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科學家提出四倍體野生水稻快速馴化新路線

陸成寬

2021年02月04日08:31  來源:科技日報
 
原標題:我科學家提出四倍體野生水稻快速馴化新路線

  來自中國科學院種子創新研究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等單位的研究人員在全球首次提出了異源四倍體野生稻快速從頭馴化的新技術路線。這項研究將使野生稻的馴化過程從數千年縮短到幾十年,甚至更短,並開辟全新的作物育種方向。相關研究成果2月4日在線發表於國際學術期刊《細胞》雜志。

  “雖然我國在水稻育種中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但仍然迫切需要新策略來應對未來的糧食挑戰。”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種子創新研究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李家洋說。

  當前的栽培稻是二倍體野生稻經過數千年人工馴化而來,馴化過程在改良重要農藝性狀的同時也造成了遺傳多樣性的大量丟失。除了二倍體栽培稻,稻屬還有其他25種野生植物,按照基因組特征可以分成11類,包括6類二倍體基因組和5類四倍體基因組。其中,異源四倍體野生稻具有生物量大、自帶雜種優勢、環境適應能力強等特點,但同時也具有非馴化特征,無法進行農業生產。

  為攻克培養多倍體水稻新作物的難題,研究人員首次提出異源四倍體野生稻快速從頭馴化的新技術路線。“我們首先收集並篩選出綜合性狀最佳的異源四倍體野生稻底盤種質資源,然后建立野生稻快速從頭馴化技術體系,再進行品種分子設計與快速馴化,未來將推動新型水稻作物推廣應用。”論文共同通訊作者、中國科學院種子創新研究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副研究員余泓解釋道。

  按照這條技術路線,研究人員實現了材料收集,攻克了技術瓶頸,成功創制了落粒性降低、芒長變短、株高降低、粒長變長、莖稈變粗、抽穗時間不同程度縮短的各種基因組編輯異源四倍體野生稻材料,証明了研究人員提出的異源四倍體野生稻快速從頭馴化策略高度可行,對未來創制培育新的作物種類具有重要意義。

(責編:張麗瑋、王麗瑋)

原創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