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鄰裡社區“年夜飯” 一張羅就是15年

吳靜

2021年02月13日11:35  來源:杭州日報
 
原標題:鄰裡社區“年夜飯” 一張羅就是15年

“林大伯新年好!我們社區來給您送年夜飯啦!能吃辣的嗎?不能的話,我給您換一袋菌菇底料……”2月11日下午4點,張敏華拎著大包小包開始挨家挨戶送“年夜飯”,她首先去的就是住在和達自由港的空巢老人林大伯家。

“年夜飯”禮包裡,有海底撈火鍋底料、雪花肥牛、蝦滑、黑魚片、撒尿牛丸、菌菇等,一共12樣,還有一盒志願者們親手包的餃子。這都是張敏華精心安排的。

張敏華是錢塘新區白楊街道鄰裡社區黨支部書記。

鄰裡社區是浙江唯一的專門為外來務工者提供社區化管理服務的新型社區,目前有8800多“新杭州人”,僅鄰裡中心宿舍就有4000多人。自2005年起,張敏華就開始張羅外來務工人員的“年夜飯”活動,這一張羅就是15年。

每年的“年夜飯”,社區居民自願參加。除了社區採購的食材外,前來參加的居民還會帶來各自的“家鄉味”,柳州螺螄粉、德州扒雞、貴州臘肉、武漢鴨脖子等等,大家聚在一起,圖的是個喜慶和熱鬧。

今年的“年夜飯”和往年有些不一樣。為響應政府疫情防控的號召,今年社區有3000多人留杭過年。不能聚集,今年“年夜飯”怎麼吃呢?張敏華決定“送貨上門”。

為此,張敏華從半個月前就忙開了,推出“我在浙裡過大年”活動,包括“鄉音在線傳家書”“把美麗杭州寄回家”“免費為大家拍全家福”等。

當然,“重頭戲”還是“年夜飯”和包餃子。為此,張敏華提前採購了“年夜飯禮包”,並在社區招募了志願者,響應的人很多——湖北的、安徽的、江西的、山東的、上海的……

11日中午11:00,志願者陸續來到社區,擼起袖子就忙開了:洗菜的洗菜,和面的和面,剁餡的剁餡。

來自上海的“阿姐”,以前是社區“年夜飯”的常客,現在女兒是和達自由港居民。“女兒在奧特萊斯上班,過年不放假,我是從金華趕過來陪她過年的,閑著也是閑著,就來幫幫忙!”

一邊聊天,一邊熟練地擀著餃子皮。“我們家特別愛吃面食,我在家也經常做拉面、包子、餃子、饅頭啥的,所以包餃子這忙我還能幫得上!”

來自安徽六安的黃振接過話茬:“包餃子其實不難,關鍵是面要好!”

黃振是怡得樂電子(杭州)有限公司的設計師,來杭12年,每年都回家過年,但今年他將家人接到了身邊,這也是他第一次在社區吃年夜飯。“自己做的餃子,香!大家一起吃頓年夜飯,還能認識一些新朋友,蠻有年味兒的!”……

不知不覺,30斤面的餃子包完了。熱氣騰騰的餃子端上桌,大家都忍不住先嘗起來。

張敏華也沒閑著,一直在給部分社區居民送餃子和“年夜飯大禮包”。“年夜飯主要針對社區的空巢老人、外地居民、保安、保潔等人員,希望他們留杭過年能感受到這座城市的溫暖。”

與此同時,張敏華還走訪了東芝、三花等企業,走訪鄰裡美食城經營情況,了解留杭過年員工的生活保障。很多企業員工都是鄰裡社區的住戶,大家都是熟人,迎面都會問聲“張書記新年好!”

這天晚上,張敏華送走客人,收拾好辦公室,鎖上社區服務中心大門時,新年的鐘聲已經敲響。臨走時,她還囑咐社區保安:“今晚很多人都在聚會,要留意一下有沒有喝醉的住戶……”

(責編:艾宇韜、戴謙)

原創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