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槜李詩文合集》首發

孔越

2021年01月19日08:17  來源:嘉興日報
 
原標題:《槜李詩文合集》首發

  1月16日,《槜李詩文合集》首發式在嘉興市圖書館舉行。該書共72卷,是《槜李詩系》和《槜李文系》二大系列的集成,凝聚著嘉興先賢幾代人數百年的心血。它既是嘉興文化歷史的重要載體與見証,同時對於傳承發揚嘉興文脈意義重大。

  數百年編撰過程堪稱傳奇

  “《槜李詩系》和《槜李文系》的編撰過程,以及此次《槜李詩文合集》的出版過程,堪稱傳奇。”上海圖書館歷史文獻部主任黃顯功說,這是一次對歷史文獻的再發現、再整理、再利用,成就了傳承地方文脈的一段佳話。

  記者了解到,從清朝沈季友《槜李詩系》的編撰開始,連續數百年,嘉興先賢們為編成《槜李文系》《槜李詩系》及續輯、再續輯,展開了一場接力賽。

  嘉興自古文風蔚然,學人輩出,著述眾多。據不完全著錄,至清末有作者4193人,著作8917部。明、清兩代士人都十分注重匯編地方文獻。

  清朝,平湖人沈季友編纂《槜李詩系》,收錄嘉興府從漢朝至清乾隆年間的3000多位詩人作品,每位附有小傳,並略敘梗概。朱彝尊為之作序,被收錄《四庫全書》。此后,一代代鄉賢在此基礎上不斷補充續輯。

  清光緒年間,嘉興有一位學者、藏書家忻寶華,字虞卿。他仿照《槜李詩系》的體例編成《槜李文系》,共收錄嘉興府屬七縣邑人作者1236人、文章1906篇。后來,他又把此事托付給熱心鄉邦文獻的平湖人葛嗣浵。

  葛嗣浵是平湖藏書家,張元濟是他的同好,又是兒女親家。他們二人與另一發起者金兆蕃,於1921年對忻氏《槜李文系》開始續輯增補。當年8月,張元濟擬定並刊發了《槜李文系征集遺文啟》的征文啟事,熱心之士紛紛獻計出力。到1935年,歷時約15年,《槜李文系》續輯終於成稿。葛嗣浵將珍貴手稿交給了嘉興圖書館保存。

  到了日軍佔領嘉興前夕,為避敵機轟炸,時任嘉興圖書館館長陸仲襄將館內珍貴圖書六大箱隱藏到桐鄉濮院鎮。然而這部分珍貴圖書最終還是被日偽全部劫掠盜竊,其中就包括《槜李文系》忻氏原輯稿附姓氏錄25冊、《槜李文系》續輯稿附目錄及忻氏原目81冊。

  1948年春,《槜李文系》稿本輾轉流到上海。某天,有位書商將《槜李文系》全稿拿到上海合眾圖書館求售,索價黃金20兩。此時的合眾圖書館和張元濟都處在最艱難的困境中,無力購回。所幸的是,一位海鹽人顏文凱在圖書館見到這部稿本后,設法將稿本購下,捐贈給了合眾圖書館。此后,這部稿本隨合眾圖書館一起並入上海圖書館。

  保存文化記憶、繁榮地方文化

  “從抗戰開始到本世紀初,嘉興人一直無緣一睹《槜李文系》真容,《槜李文系》成為數代嘉興文化人士的心病。”嘉興市圖書館館長沈紅梅說。

  終於,嘉興市圖書館在成立100周年之際,成立了《南湖文叢》編輯委員會,開啟《槜李文系》的復制回嘉工作。

  自2017年底起,嘉興市圖書館在上海圖書館的友好幫助下,對《槜李文系》系列和《槜李詩系》進行系統整理研究,結集為《槜李詩文合集》。

  《槜李詩文合集》全書收錄清代忻虞卿原輯《槜李文系》46卷和張元濟、金兆蕃、葛嗣浵補輯《槜李文系》78卷。《槜李詩系》系列則收錄清代沈季友輯《槜李詩系》、胡昌基輯《續槜李詩系》、王成瑞輯《再續槜李詩系》、金兆蕃等輯《續槜李詩系姓名索引稿附初稿》,共計13部嘉興文獻,其中大部分為未刊稿本。

  據介紹,《槜李詩文合集》是地方著作的寶庫、嘉興歷史文獻的淵藪。全書內容涵蓋地方政治、經濟、文教、社會等廣闊領域,對於了解和研究嘉興歷史發展、社會變遷、文化軌跡,具有重要參考價值,也是研究江南文化的重要資料。它是保存嘉興文化記憶的重要物質載體,對於傳承、弘揚、繁榮地方文化有重要價值。

  沈紅梅表示,這項工程緣起於嘉興一地詩書傳家的深厚文化底蘊,成就於新時代大力發展文化事業、樹立文化自信的號召。文化事業的空前繁榮為優秀地方文化的研究與挖掘提供了強大動力,而優秀的地方文化成果又將反哺於新一代的前行者們,繼續在城市文化卷軸上書寫新輝煌。

(責編:金忠耀、張麗瑋)

原創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