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一議”催化鄉村蝶變,惠及14萬人次

杭州西湖區擦亮支農惠民“金字招牌”

黃冉、胡春玲、周慶瑞

2021年06月11日08:37  來源:杭州日報
 
原標題:西湖區擦亮支農惠民“金字招牌”

  轉塘上城埭炒制中心。

  最近,杭州西湖區留下街道留下社區的居民很是期待——家門口的健身廣場馬上就要開放了,籃球架、乒乓球桌、健身器械一應俱全,今后居民休閑娛樂有了好去處。

  從臨時停車場“變身”健身廣場,多虧了“一事一議”——留下街道及屬地留下社區通過村級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政策,申報了社區健身廣場建設項目。通過財政獎補和村社自籌的方式,項目總投資99萬元,建筑面積近1500平方米,受益人群達到2500余人。

  “原先受場地限制,訓練、比賽都需要協調周邊院校,現在終於可以在屬於自己的球場上盡情揮洒汗水了,以后還可以邀請其他街道的球隊一起切磋球藝。”曾經獲得西湖區運動會冠軍的留下社區籃球隊隊員們連連感嘆。

  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政策,是以村級組織為實施主體,村民群眾為受益主體,採用一事一議辦法和民主決策程序對村級公益事業建設項目給予適當的財政獎補的惠民政策。據西湖區財政局預算科相關負責人介紹,十年來,西湖區累計投入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政策資金5927.95萬元,建設實施項目82個,受益人口累計達14.38萬人次,撬動社會資本3405.95萬元,真正起到解民憂、聚民意、集民智、暖民心、惠民生的作用,真正成為支農惠農的“金字招牌”。

  如今去看一看西湖的鄉村,雨、污水分離、道路亮化、農田水利建設等都離不開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政策。截至目前,西湖區建設村庄內外道路22條,總長40余千米,解決了多年來困擾村民“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行路難問題﹔實施小型農田水利設施項目8個﹔實施村容村貌改造工程6個﹔建設村民公共活動和服務場所23個,總面積達4.7萬平方米。

  與此同時,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政策以共建共享為目標,通過議事的方式,讓村民們的心靠得更近了。

  “村裡公益事業建什麼、怎麼建、建好后怎麼管,必須由村民自己說了算。”西湖區財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讓村民全程參與項目建設的各個環節,從而激發和調動民主議事、辦事、管事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使村民從“要我干”轉變為“我要干”,形成了干群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氛圍。

  自下而上的民主決策與自上而下的財政獎補有機結合,也形成了“政府搭台、民資唱戲”的多元化投入模式,極大激發了村民參與一事一議籌資籌勞的熱情。2010年至今,西湖區包括村民籌資籌勞、村集體投資資金達3405.95萬元。

  村庄要快速發展,產業是“血脈”。隨著持續不斷的資金投入,西湖區先后打造了一大批突顯鄉村區域特色的項目。“可以說財政資金給了我們造血功能。”雙浦鎮相關負責人說,自2010年起,雙浦鎮陸續建設了事務中心樓、馮家組炒茶中心等項目,總投資達770萬元,財政獎補495萬元。政策帶來的產業“紅利”,帶動西湖龍井茶等特色農產品銷售,村民可支配收入從人均不足2萬元到現在已達到4萬余元,實現了美麗鄉村建設有“面子”更有“裡子”。

(責編:艾宇韜、康夢琦)

原創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