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育人 育生態人

浙江農林大學:讓生態文明根植於學生心中

王蕭蕭

2021年05月23日23:36  來源:人民網-浙江頻道
 

收到竹制錄取通知書后,在校園內親手植樹護綠、學習“新生態”系列課程、參加環境生態科技創新大賽、食堂就餐“光盤”……這是浙江農林大學學子的日常學習生活。

浙江農林大學十分重視培養學生的生態理念,從2005年開始,該校在“建設人民滿意的生態大學”理念指導下,通過錨定生態人才培養定位、構建生態化專業群、構建生態化課程體系、創新生態化育人模式、強化生態育人機制保障等有效舉措,著力將生態文明根植於每一位學生心中。如今,浙江農林大學全面推進實施“生態育人 育生態人”工程,農林底色、生態特色正逐漸成為浙江農林大學畢業生的共同烙印。

“三綠”行動,探索生態人才培養新模式

每年植樹節前后,浙江農林大學師生會一同拿起工具,挖坑、施肥、澆水,在校園內種植烏桕、櫸樹、河津櫻等樹苗。植樹活動一直是該校的保留項目,在浙江農林大學,校園和植物園合二為一,學校通過深入開展愛綠、植綠、護綠“三綠”行動等,號召學生建設環境優美的綠色校園,構建協同開放的教育基地,培養學生主人翁意識和生態意識。

林業與生物技術學院教師伊力塔介紹,目前浙江農林大學牽頭組織華東片區40余所高校成立天目山大學生野外實踐教育基地聯盟,打造百草園、果木園等校內外生態實踐基地,並以此為基礎,搭建生態實踐育人平台。同時,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綠色校園建設等勞動教育。“通過承包責任田等方式,讓學生們親自參與到果木園綠化美化的實踐活動中,使學生成為美麗校園、美麗中國的建設者,提升生態育人成效。”伊力塔說。

學生在“承包責任田”內開展護綠行動。浙江農林大學新聞中心供圖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學校一直十分重視學生的生態實踐,倡導把汗水揮洒在田間地頭。”農林經濟管理專業學生張怡辰表示,通過親身實踐去體驗植物的養護,讓她能夠學以致用,加深對所學專業的理解。

在全校師生的精心耕耘下,浙江農林大學東湖校區現擁有各類植物3300余種。2019年至2020年,連續兩年在中國大學植物網聯盟發布的中國大學校園植物種類排行榜上名列榜首。學校已經成為集文化、科普、景觀、休閑、生物多樣性保護於一體的多功能生態校園。

彰顯生態特色,實施課程專業改革

在確立培養生態人才的戰略定位后,該校一直在思考,如何在生態化大學建設過程中,調整專業結構和優化課程體系?如何通過有效路徑培養具有生態文明意識的生態化人才?

學校首先對專業課程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按照“面向未來、聚焦農林、彰顯生態”原則,通過增設新興專業、改造傳統專業、撤並落后專業、建設主線專業、發展特色專業,構建了布局合理、優勢明顯、特色鮮明的專業生態體系,停招16個專業,新增7個專業,構建形成了智慧農業、現代林業、綠色環境、美麗城鎮、人居環境、健康時尚六大全產業鏈生態化專業體系。

浙江農林大學舉行“生態育人 育生態人”工程啟動儀式。浙江農林大學新聞中心供圖

與此同時,學校積極構建一二三課堂聯動的生態化課程體系。通過多次修訂人才培養方案,生態化的人才培養理念和課程體系逐步朝著生態環境+創新創業+生態實踐教育(一二三課堂聯動)發展,生態素養的內涵培養有機融入了人才培養的全過程,生態教育覆蓋全校所有本科生,使學生從一進入校門就切身體會到生態化教育理念。

為強化生態育人機制保障,該校還積極創新機制、賦能生態,著力打造生態文明研究中心、農林碳匯與生態環境修復研究中心、浙江省鄉村振興研究院,形成了內外聯動的“鄉村振興”和“生態文明”研究的共同體。作為秘書處單位,積極承辦浙江省大學生環境生態科技創新大賽,為生態化意識創新提供實踐支撐。

育人成效凸顯,生態人才助力鄉村振興

養殖生態甲魚的“全國就業創業先進個人”楊珍、走生態農業創業之路的“浙江省就業創業優秀個人”趙穎雷、做新時代生態農民的“浙江省首屆大學生現代農業創意大賽”金獎獲得者唐海峰……經過16年的改革發展,浙江農林大學生態育人的理念得到了延續和發展,涌現出一批優秀的生態人才。

截至目前,浙江農林大學已培養了涉及林學、園林等31個專業的3萬多名畢業生,60%以上的畢業生從事農村農業、環境生態類相關工作。其中,為全省11個地市定向培養了5屆290位切實服務並扎根基層的農技、林技畢業生﹔園林、風景園林等畢業生著力服務於浙江省美麗鄉村建設,完成了60%以上的浙江省美麗鄉村、鄉村振興項目設計﹔農學等7個定向培養契合社會發展需求,累計為基層農技和林技培養了懂技術、愛崗位的專業人才1300余人,有效解決了農業人才“下不去、用不上、留不住”的關鍵問題。

2012屆畢業生翁智雄目前正在從事生態學相關領域研究工作。提及母校的培養,他依舊滿滿都是感恩之情:“離開母校已經將近十年時間,但不管是母校濃厚的生態育人環境,還是特色的生態教學課程,以及主題鮮明的生態文化活動,早已潛移默化影響了我,為我在從事生態領域的學術研究奠定了堅實基礎,使我能有機會到國內外名校開展生態領域的訪學交流。”如今,翁智雄的學術研究從林業經濟拓展到了環境經濟,他希望深入挖掘綠水青山之中的金山銀山,造福更多百姓。

浙江農林大學學生在實驗室做科研。浙江農林大學新聞中心供圖

“今后學校將繼續彰顯農林、生物、環境等領域的學科專業特色,構建良好學科專業生態,推進生態領域的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為鄉村振興和生態文明建設貢獻更多農林智慧。”浙江農林大學副校長沈月琴介紹,經過16年的努力,浙江農林大學的生態化人才培養在理念、模式和機制三個方面實現了創新。學校創造性地提出創辦生態大學,實現生態育人目標﹔面向新產業新要求,通過復合交叉、融合發展,著力打造了突顯農林生態環境的智慧農業、現代林業、綠色環境等六大全產業鏈為核心的專業生態體系﹔通過科教融合協同育人,形成了生態化合作教育育人機制和學科專業一體化的保障機制﹔深耕鄉村振興、生態農業等人才需求,創新合作教育方式和協同機制,形成校地定向培養、校企定向培養和國際合作培養三種生態化合作教育模式和跨學院(學科專業)交叉培養創新創業人才機制。

(責編:王蕭蕭、康夢琦)

原創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