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黑土地變成黃土地要注意用養結合

瞿劍

2021年02月04日08:31  來源:科技日報
 
原標題:防止黑土地變成黃土地要注意用養結合

“要想知道黑土地水土流失的危害,就到黃土地去看看。”在東北研究黑土地十幾年的張斌如是說。

作為中國農科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研究員、耕地質量團隊首席科學家,張斌最擔心的是“如果不重視水土流失在東北的發展,黑土地未來的地貌就是現在的黃土地”。這樣說,“絕不是危言聳聽”。

在2月3日上午中國農科院“科技創新引領耕地保護與利用”新聞發布會上,作為耕地研究“國家隊”,該院資劃所土壤培肥、植物互作、耕地質量、面源污染、區域布局、土壤耕作6個團隊首席悉數到場,對我國農業最重要的“三塊地”——南方紅黃壤、北方旱地、東北黑土地所存在問題作了系統闡述。

中國農科院資劃所副所長周衛表示,我國用佔世界9%的耕地養活了世界近20%的人口,得益於土地釋放的生產潛力。但在長期集約化經營下,我國耕地退化嚴重,主要表現為土壤酸化、鹽鹼化、黑土地退化以及耕層變淺。

黑土地退化,問題在哪?中國農科院資劃所所長楊鵬用“變薄、變瘦、變硬”來概括。變薄,主要是土壤侵蝕導致黑土層變薄﹔變瘦,是指土壤有機質下降,品質變差﹔變硬,即黑土過度利用導致土壤壓實、滲水等性能降低。

張斌解釋,東北黑土跟世界其他地方黑土不一樣,比如美國黑土,以風蝕為主,“我們的黑土地以水蝕為主”,目前水土流失十分嚴重。他算了一筆賬:過去黑土地投入1斤化肥可以生產60斤糧食,現在隻能生產21斤糧食,未來可能隻有14斤糧食,“投入效益比下降明顯”,原因就是土壤有機質結構變差,“微生物不好好干活了”。東北又是我國農業機械化程度最高的地方,“這當然是好事”,但也帶來土壤壓實情況嚴重。張斌回憶,過去黑土地上下一場雨,很快地裡就不積水了﹔現在好幾天都還積水。“為什麼?因為土壤被壓實,水滲不下去了”,張斌表示,這已經成了很重要的糧食減產因素。他還談到東北黑土地利用中“作物單一”的問題:“走一千公裡卻發現兩邊都是玉米,而且可能是同一品種的玉米,這是有問題的。”

張斌由此呼吁,對於黑土地,一是要用養結合,“要保証糧食安全,但不能把所有擔子都壓給東北”“好的資源要用好它,不能過分攝取”。二是在黑土地利用的規劃設計上,要認真考慮農業生產方式的多樣化,建立一個景觀結構框架,既有農田,也有樹、有草、有濕地,生產、生態兼顧。三是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要增加在高標准農田建設上的投入。“現在東北的農業投資太少了。”張斌說。

(責編:張麗瑋、王麗瑋)

原創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