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的“牛”地名

王宏超

2021年02月17日09:47  來源:紹興日報
 
原標題:越地的“牛”地名

  相傳大禹治水每治好一處,就要鑄鐵牛投入水中,把愛鬧騰的水鎮住。到后來,就演變成了在岸邊鑄造鐵牛,黃河邊、北京頤和園內都有這樣的鐵牛,紹興新昌澄潭江邊的鐵牛村也因此得名。紹興帶牛的地名,有的是純粹蹭了“牛”這個字。比如諸暨店口的牛皋村,是跟南宋時期的將領牛皋相關,可不是來自於動物的“牛”。

  紹興的山名中帶“牛”字的比較多。這裡首推牛頭山,紹興全市范圍內以它命名的山就不少於5座。其中最出名的,當屬柯橋區楊汛橋街道的牛頭山。它佔據了不錯的位置,還有一派好風光。陸游、王陽明等名士到這裡游玩后留下過詩篇,當地人也經常爬山鍛煉。

  此外,諸暨市陶朱街道、陳宅鎮,柯橋區柯岩街道,越城區斗門街道,嵊州市甘霖鎮、三界鎮等都有牛頭山。其中嵊州市三界鎮的牛頭山上,解放戰爭時期還曾發生過激戰。紅旗飄揚在牛頭山上后不久,當時的嵊縣就宣告了解放。當地還有一條牛頭山路,是紹興為數不多的以牛命名的道路。

  山丘被稱為牛頭山,大多是因為形似,越城區的牛眠山,諸暨的牛頭頸水庫、牛青山、牛門嶺等地名,可以想見,也是以牛的姿態、部位而命名的。但也有極個別帶牛的山名來自歷史典故,比如上虞區牛山,因為春秋戰國時期是養牛基地而得名。

(責編:康夢琦、戴謙)

原創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