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過“疫”視眈眈的鼠年險路,邁上牛年大道。歇氣之暇,盤點一下寧波的“牛”字地名。
和“鼠”字地名相反,寧波“牛”字地名數量眾多,僅余姚、象山兩地就有近50個,加上其他地方,總數很多。如此眾多的“牛名”,背后有啥故事和淵源?
一
長江文明是在稻作世界裡誕生的,河姆渡文化遺址便為其中代表之一。該文化遺址以發達的耜耕稻作農業、高超的干欄式建筑和獨特的制陶技術,反映了7000年前長江下游一帶原始文明的發展盛況。遺址文物顯示,早在7000年前,這一帶先民已把牛納入了自己的生產生活圈,他們已經開始馴化野生,並利用野牛大鏟子般的肩胛骨制成骨耜翻耕農田,對當地稻作農業的發展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
在接下來的幾千年裡,牛和人類的關系越來越密切。除提供珍貴的食物資源外,牛還替人類分擔繁重的體力勞動,漸漸成為農耕社會勤力財富的象征。擁有耕牛的數量甚至成為特定時期衡量國家綜合實力的標准之一。
如春秋戰國時期,為保証國內耕牛的數量和質量,秦國曾出台“廄苑律”,定期對廄苑裡的耕牛進行評比,正月裡還舉行耕牛大考核,考核優秀的有賞,考核低劣的受罰。漢代則用“盜馬者死,盜牛者加”等刑法來保護耕牛。明代放牛娃出身的朱元璋更是愛牛,下令全國嚴禁宰殺耕牛,讓敬牛成為那個時代的共同意識。
因為有這份特殊情感,所以人們在給地理實體,尤其是山丘、海岬等自然地理實體命名時,牛成為常用的命名理據之一。
二
海曙、余姚兩地之間有座界山,該山東南屬海曙章水鎮,西北屬海曙橫街鎮,西面屬余姚市,因山形似牛,得名牛山。但牛山不止這一座,慈溪、奉化、象山等地也有,都因山形似牛而得名。鄞州咸祥還有犢山村,因村西有形似牛犢的小山而得名。寧海橋頭胡有金牛山,因形如犀牛而得名犀牛山,后諧化為金牛山。
橋頭胡除金牛山外,還有眠牛山。和昂揚的金牛山相比,眠牛山低矮得多,海拔才57.3米,酷似一頭獨自臥伏著的睡牛。眠牛山雖低緩,名氣卻很大。山上藏有數個水潭,潭水清澈,常年不涸,被當地人視為吉祥福地。傳舜帝就曾來此巡視,有“舜登台”遺跡留存。又因地處象山港口,為舊時海路隘口,有烽火台遺跡留存。
睡覺的牛山還有寧海西潘旁的牛眠山和鎮海汶溪北的牛眠山,它們也都因有形似眠牛的山峰而得名。汶溪牛眠山往東還有一山,海拔157米,比110米的牛眠山略高些。遠看兩山,就像眠牛和牛郎相伴相守著一樣,因命名此山和郎山,是畫面感和溫馨感較強的兩座故事小山。
東錢湖也有睡覺休息的伏牛山,傳春秋時大夫范蠡輔佐勾踐復國成功后,曾攜西施來此隱居一段時間。為紀念他們,后人改伏牛山為陶公山。又傳范蠡隱居東錢湖期間,常垂釣於牛頭渚,故牛頭渚又稱“陶公釣磯”,曾為錢湖十景之一。
三
除山丘如形態各異的牛,一些礁石、水塘、山嶺、石橋等地理實體也因被比擬成牛,而成為寧波“牛”字地名系列成員。
鄞州瞻岐有黃牛礁,該礁現存暴露面積約150平方米,最高點海拔11.2米。因岩石系黃色,形如牛而名,2012年圍墾入鄞州大嵩圍涂工程內。
象山西周有牛游塘村,因村東有一水塘,稱牛游塘,村以塘名﹔鄞州橫溪有牛泥塘岡,因山形如牛,岡上有黃泥水塘而得名﹔北侖大碶街道有黃牛嶺,為舊時瓔珞通嘉溪山路。因山形似牛,土質黃色,嶺過“牛背”而名。
除這些“牛”字地名外,寧波還有很多局部狀如牛的“牛”字地名。如海曙龍觀五龍潭景區境內的牛頭山,以山形如牛頭得名﹔鎮海汶溪西北的牛角山,以其峰形如牛角而名。
北侖新碶有牛頭橋,民國時村庄發生瘟疫,村民以為牛頭橋與牛瘟有關聯不吉利,遂遷橋重建更名牛眠橋,寓意似牛安眠,保佑太平。后村也以橋名。
海曙章水有牛背脊,村民主姓沈,清末從今余姚市大嵐鎮柿林村遷入。因村落地貌似牛背脊而得名。同樣命名的還有象山南田島上的水牛背,該山海拔322米,因山體像水牛的背脊而得名。
寧海一市鎮有牛台,當地文獻記,元至大年間褚姓自天台新豐裡遷此。因村在眠牛山落脈處,地形又似牛腿,故名村為牛腿,后雅稱藕台,現諧作牛台。
象山鶴浦有牛屎礁,面積900平方米,海拔4.2米,因該礁石像大牛拉在海上的一堆屎而得名。類似的還有象山漁山列島的牛糞礁,俗名牛屙礁,是寧波“牛”字地名中“味道較重”的兩位成員。
“重口味”的還有象山下沈、西周交界處的尖比山,該山海拔459米,當地人認為其形若牛身上的牛蝍蜱(亦稱牛車螂,牛身上的一種寄生虫),故名蝍蜱山,后諧化為“尖比山”。
四
牛頭、牛角、牛背、牛腿、牛屎、牛寄生虫,這些都成了地名,那牛軛、牛欄、牛場以及放牛的牛郎自然也可列入“牛”字地名理源之列。
