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俠客帽”到底放哪好

寧波寧海:500年大糙樹下的“頭腦風暴”

2021年06月01日13:52  來源:寧海新聞網
 

  “把‘俠客帽’從老房子屋頂移到左邊的竹棚上,是否可行?”“我不贊成!”“我覺得不是很美觀。”5月31日,在寧波寧海縣大佳何鎮漲坑村“俠客行”改造節點,村民們圍在一棵500多年樹齡的大糙樹下,對東華大學陳慶軍教授提出的節點修改意見開展了一場“頭腦風暴”,多位村民提出了反對意見。

  自5月26日藝術駐村以來,東華大學服裝與藝術設計學院教授陳慶軍團隊和村民吃住一起,村民一有想法就會拉著團隊成員討論,這場大糙樹下關於“俠客帽”何去何從的辯論就是一次生動的體現。“我是想把右邊老房子打造成酒吧,調整后會和周邊房子的輪廓線條更搭、更有層次感。”陳慶軍推翻原先的設計方案,把自己新的想法提了出來。村民林寒水第一個提出了反對意見,他認為調整“俠客帽”位置后,受力支撐方式處理起來更麻煩,可能引起安全隱患。

  “解決受力問題,可以在帽子的中間增加一要柱子,比如類似電線杆的水泥柱,兩邊再加固,肯定沒問題。”陳慶軍分析道。“這樣可以是可以,但是帽子直徑6米,竹棚也有6米寬,這樣帽子放上去不好看,而且體現不出俠客的味道。”林寒水馬上作出回應,他和其他村民一起對原先的“俠客帽”進行了重新設計,改變原先的斗笠式,採用了圓錐式,武俠味顯得更濃。

  “大家都發表下自己的想法,陳教授和林寒水的想法各有側重點。”村黨支部書記林偉軍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節點改造的最終目標是要呈現出最佳的效果。“我比較贊成寒水的想法,既實用又有味道。”村民林行夫說。“老師,如果按照原先的方案,一個頭戴‘俠客帽’的武俠,本身就會成為一個網紅打卡點。”藝術駐村團隊研究生盛粒瑋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網紅點我不懂,但肯定會有很多人來這裡拍照。”林寒水和參與討論的多數村民認為,老房子改造成酒吧和把“俠客帽”放在老房子屋頂並不矛盾,反而能增加俠客意境。“少數服從多數!我撤回自己的調整意見。”陳慶軍笑著說,他很欣喜看到村民能對他的設計方案提出不同的意見,藝術駐村一定是以村民為主,不是要讓村民依樣畫葫蘆,而是充分激發出他們的創造性和能動性,形成一批帶不走且有想法的鄉村藝術家。

(責編:艾宇韜、康夢琦)

原創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