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娃都隨母姓 入贅20多年從容過日子

岳父患病期間,上門女婿放棄工作全程照顧
不再當滴滴司機,他希望妻子辭職,陪他創業

劉俏言、張蓉

2021年03月12日08:15  來源:錢江晚報
 
原標題:兩個娃都隨母姓 入贅20多年從容過日子

不同於電視劇裡贅婿過關斬將翻身上位的情節,贅婿的“隱秘之事”活在杭州蕭山本地人的口耳相傳之中。有人說,“這裡的贅婿大部分都是退伍的”﹔有人說,“招贅婿的肯定都是拆遷戶”。當地人對傳說見怪不怪,但沒人能說出個所以然。

贅婿這一群體,在蕭山顯得廣泛卻神秘。

淳安獨子入贅蕭山

她:不擔心他另有所圖

張敏的婚姻軌跡,早就有跡可循。“早到從妹妹出生開始,一個家庭,兩個女孩兒,按習俗,總要有一個留在家裡。”張敏把接受上門女婿的觀念稱之為潛移默化,所以,她從不排斥在未來的婚姻選擇裡,出現贅婿這一選項。

究其根源,大抵是因為她是蕭山人,一些網友,把這裡調侃為“中國贅婿之都”。

“我身邊的上門女婿家庭,都過得挺幸福的,極少數不幸福。我覺得也是個人性格的原因,跟上門女婿沒什麼關系。”和愛人攜手走了20余年,張敏回想起相處的歲月,似乎和尋常婚姻沒什麼不同。

高中畢業之后,張敏就加入了打工大潮。她20歲時在親戚的介紹下,認識了來自淳安的於建。

傳統觀念裡,大部分選擇入贅的男方家庭一般都是兄弟多,即便有人入贅,留下一個“傳宗接代”即可。但於建卻是家中獨子,母親去世之后,和父親相依為命。初中沒畢業,於建就一個人跑來杭州打工補貼家用。

張敏看在眼裡,覺得這個小伙子“挺上進”,“隻要他願意來,性格也不錯,身體各個方面都沒有什麼缺陷,我覺得就可以。”張敏說道。

一年的戀愛時間,不僅是張敏,連同她的家人都覺得和於建“相處得不錯”。張敏並不擔心於建對她“另有所圖”。她也同樣出身於一個普通家庭,和網上那些坐擁兩位數房產、靠收租過活的“富婆”完全搭不上邊。因此婚禮一切從簡,張敏把家裡的房子重新裝修一下,於建就這樣搬進來,和張敏的父母住在了一起。

剛結婚的時候,於建對家裡的一切有一種天然的拘謹。

有事情,他寧可憋在心裡也不和張敏提,張敏和父母討論點兒什麼家事,於建也會自動避開,不參與他們的決策。

張敏猜到,可能是因為“上門女婿”的身份讓他有些敏感,但她也不願意刻意努力,“我覺得就是很自然地對待他,和普通的婚姻沒什麼兩樣。如果因為他贅婿的身份說什麼話都小心翼翼的,那他反而會產生一些不好的想法。”

23年與女方父母同住

娃:為啥我沒有外公外婆

於建慢慢融入了這個家庭,和張敏育有一兒一女,兩個孩子都姓張。

他們沒有正式討論過姓氏。大女兒出生時,給孩子取名上戶口都是於建一個人辦的。張敏覺得他要是真的動了什麼心思,早在上戶口時就會“先斬后奏”。

小兒子出生前,張敏自然而然地和父母討論兒子的名字,要麼就叫張超?張敏沒細想這些,就自動帶入了自己的姓氏。於建就站在旁邊聽著,也不搭話。

現在,大女兒22歲,小兒子14歲上了初中。於建偶爾和張敏開玩笑,“早知道這樣,我當初上戶口時,把女兒改成自己的姓好了……”張敏笑笑,她明白,按照蕭山入贅的規矩,如果有兩個孩子,要一個跟女方姓一個跟男方姓。但是等到她真的跟於建提改姓,於建又揮揮手,“算了,都是一樣的。”

