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行動”勾勒“雙循環”發展新圖景

台州臨海:起舞“雙循環” 古城譜新篇

張超

2021年06月11日14:40  來源:中國台州網
 
原標題:臨海:起舞“雙循環” 古城譜新篇

  充滿英雄氣概的“戚家軍”,在古城臨海被演繹成大IP。

  春節期間,台州府城牆,一大片“戚家軍”燈海點亮夜空,將夜晚的古城裝點得宛如仙城,引得各地游客前來打卡,刷爆抖音、朋友圈。受益於此,今年一季度台州府城春節期間過夜游客創下新高,達到53萬人次。

  文創產品也有“戚家軍”身影。

  4月底落戶紫陽街的文旅新零售品牌“江南贊”首家旗艦店,爆款“戚開得勝”系列,就是以戚家軍為主題開發的茶酒、胸章、絲巾、領帶等產品,讓本土文化“潮”了起來。開業一個月,營業額達13萬元。

  文旅融合,讓台州府城扛起“流量擔當”。經過提升改造,整個街區去年營業額達3億多元,是改造前5倍。

  這是台州臨海打造特色亮點,高水平提升消費供給的生動截面。

  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中央提出要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意味著要充分發揮內需潛力,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實現更高水平的發展。

  發令槍響,開放大市臨海率先起跑。

  “全力建設融入‘雙循環’新格局活力市。”臨海市十四屆五次黨代會報告擲地有聲。

  站在“十四五”開局新起點,臨海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注重需求側管理,擴大內需戰略支點,通過貿易數字化改革、消費提質擴容、平台創建提升、開放接軌、物流暢通、改革深化“六大行動”,聯動賦能,精准發力,讓節點城市“活起來、暢起來、旺起來”。

  融入創新業態,促進消費市場提質擴容

  “雙循環”新格局下,如何激活消費,釋放潛能?

  臨海聚焦“數字+智慧”“品質+創優”“節日+造勢”三大主線,推動消費創新化、品質化、多元化發展。

  眼下,以直播帶貨為代表的“興趣電商”,正成為推動消費快速增長的新賽道。

  作為國內服裝業在線零售巨頭之一,這幾天,在台州府路的台州三梅巷貿易有限公司裡,主播們每天都要進行16個小時直播,備戰“618”的氣氛緊張而又熱烈。

  “紅人主播的平台收益可以千萬元計。”董事長王海港說,今年“618”,他們聯合羅永浩、張庭、雪梨等頭部網紅及海量達人,組成多層級主播矩陣。

  “借助直播帶貨,我們以更快的速度‘開疆拓土’。從這幾天預售情況看,銷量比去年同期增加15%。”王海港說。

  以更高品質為核心的消費升級也浮出水面。

  走進坐落於靈湖畔的新榮記總店,各種榮譽和獎牌挂滿一面牆。

  作為國內第一個摘得米其林三星的中餐品牌,近幾年新榮記憑著一己之力,把“台州菜”送上“米其林”和“黑珍珠”,其臨海總店更被國內的老饕們奉為“新榮記宇宙旗艦店”,紛紛前來“種草”打卡。

  相關負責人表示,現在來店消費的台州外食客已佔五成之多,而且還在不斷增長。

  近幾年,新榮記在臨海陸續開出榮小館、榮庄、榮村等多個中高端業態,今年底,有望在台州府城旅游區再落一子。

  瞄准內需市場,不少外貿企業也開始將適銷對路的出口產品投放國內市場,成為促進“內循環”的新主力。

  拉幾下繩子,蔬菜、豬肉便能輕鬆絞碎,這款網上爆紅的“廚房神器”,就產自臨海的企業。

  “蘇泊爾、美的、小熊……國內叫得出名的小家電商家,很多用的都是我們的產品。”浙江雙馬塑業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楊文軍說。

  作為功能型廚房用品的大型制造商和出口商,雙馬和沃爾瑪、迪士尼等保持長期合作,幾年前,看到國內潛力,雙馬將其在國外熱銷的絞肉器賣到國內。

  轉型並非一帆風順。“國內外市場在容器容量、色彩、刀片大小要求上都有差異,為此我們提供了訂制產品服務。”楊文軍說。

  內銷也讓雙馬的生產模式由全部貼牌外銷,轉向主推自有品牌“幸福媽咪”,並在網上開設旗艦店,最熱的一款絞肉器就賣了70萬件。

  “2019年我們內銷隻佔產值10%不到,但去年就提升至36%。”楊文軍說,隨著“618”等節點的來臨,他們開足馬力趕生產,目前訂單已經排到七八月。

  加速跨境賦能,推動臨海制造駛向更廣闊市場

  5月初,在臨海市江南街道的臻一工藝品有限公司,裝載近800件折疊篷的貨車緩緩開往寧波港口。

  這是“阿裡跨供鑽享計劃+9710新模式”出口的全國首單,開辟了個性化定制跨供服務下的出口新道路。

  “外貿企業跨境電商出口成本高、散貨拼櫃難,為此,我們聯合多部門促成這一模式在臨海落地。”臨海市商務局局長邵全利說,目前已有17家企業嘗試,預計可帶動9710出口5.53億元,完成全年任務的126%。

