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傳統文化有更多“現代表現”

鄭委

2021年03月02日08:35  來源:麗水日報
 
原標題:讓傳統文化有更多“現代表現”

要說今年春晚有“黑馬”的話,那麼河南衛視春晚可以算的上是一匹,整台晚會視頻播放量超20億次,微博相關話題閱讀量突破25億次,多次登上網絡熱搜,特別是晚會裡的《唐宮夜宴》尤為精彩,人們對該節目內容嘖嘖稱贊的同時,也被節目的炫酷表達所驚艷。

所謂的炫酷表達,其實就是該節目運用5G+AR的技術,把虛擬場景和現實舞台結合,巧妙地還原了唐代女樂官宴樂景象。觀眾為什麼會被打動,網上有一句留言大體上代表了很多人的心聲:很多時候,文化是抽象的,但是這節目把傳統文化以我們喜聞樂見的方式創新表達出來,把傳統文化元素展現得淋漓盡致,具體、生動,很震撼我們的心,我們不記住都難。

事實上,傳統文化創新表達,讓文化“活”起來很多年前各地都有過嘗試,並且都取得了很不錯的反響。尤其是故宮的“紫禁城上元之夜”文化活動,把原本隻存在於書上的故宮節日文化展現在世人面前,一下子俘獲了眾人,人們看的不僅是紫禁城的大年,更是歷史文化遺存的創新表達。像西安的“大唐不夜城”,因為多元化生動形象呈現唐代歷史文化元素而成為人們打卡之地,無論是“紫禁城”還是“大唐不夜城”,與時俱進、更貼近時代潮流的傳統文化表達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也越來越被各地重視。

既把傳統文化創新推廣開去、傳承下來,又要真正俘獲人們的“心”,確實需要下一番苦功夫。從成功的幾個爆款案例來看,我們似乎有經驗可循。一方面表達形式要跟得上時代發展,不能再沉迷於舊的表達模式不放手,要通過影視、歌舞等形式,把“靜止”的文化遺跡“活”起來。像《國家寶藏》,通過紀錄片和綜藝進行巧妙結合,生動講述文物的前世今生,讓國寶在觀眾面前“活了”“近了”,有人甚至贊嘆,比親自到現場看到文物還令人著迷。另一方面,要增強人們的參與感、沉浸感、獲得感,真正能讓群眾深入到傳統文化中去。像“大唐不夜城”,之所以人們千裡迢迢也要去感受一番,最大的原因恐怕還是在於人們在逛街中時時刻刻被傳統文化氛圍所包圍,恍惚中有種身在盛唐長安的感受。這樣潛移默化的感知傳統文化、學習傳統文化,豈不令人發自內心的喜歡,並願意傳承下去呢?

(責編:張麗瑋、王麗瑋)

原創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