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去年鎮海中學台州分校和華師大附屬台州學校相繼建成使用之后,新年伊始,台州椒江區2021年10個重大項目啟動集中簽約,簽約總投資額達71.3億元。
其中,既有來自“大上海”的安源生物科技生物制藥生產基地、達達共享經濟產業園等高端項目,也有奈電科技高新軟性印刷線路板制造等來自非長三角地區的前沿高科技項目。
這一“開門紅”,正是近年來椒江深度融入長三角、共享長三角一體化成果的一個縮影!
“站在‘十四五’起航之年,椒江提出打造‘小上海’金名片,意在以奮進者姿態、創造性張力,從戰略規劃、交通銜接到產業配套的方方面面,接軌大上海、融入長三角。”椒江區委書記王宗明說。
全面復興“小上海”
“日看千人拱手笑,夜觀萬盞明燈懸。”這描述的便是明清時期,浙東地區大集市、人稱“小上海”的台州海門老街盛景。
“小上海”的提法,並非椒江自創,而是深植於歷史。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椒江與上海來往頻繁,403、404輪船直達上海。”台州市椒江海義海洋漁業公司副經理周才國回憶,當時台州的蜜橘、楊梅等特色商品,由海運抵達上海、走向全國乃至世界,而各地的商品也經上海中轉后進入椒江。
站在歷史的“肩膀”上,今年黨代會,椒江首次提出“聚‘椒’小上海、匯筑新府城”,打造“小上海”金名片,以上海之“精氣神”成椒江之“名特優”。
眾所周知,上海作為長三角一體化的龍頭,經濟總量佔區域比重雖為16%,但人均經濟總量穩居長三角“三省一市”之首,且經濟結構優勢突出,服務業比重接近73%。就市域經濟而論,上海市的經濟總量是長三角城市群中位居第二位的蘇州市經濟總量的兩倍,龍頭地位無可比肩。
在以上海為中心的發展輻射軸上,一直是以西北向的滬寧和西南向的滬杭為重點。作為長三角南翼城市群中台州的主城區,椒江以3%左右的區域面積創造出超過13%的經濟總量,在當前推進浙江大灣區建設進程中,更是台州三灣聯動發展的核心建設區域,在接軌大上海上具有天然優勢。
當下,台州正面臨著“虹吸效應”的影響,做強城市能級、提升城市發展格局迫在眉睫。
“‘小上海’,不僅僅是稱謂,還有著非同一般的時代意義。”椒江區委書記王宗明認為,椒江提出打造“小上海”金名片,不僅要做台州的“小上海”,還要有更高遠的眼光,主動將自身置於長三角一體化的大背景下,謀求高質量發展,爭做長三角的“小上海”。
培育消費新業態
百年時光,彈指一揮間。穿行在如今的海門老街,酒肆茶館、玉器行、打金鋪……聽著余音繞梁的台州亂彈,賞著古朴雅致的建筑,依稀可以追溯到當年“小上海”的風韻。
為打造“小上海”金名片,重現商賈雲集的商業盛景,椒江一直在行動——
去年8月,椒江成功申報省級夜間經濟培育城市。
今年1月,椒江成功列入數字生活新服務樣板縣創建名單,以新服務帶動新消費,加快建設現代消費體系。
3月24日,台州市政府與上海達達集團簽約,共同啟動達達·台州數字生活新服務行動計劃,並率先落地椒江。
椒江夜經濟“十景”的總體架構也逐步完善。其中“海門老街”作為省級商業特色街,將挖掘、傳承其歷史文化內涵,引進具有地域特色的珠寶、古玩、餐飲等業態,爭取到2022年改造升級為“古玩夜市一條街”。
截至目前,椒江已逐漸形成東商務區美食休閑生活圈、十字馬路商圈及台州商貿核心區商圈等多個特色商貿業商圈。
“我們堅持以融入‘雙循環’為牽引,構建發展新格局,牢牢把握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釋放消費潛力。”椒江區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說。
今年,椒江將乘勢而上,一方面繼續做強主力商圈,建成投運葭沚老街一期、寶龍城市綜合體,提升中央商務區、東西商務區等地標商圈輻射力﹔
另一方面,在省級數字生活新服務樣板區建設上下功夫,發展“無人菜場”“網上超市”等數字商貿新服務,爭創2個市級“智慧商圈”﹔
同時,加快構建“5分鐘便利店+10分鐘農貿市場+15分鐘超市”便民生活服務圈。
立足產業抓接軌
過去一年,椒江制造業“接軌大上海”成果斐然——
浙江九洲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與上海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簽約,在台州設立合資公司並已落戶台州科技城綜合區﹔
廣微控股有限公司半導體項目等15個重大簽約項目總投資超百億元,新落地項目11個,總投資25.3億元,引進落地企業25家,已簽約擬落地7家。
與此同時,作為椒江“接軌大上海”、強化“兩業並舉”的重點領域之一,現代服務業實現了長足發展。截至2020年底,椒江區生產性服務業企業總注冊資本達25.26億元,當年新增已落地生產性服務業企業40家,大部分為知名企業分公司或區域總部,新簽約及在談31家。當年全區實現服務業增加值392.46億元,佔生產總值的比重達56.72%,再創歷史新高。
“步入新世紀,主城區寸土寸金的發展空間,預示著工業發展將日益受限。”椒江區發改局相關負責人說,為了推動傳統工業向都市型工業轉型、實現產城融合協調發展,椒江將繼續通過推進小微園區建設、加快老舊工業園區改造等措施,放大高端要素集聚效應。