余姚梁弄有牛軛丘,因村旁有一丘田形似牛軛而得名。以牛軛命名的還有三七市鎮的牛阿回橋,該橋原名牛軛匯,因官橋浦流經此處,彎曲如牛軛,橋建其上而名,后簡作今名。余姚河潭路旁還有牛軛漕,以漕斗形似牛軛而名。江北洪塘則有牛軛邵,以村內水漕狀似牛軛,住戶以邵姓為主而名。
象山石浦有牛欄基,為半招列島主島之一,因島上有峰形似牛,島以峰得名牛欄基。牛欄基主峰上舊有牛欄基台,清乾隆間置,屬昌國衛汛,駐瞭兵5名,今遺址存。
象山爵溪有牛丈岙,現地名諧化而成,其來源說法有三:上牛丈岙《鄭氏家譜》記,此地以前戶戶養牛,高大如象,故稱牛象岙。因方言“象”“丈”同音諧化而成。另說劉姓建村,出入須走羊腸小道,故原名劉腸岙,后訛化為現名。又說此處山草茂盛,為昔日放牧佳所,故稱牛場岙,后訛化成現名。
鄞州通途路與中興路交叉口原有牛郎漕村,村南有漕河形如牛軛,漕邊又獨居一徐姓漁民,孤如牛郎,故名牛郎漕。2013年這個早成鬧市的村庄被拆遷,現正建樓盤。
如此眾多的“牛”字地名不僅體現了舊時寧波人對牛的珍愛之情,也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牛力在舊時寧波使用之廣泛,為研究寧波地區精耕細作的農業生產方式提供了另一個視角。
《德清踐行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縣域方案》發布 人民網杭州6月26日電 (金忠耀)今天下午,2021浙江德清投資貿易人洽談會開幕。本次德洽會以“數智共建 德創未來”為主題,以“經貿合作精准洽談、高端人才強力聚引、營商環境優化提速、城市品牌全面推廣”為主要內容,以“數智共建”為基底,以“線…【詳細】
浙江:到2025年城鄉居民收入倍差縮小至1.9以內 人民網杭州6月25日電 (王蕭蕭)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25日上午,中共浙江省委舉行了“守好‘紅色根脈’,打造‘重要窗口’”主題新聞發布會。 發布會現場。人民網 王蕭蕭攝 發布會結合“黨的百年奮斗歷程”“新時代以來的…【詳細】
2021浙江高考分數線公布:普通類一段線495分 二段線266分 人民網杭州6月25日電 (王蕭蕭)25日,2021浙江高考成績及分數線公布。普通類:第一段495分﹔第二段266分。6月25日晚上20:30左右,考生即可登錄浙江省教育考試院網站(www.zjzs.net)、浙江考試微信或浙裡辦APP,憑准…【詳細】
6月26日,航拍中國動漫博物館。該館通體呈白色,形似祥雲。人民網 章勇濤攝
中國動漫博物館6月26日正式開館 人民網杭州6月26日電 (王蕭蕭)6月26日上午,全國首家“國字號”動漫博物館——中國動漫博物館在杭州正式開館。 據了解,中國動漫博物館是經國家廣電總局和中國動畫學會批准成立的“國字號”動漫博物館,也是杭州打造全國文化創意中心和“動漫之…【詳細】
浙江桐廬:5G賦能促畬鄉蝶變 一畝田、千斤糧、百斤魚、萬元錢,在浙江桐廬莪山畬族鄉沈冠村,村民們靠種田養魚就走上了致富路。 “過去,我們村每畝地收益不足500元。能實現萬元的突破,都靠科技助力。”沈冠村黨總支書記黃金源說。 稻田裡的傳感器可實時收集數據。人…【詳細】
慶祝建黨100周年大型誦讀活動。人民網 章勇濤攝
“黨旗下的誦讀”系列活動在杭州富陽啟動 6月24日晚,“黨旗下的誦讀”系列活動在杭州市富陽區龍門古鎮啟動。 作為“黨旗下的誦讀”系列活動的開篇首場活動,《筑夢富春·黨旗下的誦讀》由“初心”“奮斗”“征程”三個篇章組成,以沉浸式表演形式,結合朗誦、紅色話劇、歌舞等多種藝…【詳細】
“雙西”合璧精彩蝶變 “杭州西湖日”活動正式啟幕 人民網杭州6月24日電 (金忠耀)今天下午,慶祝杭州西湖申遺成功十周年、西湖西溪一體化保護提升一周年暨“杭州西湖日”活動正式啟幕。 行吟山水,一湖瀲灩千年。2011年6月24日,在法國巴黎召開的第35屆世界遺產大會上,杭州西湖文化景觀被…【詳細】
浙江泰順:科技特派員送技術下鄉,助農共富裕 科技扶貧,建功立業。在浙江泰順縣,助農致富的科技特派員隊伍,有一座大大的舞台。 2003年4月,浙江省第一批101名科技特派員走進泰順田間地頭,到今年已是18個春秋。科技特派員們以黨建為引領,以“科技e聯”黨建聯盟為平台,跋山涉水、走村…【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