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探訪“羅浦暴動”起源地 海邊古村涌動紅色活力

厲曉杭

2021年02月27日09:19  來源:寧波日報
 
原標題:記者探訪“羅浦暴動”起源地海邊古村涌動紅色活力

在寧波海灣小鎮鄞州咸祥,有一個大隱隱於市的古村——蘆浦村。

轟轟烈烈的農民運動——“羅浦暴動”發生在這裡。歲月能改變山河,時間能沖淡記憶。可有一種精神之光,永遠不會暗淡。2018年,原羅浦暴動紀念碑升格為鄞州區英雄烈士紀念館,讓這裡成了“聖地”。一度沉寂的海邊古村,重新煥發出活力。

紅色故事經久不衰

蘆浦村,是一片有著光榮傳統的紅色革命熱土,這裡的紅色故事經久不衰。

1927年4月12日,國民黨開始了血腥屠殺,革命處於低潮。這時候黨組織派沙文求、卓蘭芳等地下黨員到大咸鄉開展革命活動,領導貧苦農民成立農會,打土豪、分田地。5月16日,反動分子同隱庵住持道梅到縣城請兵,國民黨鄞縣縣長派巡防隊逮捕了蘆浦農會干部舒阿友、舒金富,並把他們關押在同隱庵中。

5月19日凌晨,蘆浦農會聯手奉化農會,組織了上百名會員,攜槍包圍襲擊同隱庵,救出兩人,然后放火燒庵。這是共產黨領導下的寧波地區農民武裝向國民黨反動派打響的第一槍,史稱“羅浦暴動”。羅浦革命精神對鄞縣、寧波乃至全省的革命都產生了深遠影響,為后人留下了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羅浦鳴槍”圓雕,是進入鄞州區英雄烈士紀念館的第一組石質藝術品。圓雕中出現的革命暴動組織者與由農民、漁民、鹽民組成的參與者,高舉農民協會大旗,持刀槍、操漁叉、舉火把,正血氣方剛、同仇敵愾與反動勢力決一死戰,這些人物動態緊湊有力,遠遠望去堅如一塊滾動的磐石。

順著層層石階拾級而上,烈士紀念碑巍然矗立於眼前,“英雄烈士永垂不朽”8個金色大字格外醒目。

“紀念碑高19.27米,為紀念1927年發生的‘羅浦暴動’而立。”蘆浦村黨總支書記舒奇峰介紹,鄞州區英雄烈士紀念館由原羅浦暴動紀念碑改造擴建而成,在原有基礎上全面提升,建設工程總用地10427平方米,總建筑面積2413平方米,一期工程已經在2018年9月完工。“每到節假日,慕名前來參觀的游客不斷。”

紅色基因不斷傳承

年過七旬的胡紀祥是原咸祥鎮中學的退休老師,一直義務從事宣講工作,專注於咸祥鎮文史研究。“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英雄要讓人記住,如果身體允許,我會一直講下去。”胡紀祥動情地說。

“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蘆浦農會在共產黨領導下,舉行反土豪劣紳的暴動。”胡紀祥介紹,早在1926年12月,中國共產黨就成立了大咸鄉蘆浦支部,開始了轟轟烈烈的革命斗爭。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后,反動勢力日益猖獗,農會骨干被捕,捆押同隱庵中。舒阿方、舒定三、舒阿林都是蘆浦村人,被稱為“蘆浦三烈士”。他們受盡酷刑,仍然堅貞不屈。舒阿方就義於寧波小校場時,年僅36歲,舒阿林犧牲時也僅38歲。

紅色基因,村民們代代相傳。“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就是英雄們用鮮血換來的。”走訪中,不少村民如此表示。

蘆浦村還有一個舒氏祠堂,稱得上是村庄的地標建筑,始建於400余年前,保存完好,一磚一瓦都承載著厚重的歷史。大革命時期,舒氏宗祠曾作為農民協會活動舊址,當年,蘆浦農會武裝隊伍就是在這裡組織起來的。

村裡還有一支紅色宣講團,有退休老干部,有年輕的大學生村官,他們給每一位到訪的游客講解這段紅色歷史,重溫那段烽火歲月。

對蘆浦村的紅色歷史,90后駐村干部馮秋翔侃侃而談。他說:“年輕干部要干事,首先就要了解農村的人文歷史。蘆浦人敢闖敢創的精神,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

紅色旅游振興鄉村

新時代,把紅色資源利用好、紅色傳統發揚好、紅色基因傳承好,至關重要。早在3年前,咸祥鎮推出紅色旅游線路——“紅色精神尋蹤線一日游”線路,整合了鄞州區英雄烈士紀念館、蘆浦古道、橫山村烽火台、南頭村正義和平紀念亭等紅色資源。

“紅色旅游就是要把紅色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結合起來,在發展紅色旅游時更加注重擦亮紅色文化底色,打響紅色品牌,振興鄉村。”咸祥鎮黨委書記凌劍暉說。

在蘆浦村,一場轟轟烈烈的“藝術振興鄉村”行動正在展開。浙江萬裡學院的師生團隊,與當地村民一起進行頭腦風暴,凝結集體智慧,為這個古村落注入了藝術氣息。古風竹影、親子沙池、鄉藝工坊、曲藝空間四大板塊,已具雛形。

“我們以蘆浦村為試點,通過‘清、拆、設、施、變’五步法,激發村民賦能,挖潛自然資源稟賦,推動村落傳統歷史文化與現當代主流城市文化進行碰撞、融合和發酵,讓鄉村充滿藝術和活力。”咸祥鎮黨委副書記陳力介紹,在整體的設計過程中,紅色歷史文化作為主流脈絡,融入其中。

根據規劃,蘆浦村將打造成為一個集農業農產、旅居休養、文化體驗、休閑戶外、研學團建於一體的“新一代鄉村文旅綜合體”。

村落小品、藝術景觀、藝術雕塑……荒廢的民居、沒用的廢料、舊物變成了一個個體現特色的景觀亮點。舒奇峰介紹,村裡正在打造“蘆浦村振興智庫”,挖掘身上有本事、手裡有絕活的“土專家”“田秀才”參與項目節點建設。

“這兩年,慕名來打卡‘紅色之旅’的游客越來越多,下一步,我們將借用蘆浦村改造提升的契機,加快引入民宿、餐飲等業態,結合特色人文元素和山水生態資源,發展特色旅游,提升紅色文化影響力。”舒奇峰說。

(責編:張麗瑋、戴謙)

原創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