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介所招贅編號排到300多位 想上門的有海外華人、留學生

介紹費從單方1500元上漲至15000元 促成的4000多對夫妻中,上門女婿佔四分之一

張蓉、劉俏言

2021年03月12日08:13  來源:錢江晚報
 
原標題:婚介所招贅編號排到300多位 想上門的有海外華人、留學生

近來,《贅婿》霸佔熱搜,成為國民新下飯劇。劇中,由郭麒麟主演的現代網絡小說家穿越到古代,並入贅豪門,幫助妻子玩轉武朝商界,成為江寧首富。

隨著《贅婿》火出圈,“上門女婿”一時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從“富家女盼上門女婿”到“拆遷女苦尋入贅男”,蕭山上門女婿的話題再次被打撈。有文章說,杭州蕭山是真正的“贅婿天堂”,“中國贅婿哪家強,浙江杭州找蕭山”的順口溜在網上流傳,更有網友將蕭山定義為“中國贅婿之都”。

蕭山果真流行贅婿嗎?生態又是什麼模樣?入贅婚姻幸福嗎?現在有什麼新變化?

近日,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走訪了杭州蕭山一家21年來專以介紹上門女婿為特色的婚介所,並邀請幾位入贅婚姻的親歷者分享他們的婚姻生活故事。

“特色介紹上門女婿”,婚介所21年長盛不衰

蕭山區西河路94號,一幢普通的街邊樓房,在四樓盡頭,“金點子婚介所”悄然開了21年。

55歲的婚介所負責人李繼延坐在充滿年代感的裝飾中。“特色介紹上門女婿”,正是這家婚介所在過去21年長盛不衰的法寶。

李繼延年輕時就常為身邊的單身男女牽線搭橋。1998年,他從國有企業下崗,索性把業余愛好發展成工作,創立了金點子婚姻介紹所。

那時在杭州開辦的婚介所有20多家。在激烈的競爭中,他瞄准蕭山盛行的招婿風氣,打出特色服務的旗號,摸索出一條生存之路。如今,李繼延的婚介所上門女婿的介紹費,從單方1500元上漲至15000元。

蕭山一直有招上門女婿的傳統,“追根溯源,可到上世紀五六十年代。”

改革開放后,蕭山人紛紛辦起大大小小的民營企業,尤其進入21世紀后,一戶家庭有三四套房的不在少數。在金點子婚介所,曾有姑娘家中有八套房。

“蕭山不少人家是獨生女,又有家族產業,很多人家就有了招贅的念頭。”李繼延說。

與此相對應的是,杭州的企業吸納了來自全國各地的勞動者,“很多男孩有兩三個兄弟,‘倒插門’就成了他們順理成章的選擇,優勢互補、資源共享。”

經濟的騰飛疊加第一代獨生子女進入婚期,21世紀的頭十年是蕭山招婿的高峰期,幾乎每年有300多位女孩父母來報名。

這幾年,數據下降了很多,現在每年100位左右。“不過,現在招上門女婿的,江干區、余杭區、西湖區等也有。” 李繼延補充道。

想做贅婿的不乏大學教師,數量多綜合素質高

金點子婚介所官網宣稱,“(累計)擁有兩萬名會員,其中數千名各階層女子招贅。”李繼延估算,過去21年促成了4000多對夫妻,其中上門女婿佔比四分之一。目前,他們招贅的編號已排到300多位,但登記報名的男性隻有100多位。

令李繼延驚訝的是,“今年以來,來咨詢的男性格外多。”他告訴錢江晚報記者,單3月第一周就有20多位男性來咨詢,而以往一個月也隻有三四個人。

蕭山贅婿也早已從本地轉向全國,乃至全世界,甚至還有在美國工作的華人、留學生也來電咨詢。

目前,該婚介所在官網上發布有132位招婿女會員與43位入贅男會員的信息。贅婿來自湖南、湖北、河北、安徽、江西、江蘇、雲南等,集中於25歲到30歲,職業大多是工程師、技術員、經理,也不乏大學教師、公務員、企業管理層及創業者。從學歷來看,基本是大專以上,本科生最多,佔三分之二,不乏研究生。