另一邊,抓住“創新椒江”,對標上海長陽創谷、武漢光谷等先進平台打造椒江科創谷,重點做大做強生物新材料、高端醫藥、光電信息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引育一批科創金融、工業設計、風投基金、數字信息等優質生產性服務業企業“上樓入園”,實現“服務+制造”緊密協同。
“今年,椒江將繼續推進接軌大上海‘十個十’行動計劃,深入挖掘滬椒結親、產業招引、國企接軌、民生共建等十大領域事項。”該負責人說。
立足平台抓項目
隨著椒江特大橋的合龍,杭紹台鐵路即將迎來全線貫通。
1個小時到杭州,1個半小時到上海,這是今年椒江將要“刷新”的速度,也順勢奏響了接軌融入的樂章。
“抓項目是經濟工作的生命線,在‘接軌大上海、融入長三角’大格局中,引優質企業、落高端項目,是全面復興‘小上海’的最有力支撐。”椒江區委副書記、區長吳華丁說。
今年,迎來了智能馬桶小鎮建設的第四年。4月26日,智能馬桶小鎮客廳三棟主體建筑順利結頂。按照五年創建成功的目標,智馬小鎮從產業項目到配套設施建設已全面進入“快車道”。
4月9日,綠色藥都小鎮的游客中心主體施工也已完成,進入內部裝修裝飾階段,力爭年底通過省級特色小鎮驗收命名。
項目是重點,平台是載體,關鍵在服務。“隻有種下梧桐樹,才能引得鳳凰來。”椒江區發改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打造“小上海”金名片,椒江還將立足平台抓項目,強化“三服務”,有力保障項目順利實施。
據介紹,今年椒江將全力抓好各大產業平台基礎設施建設——
對具備較好樓宇經濟發展基礎的台州行政中心區等重點區域,做好樓宇資源整合,為大規模開展招商引資、招才引智打開新的發展空間。
“一江兩岸”將重點突圍和合大道、濱江公共空間先行段建設﹔同時,向上海(椒江)國際創新港、長三角(椒江)國際匯智谷等平台發力,抓好區內江岸尚城濱江總部集聚區、高鐵新區、台州金融集聚區、台州商貿核心區等多個重大平台建設,招引上海高端要素集聚,借勢借智借力發展。
《德清踐行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縣域方案》發布 人民網杭州6月26日電 (金忠耀)今天下午,2021浙江德清投資貿易人洽談會開幕。本次德洽會以“數智共建 德創未來”為主題,以“經貿合作精准洽談、高端人才強力聚引、營商環境優化提速、城市品牌全面推廣”為主要內容,以“數智共建”為基底,以“線…【詳細】
浙江:到2025年城鄉居民收入倍差縮小至1.9以內 人民網杭州6月25日電 (王蕭蕭)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25日上午,中共浙江省委舉行了“守好‘紅色根脈’,打造‘重要窗口’”主題新聞發布會。 發布會現場。人民網 王蕭蕭攝 發布會結合“黨的百年奮斗歷程”“新時代以來的…【詳細】
2021浙江高考分數線公布:普通類一段線495分 二段線266分 人民網杭州6月25日電 (王蕭蕭)25日,2021浙江高考成績及分數線公布。普通類:第一段495分﹔第二段266分。6月25日晚上20:30左右,考生即可登錄浙江省教育考試院網站(www.zjzs.net)、浙江考試微信或浙裡辦APP,憑准…【詳細】
6月26日,航拍中國動漫博物館。該館通體呈白色,形似祥雲。人民網 章勇濤攝
中國動漫博物館6月26日正式開館 人民網杭州6月26日電 (王蕭蕭)6月26日上午,全國首家“國字號”動漫博物館——中國動漫博物館在杭州正式開館。 據了解,中國動漫博物館是經國家廣電總局和中國動畫學會批准成立的“國字號”動漫博物館,也是杭州打造全國文化創意中心和“動漫之…【詳細】
浙江桐廬:5G賦能促畬鄉蝶變 一畝田、千斤糧、百斤魚、萬元錢,在浙江桐廬莪山畬族鄉沈冠村,村民們靠種田養魚就走上了致富路。 “過去,我們村每畝地收益不足500元。能實現萬元的突破,都靠科技助力。”沈冠村黨總支書記黃金源說。 稻田裡的傳感器可實時收集數據。人…【詳細】
慶祝建黨100周年大型誦讀活動。人民網 章勇濤攝
“黨旗下的誦讀”系列活動在杭州富陽啟動 6月24日晚,“黨旗下的誦讀”系列活動在杭州市富陽區龍門古鎮啟動。 作為“黨旗下的誦讀”系列活動的開篇首場活動,《筑夢富春·黨旗下的誦讀》由“初心”“奮斗”“征程”三個篇章組成,以沉浸式表演形式,結合朗誦、紅色話劇、歌舞等多種藝…【詳細】
“雙西”合璧精彩蝶變 “杭州西湖日”活動正式啟幕 人民網杭州6月24日電 (金忠耀)今天下午,慶祝杭州西湖申遺成功十周年、西湖西溪一體化保護提升一周年暨“杭州西湖日”活動正式啟幕。 行吟山水,一湖瀲灩千年。2011年6月24日,在法國巴黎召開的第35屆世界遺產大會上,杭州西湖文化景觀被…【詳細】
浙江泰順:科技特派員送技術下鄉,助農共富裕 科技扶貧,建功立業。在浙江泰順縣,助農致富的科技特派員隊伍,有一座大大的舞台。 2003年4月,浙江省第一批101名科技特派員走進泰順田間地頭,到今年已是18個春秋。科技特派員們以黨建為引領,以“科技e聯”黨建聯盟為平台,跋山涉水、走村…【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