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島很小,陸域面積不足3平方公裡,在廣袤的海洋裡小得宛若一隻螞蟻﹔螞蟻島卻又很大,老一輩創造的“艱苦創業、敢啃骨頭、勇爭一流”的螞蟻島精神一直在發揚光大,偉大的奮斗精神指引著他們將家鄉建成幸福小島。
走進螞蟻島創業廣場,幾名穿著藍色碎花衣的婦女坐在樹蔭下搓著草繩、織著漁網,向游客講述這座小島曾經的奮斗故事。
一上島,便能看到代表螞蟻島精神的“艱苦創業 敢啃骨頭 勇爭一流”12個字。人民網 張麗瑋攝
建國初期,螞蟻島一窮二白。島民長期靠近洋張網作業方式捕撈,生活很艱苦。
建設海島,缺資金、缺物資,是伸手向國家要,還是靠自己?螞蟻島人民決定自力更生。陸域面積小,他們便將目光再次投向了大海,決定發展漁業,向海洋要資源。
1953年7月,鄉黨總支提出要打破亙古以來單一的近洋張網作業方式,到遠洋去捕魚。但是,外海作業需要造大捕船。
島民演示搓草繩的方法。人民網 張麗瑋攝
怎麼辦?為了籌集足夠的買船錢,全島婦女用3個月時間搓了12萬斤草繩。又通過草繩織就草繩網,用來捕海蜇,賺了9600元錢,購買了小島第一艘大捕船,並將其命名為“草繩船”。
繼“草繩船”之后,全島村民自發捐獻450余隻銅火囪,變賣家裡的金銀首飾,兌換來9500元現金,購得另一艘大捕船——“火囪船”。螞蟻島邁出了漁業大發展的腳步。
1955年的賬本,記錄著出海捕魚后島民的收入變化。人民網 張麗瑋攝
當時,依靠出海捕撈,島民的生活發生了巨變。在螞蟻島創業紀念室內,還保留著螞蟻島生產合作社社員的收入賬本。從賬本上可以看到,1955年,不少社員一個月能拿到二三十元的收入,這在當時算得上高收入了。
從小船換大船,從合作社船到自家買船出海,螞蟻島上的百姓生活日益富足。
李河珠是螞蟻島島民,家裡世代是漁民。今年71歲的的李河珠是螞蟻島變化的見証人,也是受益者。
“現在不一樣啦!靠出海捕魚,兒子一年能賺100多萬元。”搓著草繩的李河珠驕傲地說,家裡的船越換越大,自己也過上了舒心的養老生活。她希望,搓草繩的奮斗故事可以讓更多人知道。
螞蟻島居民家家戶戶門前屋后都很干淨。人民網 張麗瑋攝
除了島民的生活水平,螞蟻島的環境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螞蟻山,螞蟻山,螞蟻原是‘癩頭山’。山上是石岩,山下是沙灘。”這句順口溜,曾經是螞蟻島風貌的真實寫照。
如今,走進螞蟻島,道路整潔,綠樹茵茵。曾經的“癩頭山”變成了森林面積1760畝、覆蓋率超70%的“生態綠島”。
近年來,螞蟻島又在舟山全市海島中率先實現全島物業化管理,垃圾分類處理實現常態化運行,先后獲得全國環境優美鄉鎮、全國創建文明村鎮工作先進村鎮等稱號。
揚帆集團東海岸造船廠負責人黃瑞昌感觸頗深:“2018年,公司選擇在螞蟻島建廠。這幾年,螞蟻島變化很大,路上干淨了,環境美了,來的游客也多了起來。”
據統計,2018年6月至2021年4月,螞蟻島旅游人數達50余萬人次。
螞蟻島日新月異的變化,吸引了不少外地人來此創業,來自安徽的李峰便是其中之一。2018年,在朋友的安利下,李峰來到了螞蟻島,開了一家餐飲店。
李峰將螞蟻島精神寫在了自家的“蒙古包”上。人民網 張麗瑋攝
“去年共接待游客2000多人次。忙的時候,一天能接待100多人同時用餐。”為了最大限度安排好客人就餐,李峰在院子裡安放了兩個“蒙古包”當餐廳。剛開始隻要夫妻二人就夠了,現在招聘了6個人幫忙才忙得過來。