報名階段,李繼延會對男性篩選。學歷是他極為看重的,“如果學歷低,就得有一技之長。”同時,年齡低於25歲的,他幾乎不接收。“幾天前,一個23歲快遞員聯系我……我告訴他先去學門技術,才有希望。”甚至還有在杭州讀大一的學生來咨詢,僅21歲。“他是湖北人,家庭條件不好,還有個哥哥,渴望畢業后在杭州安家。他說自己先來排個號,希望我幫他物色條件好、有房有車、能對他未來事業有幫助的女孩家庭。”

從把關標准中,挑選贅婿的要求也可管中窺豹——普遍看重男方的學歷、相貌和職業。“找個帥氣的大學生或研究生,既能提高家裡的文化層次,也能在鄉鄰中更有面子。”不過,單純靠臉吃飯的男性並不受歡迎。一位男模特就曾被李繼延拒絕。

同時,女方也注重男方人品,要求男方無不良嗜好——抽煙、酗酒、賭博等。李繼延記得,蕭山曾有位贅婿說自己要創業,結果拿女方家的錢去賭博,“后來,兩人就離婚了。”他再三強調,“這男孩可不是我們這裡介紹的。”

當代贅婿有話語權,孩子也可隨爸爸姓

20多年來,開放、通達的思維賦予蕭山贅婿全新的模樣。

隨著全面放開二孩政策,部分贅婿家庭選擇生兩個孩子,一個隨女方姓,一個隨男方姓。李繼延說,有的男性報名時就提出這個要求,也有越來越多的女方家庭願意即使生一個孩子,也隨男方姓。

同時,入贅也不再限於男方入住女方家一種模式。在金點子婚介所官網公布的132位招婿女會員中,有5位提出共同購房結婚。李繼延說,“有的雙方會共同購房,有的人家房子多,會讓女兒女婿單獨住,只是平時一起吃飯,相對來說,這樣矛盾也有所減少。”

“過年時,女方總不可避免要去男方老家,看望對方父母,可外地上門女婿的家一般都路途遙遠。”李繼延說,為了避免小兩口跑遠路,一些女方家庭還會將家裡一套房給男方父母住,有些男方也會自己單獨貸款買套房讓自己父母搬來蕭山住。

在李繼延的牽橋搭線下,曾有一個河北男孩和蕭山女孩相處三個月,便進入入贅婚姻,現在女兒7歲,隨男方姓。

“男孩自身很優秀,身高一米八,長得帥,又有研究生學歷,是公務員,年薪20多萬。女方家有三套房,婚后,男孩和女方父母住一起,相處和睦。”李繼延說,女孩父母隻對一個問題有過抱怨——“女婿什麼都好,就是過年不好。春節女兒要跟女婿回河北老家。”李繼延聽說,幾年前,那位公務員在杭州貸款買了一套房。

目前,女方家庭對贅婿的學歷要求越來越高。“大多要求大專以上,一些家庭隻接受本科。”李繼延說。

怎麼看入贅?當代贅婿們更多的是高學歷、高智商,隻不過缺乏經濟基礎。入贅這種婚姻選擇,讓男方獲得女方廣闊的人脈和資源。因此,兩三年前,女方出錢給上門女婿創業,在蕭山蔚然成風。

和外界傳言形成反差的是,李繼延認為,當代贅婿在家庭中也擁有話語權,“這些男孩有的文化程度高,有的具備一技之長,年薪能達到二三十萬,在家庭中並不低人一等。”幾天前,就有兩個在濱江工作的同事一同前來咨詢,“一個是軟件工程師,年薪18萬,一個是框架結構工程師,年薪35萬,都想做贅婿。”

在這方獨特的社會角落,李繼延體會著城市化進程中,世道人情的變與不變,也始終秉持自己對婚姻的見解。“愛情需要經濟基礎,如果沒有經濟基礎,婚姻大廈隨時有可能倒塌。”在他看來,“門當戶對”的入贅,也不失為一種幸福婚姻。

從面向本地轉向全國甚至全球,本科生最多,不乏研究生,單純靠臉吃飯的男性不受歡迎

(責編:王麗瑋、張麗瑋)

原創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