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恢復的白化珊瑚“內在”依然病著

張夢然

2021年02月09日08:14  來源:科技日報
 
原標題:看似恢復的白化珊瑚“內在”依然病著

“外貌”看似恢復的白化珊瑚,實際上“內在”依然病著?英國《自然·生態與演化》雜志2月8日發表了一項海洋科學最新研究報告,美國科學家團隊發現,白化事件發生四年后,即使珊瑚已經看起來恢復了,但在珊瑚中依然能檢測到生理機能改變。研究結果或對珊瑚礁的保育和管理具有借鑒意義。

氣候變化造成的海洋熱浪越來越頻繁,對世界上的珊瑚礁構成了嚴重威脅。當珊瑚過熱時,藻類共生體會不復存在,隻剩下白色的珊瑚組織。換句話說,是氣候變暖使得珊瑚將生活在其組織內提供營養的共生藻類排出,這就導致珊瑚白化。

現在科學家已經可以肯定,珊瑚白化會對珊瑚礁生態系統的健康和功能造成非常嚴重的破壞。白化使珊瑚更容易受到飢餓、疾病和死亡的影響,雖然有些藻類能讓珊瑚更耐高溫,但有些研究表明,白化珊瑚需要水溫恢復正常后,才能重新獲得藻類並恢復。而藻類共生體可以重新定植,珊瑚的“外貌”看似也可以從白化中恢復,但珊瑚健康受到的長期影響一直沒有得到充分認識。

鑒於此,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研究人員福德·德魯裡、羅伯特·奎尼及其同事,在2015年夏威夷卡內奧赫海灣的一次嚴重白化事件中,對薔薇珊瑚進行了採樣。他們記錄了哪些珊瑚發生了白化,哪些珊瑚沒有白化。四年后,他們對同一批珊瑚的代謝組(這些生物體在各種生理學過程中產生的小分子)進行了檢測。研究團隊發現,看上去從白化中恢復的珊瑚,其飽和脂肪酸和免疫應答分子都持續增加。他們在實驗中將有不同白化歷史的珊瑚暴露在實驗溫度應力下,驗証了以上結果。

珊瑚可能有多種途徑在長期熱浪中生存下來,它們也有可能抵御白化或從白化中“看似”恢復過來,但這些恢復途徑一方面受其共生關系的影響,另一方面,其外表的改善,並不真正意味著“內在”已經健康如初。

研究人員同時認為,給珊瑚的代謝組檢測或是一種費效比高的快捷方式,可以用來發現能讓受損珊瑚礁再生的耐熱珊瑚。

總編輯圈點

近年來,各項研究都在敲響警鐘,提醒人類全球珊瑚或將在若干年內滅絕。可能對於氣候變暖,不同人仍有不同的看法,但它已經對海洋環境產生了可見的變化。白化的珊瑚,是更加脆弱的珊瑚,如果無法回到適宜環境中,死亡便是它們的結局。如果措施得當,白化珊瑚能夠恢復,但研究人員又發現,即使外表恢復,白化也如同一場大病,給珊瑚帶來了持久的后遺症。這些后遺症意味什麼,是否影響珊瑚生存,是否讓它們對環境的變化更加敏感?這些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責編:王麗瑋、張麗瑋)

原創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