“想要過好日子,就得不怕吃苦、靠自己拼出來。”李峰將“艱苦創業 敢啃骨頭 勇爭一流”12字印在了“蒙古包”上,他說,這是一名新螞蟻島人對螞蟻島精神的認可。
面對一窮二白的生活,螞蟻島人不怨天尤人,而是從艱難中奮起,靠雙手和苦干改變命運。“搓草繩”的舊事至今講來仍鮮活而感人,歷久彌新。時代在變,但“艱苦創業 敢啃骨頭 勇爭一流”的螞蟻島精神永不過時。
《德清踐行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縣域方案》發布 人民網杭州6月26日電 (金忠耀)今天下午,2021浙江德清投資貿易人洽談會開幕。本次德洽會以“數智共建 德創未來”為主題,以“經貿合作精准洽談、高端人才強力聚引、營商環境優化提速、城市品牌全面推廣”為主要內容,以“數智共建”為基底,以“線…【詳細】
浙江:到2025年城鄉居民收入倍差縮小至1.9以內 人民網杭州6月25日電 (王蕭蕭)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25日上午,中共浙江省委舉行了“守好‘紅色根脈’,打造‘重要窗口’”主題新聞發布會。 發布會現場。人民網 王蕭蕭攝 發布會結合“黨的百年奮斗歷程”“新時代以來的…【詳細】
2021浙江高考分數線公布:普通類一段線495分 二段線266分 人民網杭州6月25日電 (王蕭蕭)25日,2021浙江高考成績及分數線公布。普通類:第一段495分﹔第二段266分。6月25日晚上20:30左右,考生即可登錄浙江省教育考試院網站(www.zjzs.net)、浙江考試微信或浙裡辦APP,憑准…【詳細】
6月26日,航拍中國動漫博物館。該館通體呈白色,形似祥雲。人民網 章勇濤攝
中國動漫博物館6月26日正式開館 人民網杭州6月26日電 (王蕭蕭)6月26日上午,全國首家“國字號”動漫博物館——中國動漫博物館在杭州正式開館。 據了解,中國動漫博物館是經國家廣電總局和中國動畫學會批准成立的“國字號”動漫博物館,也是杭州打造全國文化創意中心和“動漫之…【詳細】
浙江桐廬:5G賦能促畬鄉蝶變 一畝田、千斤糧、百斤魚、萬元錢,在浙江桐廬莪山畬族鄉沈冠村,村民們靠種田養魚就走上了致富路。 “過去,我們村每畝地收益不足500元。能實現萬元的突破,都靠科技助力。”沈冠村黨總支書記黃金源說。 稻田裡的傳感器可實時收集數據。人…【詳細】
慶祝建黨100周年大型誦讀活動。人民網 章勇濤攝
“黨旗下的誦讀”系列活動在杭州富陽啟動 6月24日晚,“黨旗下的誦讀”系列活動在杭州市富陽區龍門古鎮啟動。 作為“黨旗下的誦讀”系列活動的開篇首場活動,《筑夢富春·黨旗下的誦讀》由“初心”“奮斗”“征程”三個篇章組成,以沉浸式表演形式,結合朗誦、紅色話劇、歌舞等多種藝…【詳細】
“雙西”合璧精彩蝶變 “杭州西湖日”活動正式啟幕 人民網杭州6月24日電 (金忠耀)今天下午,慶祝杭州西湖申遺成功十周年、西湖西溪一體化保護提升一周年暨“杭州西湖日”活動正式啟幕。 行吟山水,一湖瀲灩千年。2011年6月24日,在法國巴黎召開的第35屆世界遺產大會上,杭州西湖文化景觀被…【詳細】
浙江泰順:科技特派員送技術下鄉,助農共富裕 科技扶貧,建功立業。在浙江泰順縣,助農致富的科技特派員隊伍,有一座大大的舞台。 2003年4月,浙江省第一批101名科技特派員走進泰順田間地頭,到今年已是18個春秋。科技特派員們以黨建為引領,以“科技e聯”黨建聯盟為平台,跋山涉水、走村…【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