類似“孩子跟誰姓”的問題如同一股暗流,涌動在平靜如水的日子之下。在某一個普通的日子裡,它們會突然冒出來,提醒這對夫妻:你們和尋常的婚姻並不相同。

張敏本想著慢慢跟兒子講這件事,卻沒想到孩子的敏銳遠超自己的想象。比如,張敏去接幼兒園放學的兒子時,兒子天真地問她:“為什麼別的孩子都有外公外婆,我就沒有?”張敏不得不彎下腰耐心地跟他解釋,“因為爸爸是入贅,算是我們家的‘兒子’,所以你要兩邊都叫爺爺奶奶,不用叫外公外婆。”兒子聽得似懂非懂。

又比如,每年過年,幾乎都是於建一個人回淳安老家,陪父親幾天再回來,孩子很少與他同去。

再比如,於建是千島湖人,吃飯無辣不歡。但是入贅到張敏家后,張敏父母做的菜大多都是蕭山本地的清淡口味。在張敏口中,於建在蕭山幾十年,已經習慣了這種味道。而事實上於建仍舊會間歇性地掌勺,做一些辣菜給自己吃。

長期和長輩生活在一起,總有生活習慣上的不同。張敏知道,爸媽愛叨叨,有時候於建聽得煩了,會頂上兩句。就像他們會在飯桌上硬要於建吃他並不愛吃的甲魚,非說這對身體有好處。於建拒絕,氣氛微妙之時,張敏會出來說兩句來緩解尷尬。張敏自認屬於“幫理不幫親”,左邊講講道理,右邊哄哄人情,這種矛盾也就過去了。

張敏不認為這是什麼大事兒。上門女婿在蕭山已經常態化。她隻記得身邊有一對贅婚的夫妻不幸福,那是她之前的鄰居,上門女婿用妻子家的錢去賭博,導致兩個人感情破裂離婚。她知道,於建不是這種人,在張家,他幾乎沒提過什麼要求。

不過,就在去年,於建對張敏提了唯一一個請求——希望她能從原來的公司辭職,出來陪他創業。

從滴滴司機到創業合伙人

他:這輩子這件事,你支持我

於建最讓張敏感動的事情,莫過於在她父親患癌症的時候,全程貼心地照顧。

5年前,因為在前一個公司做得不順,張敏讓於建辭職干起了滴滴司機。但是沒干多久,張敏的父親就被查出患了肝癌。父親雖然有母親陪護,但她不怎麼識字。於建徹底放棄了工作,來回跑腿、開藥和醫生溝通方案,全程照顧張敏的父親。如此整整一年,張敏的父親離世了。

張敏本以為日子就會這樣平淡地過到兩個人退休。但就在前年,45歲的於建突然決定和別人一起創業。他拉著張敏的手,對她說:“我這麼大年紀,沒做成功過什麼事情,就想闖蕩一次,你能不能支持我一下?”

張敏抬頭,看到了丈夫眼底的堅定,她有些驚訝,丈夫這些年對自己的付出在腦海中一一浮現,很快她決定盡全力支持。

於建這裡缺一個管錢的,張敏就從原公司離職,成為了丈夫新公司的財務。

雖然換了工作,但張敏平時上下班的節奏還是沒有變,但於建卻變得忙碌了。他做的是養豬生意,需要到各地出差,還在農貿市場有十幾家鋪子,工作時間不固定。

張敏吐槽於建這是“007”工作制,教育孩子的重擔,也自然更多地落在了張敏肩上。

直到現在,44歲的她回憶起和於建20多年的夫妻相處,覺得他最打動自己的一點就是包容的性格。張敏知道自己脾氣不好,性格也急,有時說話並不會很注意,好在於建從不鑽牛角尖,什麼事情都能順著張敏,也沒有不良嗜好——在決定創業之前,幾乎是煙酒不沾。現在即便是需要和生意伙伴喝酒,也就一兩杯的量。

去年新冠疫情最嚴重的時候,於建的生意也虧損了很多。張敏沒怎麼抱怨,她覺得日子始終得有個盼頭。熬到了今年,生意果然開始慢慢好轉。

張敏對生活沒有什麼特別的要求,她覺得隻要一家人在一起和和氣氣的,幸福就好。

“就是平常人,平常心。”

(責編:王麗瑋、張麗瑋)

原創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