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歲女孩寫的詩讓人想再做一次孩子

倪遠山

2021年01月08日09:00  來源:金華新聞網
 
原標題:12歲女孩寫的詩讓人想再做一次孩子

“影子是路燈的孩子/路燈一亮,她就跑出來了/影子,我好想和你做朋友/一起玩,一起跳房子/還想像小伙伴一樣拉拉手……”這是收錄在12歲東陽女孩呂端伊新出版詩集《鯨魚帶我回家》中的一首詩。2015年,呂端伊創作這首詩后不久,詩人聖野正巧回到故鄉金華。他看到這首詩,十分喜歡,反復吟誦許久。

這兩天,呂端伊收到了浙江工商大學出版社出版的詩集《鯨魚帶我回家》。呂端伊說,5年中她已先后寫了200余首,其中134首收錄在這本詩集中。

天真爛漫的矢車菊

矢車菊是呂端伊詩中經常出現的意象,天真爛漫、充滿“野性”。這個小女孩特別喜歡和昆虫“玩游戲”,每個周末都到鄉間田野和高山叢林中,帶上筆記本,以詩歌加插畫的形式記錄出游。

“孩童詩人無論是視野的自由性還是想象空間的寬廣度,都擁有更大優勢。端伊把這些優勢轉化為詩歌語言,讓人看到了一個在乎世界的女孩。”兒童文學作家張嬰音在序言中寫道。張嬰音5年前就開始讀呂端伊的詩,被詩中的童真和童趣打動,一直關注著呂端伊。

張嬰音認為,呂端伊的詩歌充滿想象,“孩子的想象力似乎有魔力,讓人讀詩后都想再做一次孩子。”張嬰音說。

蘋果樹下的孩子

“媽媽是一棵蘋果樹/當我冷的時候/媽媽可以取柴點火/當我餓的時候/媽媽搖落身上的果子/當我想過河的時候/媽媽彎彎身體變成橋了……”呂端伊經常在詩中寫媽媽呂靜慧,把媽媽比作一棵蘋果樹,而她就是被詩歌這個“蘋果”砸中的孩子。

呂靜慧是金華小有名氣的作家,一直帶著女兒一起讀書、看電影,到各地參加詩詞採風和創作活動。

“可能是耳濡目染吧,她幼兒園畢業的那個暑假,我們坐在院子裡聊天,她的嘴裡突然冒出了幾句詩一樣的句子。”呂靜慧說,每當這時,她就趕緊找來錄音筆,讓女兒重復一遍,錄下來,就成了呂端伊的詩。從那之后,呂靜慧就隨身帶著錄音筆,隨時記錄,靜等女兒靈感來臨。

呂靜慧堅決不改女兒的詩。所以詩集中的好幾首有顯而易見的“差錯”。例如,呂端伊把蒼蠅寫成“蠅子”,把學游泳寫成“學泳”。她覺得兒童詩有獨特的表述方式,保留了這些才是真正的兒童詩。

東陽詩人胡永清和東陽中學特級語文教師陳益林都很贊同呂靜慧的觀點。他們說,呂端伊的詩歌離不開率真的心性以及多年閱讀的積累,不被束縛也不被定義。浙江省工藝美術大師胡先民覺得,呂端伊的詩充滿了純真和愛。

2020年,呂端伊獲得了第14屆冰心作文獎(小學組)詩歌一等獎,第二屆長嘉全國少兒詩歌大賽一等獎,第二屆義烏駱賓王國際兒童詩歌大賽二等獎。同年,呂端伊獲評浙江少年文學新星,詩集《鯨魚帶我回家》正是在這個契機下出版。

呂端伊讀的書很雜,最近她正在讀博爾赫斯、羅伯特·史蒂文森和艾米莉·狄金森的詩。

(責編:康夢琦、王麗瑋)

原創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