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委書記袁家軍:先行先試 為全國實現共同富裕探路

2021年06月12日08:11  來源:人民網-浙江頻道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6月10日發布,近日,浙江省委書記袁家軍接受了記者採訪。

記者:近日,中央出台《關於支持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意見》,您認為,其重大意義是什麼?對浙江意味著什麼?

袁家軍:在“十四五”開局、現代化新征程開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任務即將完成、決戰脫貧攻堅全面勝利的歷史性時刻,黨中央作出了扎實推動共同富裕的重大戰略部署,把共同富裕作為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目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將迎來新的更大發展,必將為人類社會的文明進步、世界社會主義發展作出更大貢獻,在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和人類文明發展史上都具有重大意義。

中央專門出台文件支持浙江建設示范區,這對浙江而言,是重大光榮使命,是前所未有的重大機遇。我們將堅決扛起政治責任,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的決策部署上來。要通過實踐進一步豐富共同富裕的思想內涵,率先破解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讓人民群眾真切感受到共同富裕看得見、摸得著、真實可感,努力成為新時代全面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窗口,為全國實現共同富裕先行探路。

記者:請問浙江貫徹落實中央《意見》精神的總體考慮是什麼?

袁家軍:我們將全面細化落實中央《意見》精神,制定《實施方案》,明確推進示范區建設的路線圖、任務書。按照“每年有新突破、5年有大進展、15年基本建成”的安排,用三個五年規劃時間壓茬推進,爭取不斷形成階段性標志性成果。到2025年,推動示范區建設取得明顯實質性進展,率先基本建立推動共同富裕的體制機制和政策框架,率先基本形成更富活力創新力競爭力的高質量發展模式,率先基本形成以中等收入群體為主體的橄欖型社會結構,率先基本實現人的全生命周期公共服務優質共享,人文之美、生態之美、和諧之美更加彰顯。到2035年,高質量發展取得更大成就,基本實現共同富裕,率先探索建設共同富裕美好社會。

“十四五”時期是示范區建設的“第一程”,是更寬領域更高層次轉入創新驅動發展模式,實現高質量發展、競爭力提升、現代化先行的關鍵期。要完整、准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進一步激發活力創新力競爭力,推動實現新的更大發展,夯實共同富裕的基礎。要找准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重點、難點和關鍵點,著力抓好重大改革、重大抓手和重大政策,加快形成破竹之勢。一是著力強化科技創新、打造全球數字變革高地,二是著力加快縮小地區差距、城鄉差距、收入差距,三是著力推動人的全生命周期公共服務優質共享,四是著力打造精神文明高地,五是著力建設未來社區、鄉村新社區等共同富裕現代化基本單元,六是著力一體推進法治浙江平安浙江建設。

記者:中央《意見》明確,要推動有利於共同富裕的體制機制不斷取得突破,浙江在這方面有什麼考慮?

袁家軍:我們將堅持國家所需、浙江所能、群眾所盼、未來所向,以數字化改革撬動共同富裕體制機制創新取得重大突破性成果。要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全面深化社會領域改革,有效破除制約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的體制機制障礙,加快建立體現社會公平的收入和財富分配機制、公共服務優質共享機制、省域一體化發展機制,加快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普遍性經驗。要以新視角新高度謀劃推進突破性改革,跳出原來的思維定勢和路徑依賴,在科技創新、數字化改革、分配制度改革、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公共服務、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等方面先行先試。要主動承擔全國性的改革試點、探索示范任務,對事關重大、需要國家給予先行先試的重大改革事項進行再梳理再明確,積極爭取中央和國家有關部門改革授權和指導支持。要鼓勵各方面各領域打造最佳實踐,及時總結好經驗好做法,成熟一批、推廣一批,進一步激發全社會改革創新、爭先創優的強大動力。

記者:當前,浙江全省上下正在大力推進三大科創高地建設和數字化改革。您認為,這將在示范區建設中發揮怎樣作用?

袁家軍:這是示范區建設的核心動力。我們將順應萬物互聯時代發展趨勢,以科技創新和數字變革催生新的發展動能,推動生產力和生產關系深刻變革,推動社會結構、制度規則的系統重塑。一是推動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更大力度實施人才強省創新強省首位戰略,實行更加開放的人才政策,大力開展“鯤鵬行動”,加快建設全球人才蓄水池。構建開放協同創新體系、數字經濟引領的現代產業體系、新型市場體系,加快建設“互聯網+”、生命健康、新材料三大科創高地和創新策源地,深化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以“產業大腦+未來工廠”為突破口,發展具有全球影響的數字產業集群,探索“騰籠換鳥、鳳凰涅槃”新路徑,加快探索數字經濟新規則,使數字空間成為重塑物理空間與社會空間的新載體,打開價值創造新藍海。二是重塑政府、社會、企業和個人關系。統籌推動數字化改革和共同富裕,探索構建數字化時代社會關系的新規則新政策新機制。重塑社會規則,政府要更高水平保基本,社會要成為推動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企業要勇當創富帶富幫富先鋒,個人要積極奮斗,形成與共同富裕相適應的制度規范體系。重塑社會政策和資源,以數字賦能推動政策集成化、精准化,率先形成以發展型政策為根本、以兜底型救助型政策為保障的共同富裕政策框架。重塑社會協同機制,在數字化場景下打造新型教育共同體、醫共體、幫共體、社會治理共同體等載體,高效協同、聯動解決社會問題、推動共同富裕。

