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綠水青山 浙江有批“虫虫特工隊”

王蕭蕭

2021年05月01日20:11  來源:人民網-浙江頻道
 

最近,杭州市民在逛西湖景區時會發現,不少水杉樹上釘著一個小紙袋,紙袋上寫著“紅蜘蛛、薊馬之高效捕食螨”。這些袋子裡都裝了些什麼?又有什麼作用呢?

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鳳凰山管理處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小袋子裡裝的是防治害虫的“秘密武器”。隨著氣溫升高,不少小昆虫已經“蘇醒出洞”了,如果不及時開展防治,它們就會“橫掃”公園裡的景觀樹。

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鳳凰山管理處工作人員投放加州新小綏螨。鳳凰山管理處供圖

為此,管理處採用了“以虫治虫”的生物防治技術,將害虫天敵釋放到植物上,從而達到不使用化學藥劑就能殺死害虫的防治效果。水杉樹上挂著的是加州新小綏螨,能捕食各種發育階段的害螨,尤其喜歡捕食卵和幼若螨,也能捕食其他害螨、薊馬或花粉生存下去,即使在沒有食物的情況下也能存活2周時間。

“往年,景區裡葉螨對水杉的危害比較大,它喜歡吸食水杉的葉片汁液,導致葉片發黃、提前落葉,影響樹木的健康。”鳳凰山管理處園林科技術員何冬琴說,以前防治害虫都是打農藥,污染環境不說,人工成本也高,每隔10天就要重新打藥殺虫。如果遇上下雨天,藥味還很難揮發。“水杉樹很高大,打農藥是根本夠不著高處的枝干,現在有了這些加州新小綏螨,它們能順著樹干往上爬,把樹頂的害虫也全部消滅。”

根據鳳凰山管理處三年來的“以虫治虫”經驗,效果還是立竿見影的。這幾年能明顯觀察到水杉樹枯黃落葉的情況大大減少了。為了做好“美麗杭州”創建暨“迎亞運”城市環境大整治、城市面貌大提升”長效管理工作,科學環保地護綠養綠,鳳凰山管理處在轄區內的八卦田遺址公園、長橋溪水生態修復公園、長橋公園、吳山景區等區域,都開展了“以虫治虫”生物防治工作。

“以虫治虫”不單單被用於園林植物保護,在台州黃岩,“以虫治虫”走出了一條商業化運作道路,被廣泛用於農作物病虫害防治。

台州黃岩區頭陀鎮有一處秘密基地,名叫“天敵工廠”,是台州市農資股份有限公司和浙江省柑橘研究所通過科企合作,建立的全省首家商業化天敵孵化工廠,天敵工廠精心培育出以異色瓢虫為主角的“虫虫特工隊”,用於投放田間地頭,實施天敵防治。

工作人員每天的任務就是先去戶外抓異色瓢虫,帶回實驗室飼養。因為異色瓢虫很挑食,基本上隻吃蚜虫。為了飼養瓢虫,他們還在大棚裡種了大量的豌豆苗,用這些豆苗來培育蚜虫,為瓢虫提供充足的食物用來生長和繁衍。

天敵工廠工作人員趙戰馬介紹:“目前天敵工廠每年能夠出產500萬隻瓢虫,我們會把這些異色瓢虫虫卵制作成虫卡提供給農戶,這樣孵化出來的瓢虫就能消滅柑橘樹上的蚜虫病害。從目前使用情況看,整個農藥的使用頻次減少了50%,今年將實現3000畝柑橘生物防控使用面積,接下來在西瓜、草莓兩個作物上面擴大使用。”

瓢虫正在捕食蚜虫。台州市委宣傳部供圖

這麼多瓢虫放到野外,會不會成為另一種虫害呢?趙戰馬解釋:“瓢虫在野外也有很多天敵,它們並非外來入侵品種,還不能‘一家獨大’,肆無忌憚繁衍。而且,瓢虫在一處吃完蚜虫后,它們就會飛去下一個地方找食物,對周邊的農作物和庄稼都是有幫助的。”

“以虫治虫就是利用自然界中昆虫之間的制約關系,通過增加益虫的數量,達到控制害虫的目的。這樣可以減少農藥的使用,同時又保護了生物的多樣性。”浙江省農業科學院專家介紹,以往使用農藥滅虫存在不少危害,農藥殘留會污染土壤和水體,化學藥劑還會誘導害虫產生抗藥性,導致害虫再次猖獗,用藥隻能越來越猛,長此以往將陷入惡性循環。

專家介紹,除了人工繁育天敵昆虫,利用保育式生物防治技術也能夠鼓勵天敵的繁殖。通過改善天敵昆虫的存在、繁殖、棲息和覓食環境,可以激活綠地內部自我調控機制。這樣既控制了害虫的數量,也提高了生物的多樣性,促進了生態平衡。

據悉,近年來浙江高度重視植保、農作物綠色生態防控工作,通過採用數字化病虫監測預警體系、推廣生態殺虫燈、採用綠色化肥等舉措,保護耕地土壤,守護綠水青山。記者從今年年初浙江省政府辦公廳出台的《關於推行化肥農藥實名制購買定額制施用的實施意見》中了解到,到2022年全省“肥藥兩制”改革將實現縣域全覆蓋,同時,浙江將聚焦實現資源利用生態高效、產品供給優質安全、產地環境綠色清潔、產業發展提質增效等一系列目標,持續發力,以實際行動助力綠色發展。

(責編:王蕭蕭、戴謙)

原創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