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駕入刑”10年,浙江嚴管酒駕成效顯著

謝珂

2021年04月30日14:18  來源:杭州日報
 
原標題:“醉駕入刑”10年,浙江嚴管酒駕成效顯著

  今年5月1日,是“醉駕入刑”10周年。這些年來,浙江查處酒駕力度越來越嚴,酒駕數量明顯下降,醉駕也得到了一定程度遏制。

  根據數據顯示,2010年,浙江查處酒后駕駛24.8萬起,其中醉酒駕駛2.6萬余起﹔而到了2020年,全省查獲酒駕9.6萬起,其中醉駕2.3萬起。與此同時,浙江汽車保有量由2010年的544萬輛增加至2020年的1774萬輛。這10年,汽車總量增加3.2倍,而查獲酒駕數量減少2.5倍,其中醉駕數下降10%。

  為什麼查獲的酒駕數量明顯下降而醉駕數仍在高位運行?這些醉駕案件呈現哪些特點?政府部門在禁酒駕方面又作了哪些努力?記者採訪了公安交管部門相關負責人,了解到浙江嚴管醉駕的種種舉措。

  查處總量全國居首浙江對酒駕採取“零容忍”

  2010年至2020年,浙江共查處酒駕99.9萬起,其中醉駕20.3萬起,查處總量居全國首位﹔涉酒交通事故明顯下降,涉酒交通事故死亡人數也從128人降至77人,下降40%﹔“開車不喝酒,喝酒不開車”的社會共識已經達成,禁酒駕共管共治格局基本形成。

  浙江酒駕的查處量和醉駕的判決數都很高,是不是浙江喝酒開車的人特別多?浙江省公安廳交通管理局秩序支隊負責人對此表示否認,“這是因為浙江查處酒駕力度特別大,對酒駕堅決實行‘零容忍’”。

  該負責人介紹,從近3年查獲的酒駕案例分析,主要有以下特征:一是男性司機較多,佔比96.7%,女性司機酒駕比例有逐年上升趨勢﹔二是酒駕人員年齡呈拋物線狀分布,30至39歲達到峰值,佔33%﹔三是一人多次酒駕的佔比較高,有5.6萬人,其中最高紀錄1人9次酒駕被查。

  近年來,浙江嚴查酒駕力度持續加大,手段不斷升級。各地堅持常態嚴管和專項整治相結合,採取異地用警、警種聯動、執法直播等形式開展路查路檢,並聚焦餐飲娛樂場所周邊道路、事故易發點段、城郊接合部以及農村道路等重點區域,突出節假日、后半夜等重點時間節點,不定時不定點開展集中統一行動。同時,交警還通過大數據研判科學調度勤務、合理安排點位,利用智能管控系統對失駕人員進行卡口攔截,對酒駕醉駕違法行為實行精准打擊。

  節假日期間走親訪友頻繁,酒后駕車風險增大。今年4月26日起至5月5日,浙江開展酒駕醉駕專項集中整治行動。整治前兩日,全省出動警力1萬余人次,設置酒駕整治點904個,查獲酒駕541起,其中醉駕124起。

  在10年嚴管、持續宣傳以及醉駕入刑的震懾下,全社會拒絕酒駕的風氣日漸濃厚,酒駕行為得到明顯遏制。

  酒駕數據列入征信系統以點帶面打造文明新名片

  今年4月15日晚,在永嘉縣橋頭鎮誠大拉鏈廠門口,交警查獲了一起醉酒駕駛交通違法行為。當駕駛人姚某得知自己達到醉駕標准后,不停地懇求交警,“你怎麼處罰我都行,我孩子今年高考,千萬不能影響孩子。”可惜,他的血液酒精含量達到133mg/100ml,最終因涉嫌危險駕駛罪被警方刑事拘留,這番醒悟來得太晚。

  “醉駕入刑”10年,法院部門已將13.6萬條數據列入政府征信管理系統。通過“信用浙江”等平台,酒駕醉駕違法行為人信息及處罰數據,都納入個人信用記錄,不但貸款、消費受限,還將影響子女的入學就業。

  治理酒駕頑疾,並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全社會協同共治。2020年12月,杭州市拱墅區舉辦過一場題為“拒絕酒駕,讓愛回家”的“零酒駕”街區創建活動,移動禁酒駕VR體驗車開進社區,轄區居民參與互動體感十足的游戲項目,街區宣教模式初見雛形。

  去年以來,全省各地持續開展“零酒駕”創建活動,浙江省公安廳分批向社會公示了267個“零酒駕”單位、社區(村)和街道(鄉鎮),接受社會監督。通過示范引領、以點帶面、輻射帶動,浙江全力打造“零酒駕”城市新高地。

  2020年5月,義烏市紀委市監委下發《關於在全市黨員、公職人員中開展“禁酒駕、反醉駕”專項整治的工作方案》,要求各部門各單位深化專項整治,經常性開展紀律教育和警示教育,加強對8小時以外的監督。凡是發生黨員、公職人員酒駕醉駕的,一律從嚴從快從重給予行政刑事、黨紀政務處理,並向社會公布所在單位、姓名、職務等信息,既讓違紀違法人員知恥知止,又警示教育“大多數”。這些年,省級各部門也出台一系列制度規范,推動公職人員、職業駕駛人帶頭拒絕酒駕,引領社會風尚。

  “醉駕入刑”10周年,已經取得了顯著的社會成效和法治成效。五一臨近,希望廣大市民真正做到“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讓“零酒駕”城市創建成為浙江文明一張新名片。

(責編:艾宇韜、康夢琦)

原創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