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城西餐廳火爆,原因就是這麼簡單

甄妮

2021年01月15日09:23  來源:杭州日報報業集團
 
原標題:記者 甄妮

周五中午12時,西子湖四季酒店一樓的西餐廳——西湖餐廳賓朋滿座。“您好,現在餐廳已經滿座,建議您1點以后再來用餐。”餐飲部經理王捷連續接了七八個預訂電話,他耐心勸客人在預定時間到達餐廳。

“除了金沙廳,周末的西湖餐廳也經常要等位!”該酒店市場傳訊部總監許嫻告訴記者,西湖餐廳客單價300元左右,主打意式風情菜,深受年輕人喜愛。

記者詢問了杭城多家西餐廳,無論是酒店西餐廳、商業綜合體西餐廳還是正統的法式意式西餐廳,大家給出的信息幾乎一致:與往年比,生意是真的好!個別餐廳在特殊節假日甚至需要提前兩周預訂。

杭州的西式餐飲市場可以說是一個特別的存在,它既沒有本幫菜系消費習慣的根基,也沒有日料、韓料有群眾基礎。“杭兒風”吹了一輪又一輪,卻極少刮到西餐廳。今年是怎麼了?

在餐飲業歷經重重考驗的2020年,是什麼攪動了沉寂多年的杭州西餐市場?

2020年大家幾乎不再出國旅行,西式餐飲消費開始“回流”,客單價高的西餐廳受益比較明顯。此外,西餐廳講究分餐制,環境好、衛生系數更高,在疫情防控期間,消費者去西餐廳用餐更放心。

分餐制更衛生 消費者願為安全買單

95后的李依依在錢江新城一家証券公司做投資顧問,午餐或者下午茶時段,她經常和同事或客戶去附近泛海釣魚台酒店的覓品西餐廳。“這裡環境比較好,比較適合聊天、談工作。菜品也經常更新,經常來也吃不膩。”餐廳最近推出的瑞士火鍋是李依依的最愛,“冬天在西餐廳吃火鍋也很不錯。”

泛海釣魚台酒店市場傳訊部負責人仇盼攀表示,最近半年來,覓品西餐廳的人氣直逼中餐廳。“我們每隔一兩個月都推出應季菜系,消費人群相對較穩。大部分是周邊寫字樓的上班族,25歲到35歲居多。”

記者走訪了多家星級酒店的西餐廳,餐飲主管普遍反映,最近幾個月以來,西餐廳的火爆指數直線上升,甚至有跟中餐廳媲美的架勢。

“很多杭州人開始吃西餐或對西餐的了解一般來自五星級酒店西餐廳,它們可以說是西餐市場的晴雨表。”浙江省餐飲協會西餐專業委員會主任王曉冬是西餐品類的資深專家。在他看來,今年西餐市場的變化與疫情有一定關系。“2020年大家幾乎不再出國旅行,西式餐飲消費‘回流’,客單價高的西餐廳受益比較明顯。”另外,西餐廳講究分餐制,環境好、衛生系數更高,在疫情防控期間,消費者去西餐廳用餐更放心。

客單價越高訂位越難 新一代消費群體願為品質買單

“當然,消費迭代才是最根本的的原因。”王曉冬說,杭州的西餐氛圍已經培育了十幾年,走過了70后、80后,現在又迎來了90后作為主力消費群體的時代,如今的西餐市場終於等來了“覺醒”時刻。

“從2020年夏天開始,幾乎每天晚餐第一輪都是滿座的。”80后的李靜2019年在建國北路開了一家法式餐廳——夏久,開業不到半年就在杭州西餐行業“出圈”。上個月,夏久在西湖邊的新店開業了,客單價和老店比有所提升,主打套餐制,分單人398元和598元兩個套系。

李靜介紹,夏久的主流消費客群以85后到95后為主,這些人對食材和細節要求比較高,但對價格沒有上一輩那麼敏感。“他們對品質很有要求,也更加注重體驗感,願意為有品質的東西買單。”

近年來,杭州各式特色西餐廳越來越多,食材講究、環境好、體驗感足夠優秀,他們不需要你時常光顧,但在注重儀式感的重要節日,它總是會第一時間出現在你的用餐名單中。

位於紫萱度假村的法式西餐廳三嚥閣是杭州法餐的代表,總經理俞斌主張用本土食材做法式大餐,滿足中國胃的同時又給予用餐足夠的儀式感。“我們的顧客還是以年輕人為主,80后、90后居多,他們可能一年就來一兩次,所以願意偶爾奢侈一下,為美好的日子和優質的服務買單。”

投資人游林丹最近在六和塔附近投資了一家設計師主題的酒店,其中配套的餐廳“月芽廳”主打中西融合菜,即用本土食材做西餐。在游林丹看來,杭州西餐市場未來有很大的發展潛力。“以前很多人覺得開西餐廳要虧錢,都在規避這個品類。但隨著消費升級和迭代,西餐廳已經變得越來越受歡迎了。”

95后西餐主廚Tommy也十分看好未來的西餐市場。他曾經在法國和日本學廚,現為白塔公園一家主廚西餐廳“青果”的主理人兼主廚。“年輕顧客都非常有個性,他們的口味更理性,偏清淡,對食材要求很高,且需求多樣化、精細化。”在Tommy看來,西餐市場未來也會逐漸細分,個性化定制菜單也將成為一種趨勢。

(責編:王麗瑋、張麗瑋)

原創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