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梨花潤春色

人民日報記者 竇瀚洋

2021年04月10日10:3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西湖梨花潤春色

杭州西湖春景。

連國慶攝(人民視覺)

蘇堤清明即事

吳惟信(宋)

梨花風起正清明,游子尋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這首詩是南宋詩人吳惟信在清明之日游西湖蘇堤時的即興之作,記錄了清明時節的踏青游春畫面,寫出了西湖蘇堤的春日之美。

清明時節,江南正是“梨花萬朵白如雪”的時節。青年人結伴出城,在西湖蘇堤尋春,從白天熱鬧直至日暮黃昏,曲終人散,笙歌已歇,寂靜下來的蘇堤又成了百鳥天堂,鳴聲婉轉,春色依舊……此情此景,被吳惟信看在眼裡,一時興起便寫下此詩。

蘇堤舊稱蘇公堤,是元祐四年(1089年)蘇軾第二次守杭時,疏浚西湖后用淤泥堆砌起來的南北走向長堤。蘇堤全長約2.8公裡,北起北山路棲霞嶺下,南鄰南屏山北麓,長堤臥波,貫通西湖南北。沿堤栽植楊柳、碧桃等觀賞樹木以及各種花草,還有6座單孔半圓石拱橋,自南而北依次為映波、鎖瀾、望山、壓堤、東浦、跨虹,是觀賞全湖景觀的最佳地帶。

南宋以來,“蘇堤春曉”就是“西湖十景”之首﹔元代又稱之為“六橋煙柳”,列入錢塘十景,足見它自古就深受人們喜愛。若想漫步蘇堤,可在北山路乘坐公交車到岳墳站下車,而在南山路則要在蘇堤站下車。

如詩中“游子尋春半出城”描繪的那般,人們游春賞玩大多出城來到西湖蘇堤,為何選擇這裡?南宋時期的西湖,特別是在春暖花開的清明時節,蘇堤上桃花盛放,楊柳依依。不僅如此,那時在蘇堤舉行的各種民俗娛樂活動也相當豐富:有玩雜耍、翻筋斗、穿鐵圈、踢毽子、放風箏、吹笙簫……到了清代,蘇堤依然是杭州人清明時節游春的娛樂場所。不過自2011年“杭州西湖文化景觀”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以來,西湖加強了各方面管理保護,如今清明節,蘇堤上隻見如織游人共賞春色,已見不到玩雜耍等各類民俗活動。

春暖花開之時,杭州的山間鄉野常見散發著清香的艾蒿,起初人們將它採摘搗糊,摻在糯米粉中做成青色的團子,后又在其中包入餡料,比如豆沙、棗泥或肉丁、筍丁等,制成甜口或咸口的團子。如今,青團已成為一道極富時令性的特色江南點心,深受大家喜愛。

《 人民日報 》( 2021年04月10日 第 05 版)

(責編:王蕭蕭、張麗瑋)

原創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