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多少“圖書館” 需要撤掉?

汪培堅

2021年01月26日08:40  來源:衢州日報
 

1月20日,“掌上衢州”發布的《把圖書館撤掉,衢江這所學校做得有點“狠”!》當夜的閱讀量達到10萬+,截至1月24日晚,總體閱讀量達到27萬。“把學校圖書館撤掉,整所學校就成了圖書館”,這一創新做法引起了社會各界的極大關注。很多讀者表示,這一做法非常好,值得推廣。筆者獲悉,衢州也有幾位校長表示,打算到衢江二小參觀學習,推廣創新做法。

撤掉圖書館並不難,難就難在創新的思維和勇氣。仔細觀察衢江二小的做法,他們的核心就是以學生為本,一切以學生的閱讀、學習和終身發展為出發點,將原來“學校必須有圖書館”的刻板印象打破,積極組織各種閱讀、誦讀活動,跳到更高的層面推進書香校園建設。

一則學校小新聞,獲得27萬多的閱讀量,超乎筆者的預料。除了這一新聞的新奇之外,也說明社會各界對教育改革的關心和關切。筆者不禁思考,除了“撤掉圖書館”之外,還有多少無形的“圖書館”需要撤掉呢?

近些年來,很多人都在感嘆,學校越來越像企業,而企業越來越像學校。這既是對學校固化、僵化的辦學表示不滿,也是對學校教育發展的期待。同時也說明,在快速變革的時代,學校越來越跟不上發展的腳步。在新的時代,學校要真正承擔起培養人的使命,必須勇於改革、創新發展,敢於“撤掉圖書館,讓整所學校成為圖書館”,更要敢於撤掉一切阻礙學校發展的條條框框,圍繞育人宗旨,以生為本,將一切限制學校發展的無形“圖書館”撤掉。

幾百年前沒有學校,以前的學校也不是這個樣子,未來的學校更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回看教育史,我們知道教育隨著人類的產生而產生,並隨著人類的發展而變化。現代學校制度伴隨著工業革命的興起而產生,“學校”這個詞也隻有短短幾百年的時間。雖然幾百年過去了,世界發生了極大的變化,但學校的變化依然很小。比如,誕生於一兩百年前的班級授課制仍是當前學校教育的主要組織形式。

近些年來,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人人互聯、萬物互聯成了現實。媒介的更迭,知識變得觸手可及,學校傳授知識的功能在弱化,而育人的功能正在不斷強化。隨著技術的進化,人類也在不斷地進化,對學校教育的需要也在不斷的變化,學校必須應時而變、創新發展。

縱觀十余年來衢州教育的發展,我們看到從“一校兩區”發展到教共體和教育集團、小組合作學習風行一時、平板教學方興未艾、城鄉學校同步課堂從無到有、圖書儀器走出來用起來、校企融合發展……每一次的變化,都是學校適應新時代、創造新未來的自我革新,都是一次次推倒學校原有的圍牆,不斷與時代社會融為一體,實現浴火重生。

為了滿足從“有書讀”到“讀好書”的時代需求,學校需要敢於刀刃向內,如衢江二小校長余勝秋質疑學校圖書館的存在一樣,敢於打破既有的框框,撤掉一切阻礙學校發展的無形“圖書館”,以人為中心,跨界融合,創造更適合所有人發展的未來學校。

(責編:金忠耀、張麗瑋)

原創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