  作為外貿大市,跨境電商讓一大批傳統外貿企業出海拓市,已成為臨海外貿行穩致遠的“金鑰匙”。

  臨海市嘉茂燈飾工藝有限公司,這家主營LED裝飾彩燈的企業,依靠產業帶“前店后廠”模式,轉型跨境電商,在去年疫情期間實現跨境電商銷售5000多萬元的成績,今年更是乘風破浪,前5月銷售額已超2019年全年。

  總經理吳潔波坦言,剛做跨境電商時,因為不會選品運營,走了不少彎路,但如今,“仰賴於政府扶持政策加碼,做這行容易多了。”

  吳潔波說的扶持政策,便是臨海正著力打造的“一園兩平台”(跨境電商產業園、跨境電商綜合服務和外貿綜合服務平台)。

  今年3月,臨海市跨境電商產業園開園,旨在構建“一站式、全流程”數字貿易生態圈。

  “這是臨海外貿轉型的一個重要窗口。”邵全利說,預計全年可引進和孵化跨境電商企業120家以上,服務外貿中小微企業100家以上,實現跨境電商網絡零售額增長40%以上。

  借著跨境電商風口,當地順勢推進優勢產業鏈的協同和供應鏈的穩定。

  數十年發展,讓臨海休閑用品產業集聚了800多家配套企業,從模具、管材、螺絲,到拉繩、面料、塑料件、填充物等,九成以上配件都能在本地生產,形成一條完整且龐大的產業鏈。

  “跨境電商的數字化協同效應,使產業鏈上各個環節、企業的優勢得以放大,大量中小工廠產生質變,協調和鏈接會變得更高效。”邵全利說,目前這一集群已連續兩年獲得省級產業集群跨境電商專項激勵共400萬元。

  正是這樣全方位、全要素、全產業鏈的支持,臨海走出了一條“產業集群+跨境電商”發展的新路子。

  促進“雙循環”構建大交通大平台,為新格局提供有力支撐

  5月28日,351國道臨海邵家渡至白水洋段改建工程(邵家渡至永豐段)施工圖設計申請獲得浙江省交通運輸廳批復,向開工建設目標再邁進一步。

  這是臨海歷史上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國省道項目,總投資50.05億元,建成后將有效拉近臨海東西部時空距離。

  “351國道起於頭門港,終於四川小金縣,途經臨海市約100公裡。建成后,全省縣級市裡程最長的國道就在臨海。”臨海市交通運輸局建設規劃科科長鐘順福說。

  隻有建設高標准的基礎設施,才能更好地暢通循環。

  臨海市十四屆五次黨代會提出,要以構筑“12345”綜合交通新格局為目標,推動公路、鐵路、水運、民航等多種運輸方式深度融合、高度集成,構建對外連接交通大動脈、對內暢通城鄉“微循環”的現代化交通體系。

  “雙循環”也離不開大平台的支撐,臨海乘勢而上,在開放平台上實現融合蝶變。

  眼下,頭門港區二期工程正如火如荼地建設,自4月29日裝卸流程設備完成空載聯合調試后,二期工程進入最后沖刺階段。

  作為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的關鍵節點,浙江頭門港經濟開發區正為臨海乃至台州“雙循環”節點城市的建設,釋放源源不斷的開放紅利。

  “今年我們將完成二期碼頭后方堆場建設,並推進三期碼頭、進港航道、環島公路和疏港公路二期的前期工作。”浙江頭門港經濟開發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謝平一說,頭門港將為寧波舟山港、上海港做配套,把成熟港口的外溢效應接到頭門港來,今年力爭港口吞吐量達到700萬噸。

  “走出去”加快融入區域一體化同時,也要“引進來”共享要素資源。

  5月25日,由競衡集團投資建設的台州寶陞智能物流倉儲項目,在頭門港舉行開工儀式。

  該項目計劃投資1億美元,重點發展智能倉儲、物流大數據服務、大健康產業貿易,建成后將有力提升臨海商貿流通業現代化水平。

  “作為台州幾何中心,臨海發展物流產業有天然優勢。未來臨海將構建以綜合物流中心(園區)、公共配送(分撥)中心、末端配送網點為支撐的三級配送網絡,形成銜接有效、往返互動的雙向流通網絡,並推動大宗貨物及中長途貨物‘公轉鐵’‘公轉水’‘水鐵聯運’。”臨海市交通運輸局局長項杰雲說。

  物流興,則貿易興,則百業興。臨海暢通“毛細血管”,進一步拓展內外資源交換渠道,提升開放平台能級,為快速融入“雙循環”注入澎湃動能,也打開了無限暢想的空間。

(責編:艾宇韜、康夢琦)

原創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