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前,中央調查組在富陽蹲點調研

60年后,杭州富陽干部“晝訪夜談”解難題

徐墉、葉城鋼

2021年05月16日09:19  來源:杭州日報
 
原標題:60年后,富陽干部“晝訪夜談”解難題

“以后上班路上終於不用堵車又堵心了!”在浙江江豐鋼業有限公司上班的章女士開心地說。從2019年起,水果攤、早點攤、燒烤攤等臨時攤點開始在杭州市富陽區富春街道江豐鋼業附近的道路兩側聚集,由此造成的交通擁堵、環境污染等問題讓附近的居民尤為頭疼。近來,富春街道通過“晝訪夜談”行動,深入調研並制定整改方案,決定借金橋園區征遷契機,劃出相關區塊作為臨時攤位擺放點,徹底解決這一難題。

這其實是對60年前一次調查研究的傳承。1961年春,中央調查組根據黨中央指示,來到富陽的東洲五星生產大隊、環山環二大隊蹲點調研,與基層群眾同吃同住、同甘共苦,實事求是地了解和反映基層的困難,為中央制定《農村人民公社工作條例》提供了堅實的決策基礎,為恢復和發展農業生產、扭轉國民經濟的困難局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60年后,富陽將今年確定為“調查研究年”,與杭州市委黨史研究室共同舉辦了紀念中央調查組在富陽60周年暨作風傳承研討會,並組織全區領導干部和各鄉鎮(街道)、區級機關干部開展“晝訪夜談”活動,到村社、重點企業、重點項目一線開展調查研究。通過集中走訪調研收集一批基層、企業、群眾牽腸挂肚的問題,推出了“百日解百難”專項行動。活動要求,每個區領導都要圍繞富陽區委“三個立起來”發展目標,找准影響聯系鄉鎮(街道)整體發展的關鍵性問題,形成一個系統性的研究課題深入開展調查研究。

“雨季一來,我們就要踩著磚頭走鄉道了,下水管道都被雨水堵塞住了!”杭州富陽淥渚鎮峴口村村民邵金木說。作為浙江省小城鎮創建樣板村的峴口村,生活環境和鄉村硬件設施都相對好於其他村,但是一到雨季,由於地下管網設施陳舊、污水雨水同排放,峴口村的鄉道就“水漫金山”,給村民出行帶來不便。在走訪調研中,淥渚鎮“晝訪夜談”調研組了解到峴口村“水漫金山”的情況,會同職能科室,制定研究解決方案,鎮紀委制定督查方案,讓群眾訴求“落地有聲”。

富陽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表示,開展“晝訪夜談”調查研究年活動,是黨史學習教育中“我為群眾辦實事、我為群眾解難題、我為基層減負擔”的生動實踐,旨在通過深入基層、深入實際、深入群眾,找准和解決影響制約發展、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幫助廣大干部在解決問題和推進工作中提高政治能力、錘煉工作作風、增強工作本領,確保決策更加科學、作風更加嚴實、工作更有實效,為高水平打造現代版富春山居圖奠定堅實基礎,在“重要窗口”建設中展現富陽風採,以優異成績迎接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責編:郭揚、康夢琦)

原創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