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翔萬米深淵,無需鎧甲護身

“浙產”仿生深海軟體機器人登上《自然》雜志封面

何冬健、吳雅蘭、柯溢能、陳航

2021年03月05日08:18  來源:浙江日報
 
原標題:“魚”翔萬米深淵,無需鎧甲護身

3月4日,國際頂級期刊《自然》雜志在封面刊發了浙江大學和之江實驗室的最新合作成果——仿生深海軟體機器人。相比於傳統的“鎧甲式”抗高壓深潛裝備,它無需耐壓殼保護,便可承受深海萬米級的靜水壓力。

記者在現場看到,該機器人長22厘米,翼展寬度28厘米,大約為一張A4紙的大小,形似一條魚。直行、拐彎……機器人扑著放大狀的魚鰭,像扇著“翅膀”一樣在水底自由游動,顯得輕鬆自在。

“研究發現,生存在馬裡亞納海溝6000米以下深淵的獅子魚,骨骼細碎狀地分布在凝膠狀柔軟的身體中,能承受近百兆帕的壓力,相當於1000個大氣壓強。”項目負責人、浙江大學航空航天學院交叉力學中心教授李鐵風介紹,從獅子魚的生存“秘密”中得到啟示,團隊採用了“剛柔並濟”的策略,優化在高壓環境下機器人體內的應力狀態,讓機器人不借助“鎧甲”,裸露在深海中依然“毫發無傷”。

當然,要在深海中驅動,還需克服在高壓和低溫條件下高分子材料的電驅動性能衰減問題。“我們的另一個研究突破就在於設計了一種能在高壓、低溫環境下依然能保持良好電驅動性能的電驅動智能軟材料。”李鐵風說,這種稱之為“人工肌肉”的軟材料即便是在馬裡亞納海溝的低溫、高壓的環境下仍能正常工作。

至於機器人“翅膀”扑動的動力來自何方,之江實驗室研究人員李國瑞告訴記者,團隊巧妙地利用圍繞在人工肌肉外的海水作為離子導電負極。由機器人自帶能源在人工肌肉內外側厚度方向產生電勢差,讓高分子薄膜發生舒張與收縮形變。這樣一來“翅膀”就能上下拍動,推動機器人在水中前行。

據介紹,2019年12月,仿生深海軟體機器人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在10900米海洋深處實現了穩定扑翼運動,率先實現了軟體機器人的萬米深海驅動以及深海自主游動實驗。去年8月,機器人又在南海3224米深處成功實現了自主游動。

論文審稿人指出,該工作將在很大程度上推進深海機器人的研究進展。在李鐵風看來,這項研究為深海探測作業、環境的觀察和深海生物的科考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有望大幅提升深海智能裝備和機器人的應用能力,讓柔性智能設備從常規環境走向深海作業等多樣任務與復雜場景,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責編:郭揚、王麗瑋)

原創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