全國全省前列,建設民生幸福標杆城市”,這是寧波“十四五”發展的重要目標。什麼是幸福標杆城市?中共中央國務院在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中曾這樣表述:“打造民生幸福標杆,形成共建共治共享共同富裕的民生發展格局。”

標杆就是樣板、就是榜樣。建設民生幸福標杆城市,意味著從發展理念、規劃設計、投入強度、建設成果,以及群眾滿意度、獲得感等方面都要走在前列,高人一招,勝人一籌。確立這一宏偉目標,既令人期待、催人奮進,又任務艱巨、壓力倍增。把光明前景變為美好現實,在眾多城市中脫穎而出,至少需要在幾個方面進行比拼。

一是抉擇能力。“世界上最重要的事,不在於我們在何處,而在於我們朝著什麼方向走”。堅持正確方向,才能事半功倍﹔方向發生偏差,往往會跟“民生幸福”漸行漸遠,甚至南轅北轍。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人民至上是作出正確抉擇的根本前提”。“十三五”時期,寧波堅持不懈抓好增進民生福祉的各項工作,大力興辦穩就業、老舊住宅小區改造、中小學校和幼兒園擴容、養老助老服務等民生實事,不斷增強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實現全國文明城市“六連冠”,第11次獲評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

不過,改善民生永無止境,在新的發展階段還有大量的事情要做。比如,目前服務優良、價格實惠的養老機構一床難求,居家養老服務還處在初創階段﹔高校數量尤其是質量不盡如人意,人才培養受到一定局限﹔有些中小學名校生源超出一倍以上,優質教育資源配置不均衡﹔醫院診療水平同滬杭等城市還有一定差距﹔房價居高不下,“住不起”的問題還比較突出……總之,群眾期盼已然“升級”,從勞有所得到勞有厚得,從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從老有所養到老有頤養,從病有所醫到病有良醫,從學有所教到學有優教……建設民生幸福標杆城市,就要體恤民情,以“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決心,向百姓生活的痛點難點“開刀”,持續發力、久久為功。

二是謀劃水平。今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一些企業遭遇“訂單荒”,不僅被迫辭退員工,導致失業率增加,消費水平降低,而且上下游企業生產也受到影響,甚至造成產業鏈斷裂。國家通過減免稅收等方式加大對企業的扶持力度,特別是搞活中小企業這個最大的勞動力吸納器,不僅穩定了就業,提高了居民收入,提升了社會購買力,構建起完整的內需體系,還增加了稅收,提高了公共積累,使生產、分配、流通各環節實現良性循環,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支撐。

這給我們以深刻啟示,古人說“謀定而后動”“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解決民生問題,關系千家萬戶,涉及千頭萬緒。建設民生幸福標杆城市,不能盲目行動,避免就事論事,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應把握事物的相互聯系,總攬全局,高屋建瓴,堅持系統觀念,對經濟和社會、內需和外需、城市和鄉村、民生和治理、發展和安全等各方面關系,盡可能以“人之所需”為基本考量,進行科學的頂層設計,體現在相應的制度安排和政策制定當中,力求作出正確決策。通過統籌謀劃、整體推進,破解發展新難題,厚植發展新優勢,培育發展新動能,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滿足人民多層次多樣化需求。

三是投入強度。建設民生幸福標杆城市需要把城市建設的各個方面落到實處,而且許多事情不是短期內能夠完成的,沒有真金白銀作保障隻能是畫餅充飢。改革開放以來,寧波已經積累起巨大的財力、物力,為滿足民眾的迫切願望打下了堅實基礎。然而,當前疫情仍在全球持續蔓延,民生領域受到前所未有的沖擊。“十四五”乃至更長時期,世界經濟形勢仍然復雜嚴峻,復蘇不穩定不平衡,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將面臨各種風險挑戰,甚至會遇到難以想象的驚濤駭浪,財政收支不可避免地會面臨考驗。

因此,黨政機關應該始終把民生問題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堅持過緊日子,讓利於民,厲行節約,精打細算,集中更多財力物力,健全為民辦實事長效機制,及時推出有力度、有溫度的舉措,堅持全覆蓋、保基本、促均衡、提品質,集中精力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大手筆投入民生基礎設施建設,鍥而不舍地推進民生保障事業持續發展,提高百姓滿意度,厚植黨執政的群眾基礎。

(責編:康夢琦、張麗瑋)

原創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