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民間俗語就是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

徐根凱

2021年01月21日09:24  來源:寧波日報
 
原標題:重拾民間俗語 就是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

日前,記者從寧波市民間文藝家協會獲悉,一本收錄寧波各地俗語的民間文學作品《寧波俗語》正式出版,並面向全國公開發行(1月17日《寧波日報》)。

民間俗語來自民間,產生於日常生活之中,由群眾所創造,並口口相傳。《寧波俗語》不僅反映了寧波人民的生活經驗和願望,更是鄉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重拾民間俗語就是對民間優秀傳統文化的弘揚和傳承,就是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

保護傳承民間俗語,是延續歷史文脈、增強民族凝聚力的必然要求。民間俗語,是人民群眾在長期生活實踐中總結出來並廣泛傳播的定型語言。在與現實生活相融相通的過程中,始終發揮著以文化人、服務社會的重要作用。深入挖掘並保護民間俗語等民間文化,能促進社會善治,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寧波民間俗語,內容豐富,題材廣泛,簡練而形象化。它涵蓋了勞動大眾日常生活、生產的方方面面,有詼諧幽默的歇后語、妙趣橫生的繞口令、祈求幸福的口彩語、引人深思的俗短語……精煉、生動、犀利且富有哲理,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貴精神財富。比如,正月初一吃年糕,芝麻開花節節高﹔正月初一吃粽子,今年會有胖孫子﹔正月初一吃豆茶,頭頭順溜好人家﹔大阿哥抱上轎,小阿哥送過橋,送到烏漆牆門好人家……所有這些,無不生動體現了寧波歷代人民的社會生活場景與民間文化心理,可謂反映歷史文化的活教材。

隨著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社會環境和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發生了巨大而深刻的變化,信息和信息獲取渠道極大豐富,人口快速流動,民間俗語也正面臨失傳甚至消失,這些困難和挑戰需要我們在實踐中努力破解。集中力量編撰寧波俗語,是保護和傳承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有效舉措,也是建設文化強市的有機組成。

(責編:郭揚、張麗瑋)

原創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