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華浦江90后姑娘用60余篇文化散文為家鄉代言

許健楠

2021年02月03日09:01  來源:金華新聞網
 
原標題:浦江90后姑娘用60余篇文化散文為家鄉代言

  前不久,浙江一家知名省級報紙的副刊為一位90后浦江姑娘開了一個文學專欄,這位27歲的青年作家名叫傅淑青。編輯對她說:“你取一個專欄名吧?”她想了想說:“就叫‘筆走仙華’。”

  提起仙華山,人們就會想到浦江。那是傅淑青的故鄉,之所以取這個專欄名,她這樣說:“故鄉是我一輩子都割舍不掉的,也是我創作的源泉,我希望能多挖掘和宣傳家鄉文化,用筆為浦江代言。”

  一個個浦江文化故事在她的筆下“流淌”

  開欄的第一篇稿件,名叫《閑話土庫》,是一篇文化散文,這便是一個源自浦江的文化故事。

  很多人並不知道土庫是什麼,一開始,傅淑青也不知道,直到看到一張過期的廢舊報紙。土庫是明朝萬歷年間荷英商人設在中國沿海地帶的貿易站,位於浦江縣白馬鎮永豐村。曾幾何時,在中國沿海地帶設有多座土庫,如今,除了白馬鎮這一處,尚未找到別的土庫。

  這處中國歷史上的獨特遺存,漸漸鮮為人知,傅淑青卻如獲至寶,她已不記得去永豐村實地踏訪過幾次,一遍遍走讀,仿佛一趟文化苦旅。這一路,她遇見一位與土庫比鄰而居多年的老先生,后者向她述說了土庫過往的種種繁華。那一刻,她便有了動筆的沖動,要把白馬土庫的歷史用散文的方式,告訴更多的人。她並不想待自己垂垂老矣時才來喋喋不休地訴說和土庫有關的斑駁記憶。

  在《閑話土庫》之前的8年時間裡,傅淑青已經寫了60余篇文章,一個個浦江文化故事在她的筆下“流淌”,除了白馬土庫,上山文化、嵩溪詩社等都是她關注的焦點。這些作品頻頻亮相全國各地的報紙、雜志,比如文化部創辦的刊物《文化月刊》,不少作品以中英文雙語的形式,登上對外交流的省級刊物《文化交流》,傳播至國外。

  傅淑青最情有獨鐘的,還是嵩溪村。白馬鎮五豐村是她的老家,嵩溪離她家不遠,自古遠近聞名。“我有四個堂姑,三個嫁到嵩溪。她們都說嵩溪好。”它到底好在哪裡?這些年,她多次來到這個傳說中的名村,當地濃郁的文化氛圍令她如痴如醉,5年前,她寫了一篇記錄嵩溪文化的散文,古建筑、石灰石、暗溪、詩社……《文化交流》一位編輯看了之后兩眼放光:“傳承了數百年的村級詩社在全國都不多見,你為什麼不深挖一下?”

  在浦江,拿起鋤頭是農民,放下鋤頭是詩人,嵩溪的村民就是一個縮影。嵩溪人為什麼既是農民又是詩人?嵩溪詩社緣何能傳承至今?她花了5年時間尋找答案。幾天前,《文化交流》官微推送她的散文《這個千年古村,三百年前就創建了詩社》,便是她走讀尋得的答案。

  講述嵩溪故事,她一直想以此讓更多國人從中得到啟示:“能不能像嵩溪人那樣,在物質豐裕的同時,用詩歌等文藝的形式,讓自己的精神生活也變得更富足。”

  小作者也有大情懷

  傅淑青的鄉土創作開始於2013年。那一年,她離開浦江,到杭州工作。和許多年輕人一樣,曾經,她也渴望離開自己熟悉的故鄉,去往更廣闊的天地實現抱負。

  闖蕩多年,驀然回首,她發現,最可愛的地方,還是故鄉。在杭州,她寫的第一篇懷鄉散文,名為《家鄉的柳溪水》,柳溪是一條故鄉村邊的溪流,奔流不息匯入浦陽江,柳溪畔是她文學夢誕生的地方。無論他鄉的水是溫柔的,還是豪放的,無論是被眾人所熟悉的還是一文不名的,都比不了柳溪水在她心中的分量。它如柳枝般的柔軟綿長給了傅淑青無限創作的靈感。她終於明白,家鄉的詩社為什麼會以“柳溪詩社”命名。

  從此,懷鄉之情一發不可收拾。傅淑青一次又一次回鄉,挖掘家鄉的文史故事。“每次回鄉採風,並不容易,來回跑三百多公裡。”先坐高鐵到義烏,再從義烏轉車到浦江,她的採風地點,絕大多數在偏遠山村,交通相對沒那麼方便,往往稿費沒有路費多。

  有的時候,她去村裡採風,有的村民一臉不信任:“年紀這麼小,還像個學生,能行嗎?”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文史工作者多是頭發花白的老學者。有一次,父親陪她去採風,村民以為她父親才是寫文章的那一個,當她是小助理。

  好在,有一份鄉土情懷在支撐。她的電腦像個“百寶箱”,光嵩溪村就有約40個分類文檔:古橋、老屋、路名、詩社……也有不少人給她點贊:“傳承地方文化的年輕人很是難得。”

  說起艾青,會想起雙尖山﹔說起史鐵生,會想起地壇﹔說起魯迅,會想起魯鎮﹔說起蘇童,會想起香椿樹街……很多知名作家,都有一份家鄉情結。

  “我雖然只是個小作者,但也有自己濃郁的故鄉情結,也一直把故鄉看作是精神圖騰。”傅淑青說,浦江這片土地,有很多閃閃發光的文化亮點值得去書寫,她想繼續用手中的筆,以自己一點微小的力量,讓“書畫之鄉”更名副其實,讓越來越多的人了解和關注浦江文化。

(責編:王蕭蕭、王麗瑋)

原創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