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常年不走的博士教授“三服務團”——

台州學院:“1139科技小分隊”深化校城融合

2021年02月18日08:41  來源:台州日報
 

  “以前我們憑經驗設計產品,台州學院老師到企業后,在設計環節引入仿真技術,極大提高容錯率,節約研發成本達30%以上,研發周期縮短二三成。”日前,黃岩雙盛塑膜有限公司負責人帶著一面錦旗來到台州學院。錦旗上,“精誠合作校企共贏一一三九成果顯著”兩行大字格外醒目。

  黃岩雙盛塑膜有限公司是目前國內為數不多的玻璃鋼模具生產廠家之一。台州學院周芬芬·雙盛塑膜小分隊成立后,與企業深度對接,團隊成員金毅老師在企業挂職一年。

  “剛進企業,我就發現了其在設計環節的薄弱之處。我跟設計部門充分溝通,在產品設計中採用仿真技術。如果發現產品缺陷可及時改進,經過迭代仿真達到要求。”一年多來,金毅先后針對汽車防撞梁極限撞擊應力以及車輛引擎蓋結構強度等開展數值仿真計算,從中確定結構的薄弱環節,並用以指導迭代優化設計。

  像這樣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幫企業行業破解難題的科技小分隊,目前在台州學院已創建了56支。這些小分隊都屬於台州學院“1139科技小分隊”。每支小分隊均由數名博士、教師和高年級學生組成。小分隊“自帶干糧”,形成一個常年不走的博士教授“三服務團”,精准對接台州“七大千億”產業集群和各縣(市、區)特色百億支柱產業群的發展需求,持續開展“三服務”。

  去年,“1139科技小分隊”共開展服務企業等1100余次。通過深入生產一線,有效解決了企業技術難題,推動企業轉型升級。

  台州學院航空工程學院(智能制造學院)院長張永炬教授主要從事傳感檢測、智能裝備與智能制造等領域研究。他負責的“琦星·智能科技小分隊”幫助企業獲得工信部“智能裝配工業機器人開發及應用示范”項目,他帶領的團隊與企業合作獲得多項省級以上重點研發項目,研發經費近千萬元。

  “2018年市委確立了台州學院‘申碩升格創一流’三步走目標。其中,科研成果是影響申碩的一大重要因素。科技小分隊深入企業,服務地方的同時,也為科研輸送了源頭活水。科研創新協同效應充分顯現。”台州學院科研處處長韓得滿介紹。

  2020年,台州學院獲批國家級科研項目24項(含重點1項),省部級科研項目69項(含重大3項、省重點6項),項目數和資助金額均創歷史新高。

  黃國波教授團隊項目針對三元乙丙橡膠(EPDM)阻燃改性中存在阻燃劑與基體相容性差、抑煙阻燃與增強不能兼得等問題,自主開發了膨脹型阻燃劑功能化水滑石阻燃抑煙劑,設計了適用於EPDM阻燃抑煙改性新技術,獲得高性能低煙無鹵阻燃EPDM異型材系列產品。該項目成功獲浙江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1139科技小分隊”成立以來,黃國波擔任功能高分子小分隊的隊長,在服務浙江賽陽密封件有限公司過程中,他開展功能高分子材料缺陷及分析研發,極大提高產品性能,預計每年為企業新增經濟效益上億元。

  據悉,台州學院將組建100支科技小分隊。除了以精准化服務推動企業技術革新、制造升級外,小分隊還將提供基礎教育改革、鄉村振興戰略、智慧城市建設等方面服務,持續深化校城融合。(葛星星)

(責編:金忠耀、王麗瑋)

原創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