記者:中央《意見》明確以解決地區差距、城鄉差距、收入差距問題為主攻方向,請問浙江在這方面有哪些基礎和優勢,今后將採取哪些重大舉措?

袁家軍:共同富裕不僅是社會發展概念,更是一場以縮小地區差距、城鄉差距、收入差距為標志的社會變革。核心在於通過大力推進科技創新、數字化與綠色低碳的融合聚變,創造前所未有的新機遇和核心驅動力,推動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深刻變革。總書記在浙江工作時就高度重視解決“三大差距”問題,把城鄉一體化、念好“山海經”等納入“八八戰略”,親自擘畫實施了山海協作、百億幫扶致富等一系列重大工程,推動浙江成為城鄉區域發展最均衡、群眾最富裕、社會活力最強、社會秩序最優的省份之一,為浙江共同富裕先行示范打下了堅實基礎。比如富裕方面,浙江人均GDP已經超過10萬元、達到高收入經濟體水平,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連續20年、36年居全國省區第一﹔均衡方面,浙江城鄉居民收入倍差1.96,是全國最低的省份之一,區域發展也比較平衡,11個設區市居民收入最高最低倍差1.64,為全國區域差距最小省份之一。這是我們推動共同富裕的獨特優勢、也是巨大潛力所在。我們將深化細化行之有效的做法舉措,打好組合拳。一是加快縮小地區發展差距。進一步完善省域統籌機制,深入推進公共服務一體化發展,加快建成省域、市域、城區3個“1小時交通圈”。推動山區26縣跨越式高質量發展,按照分類引導、“一縣一策”的思路,實施做大產業擴大稅源行動和提升居民收入富民行動,構建數字化與綠色發展相融合的生態經濟體系,推動26縣全面融入全省一體化。創新實施山海協作升級版,推動先富帶后富政策制度集成、數字化系統集成、幫促力量集成,推進“科創飛地+產業飛地”雙向飛地建設。推動山海協作理念、方法向省外拓展,打造對口工作升級版。二是加快縮小城鄉發展差距。加快推進市民化集成改革,打造“三權到人(戶)、權隨人(戶)走”改革2.0版,探索建立以“居住証+積分”為核心的優質公共服務梯度供給制度。高質量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新一輪鄉村集成改革,系統探索宅基地“三權分置”有效實現形式,打開農民權益價值和農業價值的空間。大力實施強村惠民行動,實現所有行政村集體經濟年收入達到20萬元以上、經營性收入達到10萬元以上。三是加快縮小收入差距。千方百計拓寬居民增收渠道,強化創業帶就業,全面拓寬城鄉居民財產性收入渠道。探索穩定和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的新機制,健全扶持中等收入群體后備軍發展的政策體系和工作機制。高度關注“平均數以下”問題,推動低收入群體持續較快增收。探索完善收入分配調節機制,加大省對市縣財政轉移支付等調節力度和精准性。全面打造“善行浙江”,大力發展樞紐型、資助型、行業性慈善組織和慈善信托,推行“人人慈善”。

記者:公共服務優質共享是推動共同富裕中群眾最有感的,請問浙江在這方面有什麼重要舉措?

袁家軍:公共服務優質共享是群眾最關心、最期盼、最有獲得感的領域,也是一個世界性難題。我們將迭代升級為民辦實事長效機制,率先高水平實現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重點是打造七張金名片:一是打造“浙有善育”名片。構建育兒友好型社會,多渠道降低生育、養育、教育成本,研究制定三孩生育配套支持政策,加快嬰幼兒照護服務體系建設,大力發展普惠托育服務體系,加快補齊學前教育發展短板,形成生得起、養得好的育兒友好環境。二是打造“浙裡優學”名片。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爭創教育綜合改革試驗區,探索全省域推行“教育大腦+智慧學校”,推動新時代城鄉義務教育共同體全覆蓋,推動普通高中多樣化特色化發展,全方位提高職業教育質量和吸引力,拓寬技能型人才培養和普職學生相互轉學“兩個通道”,探索用新機制舉辦新型大學,推動高水平大學、學科數量明顯增加,讓更多的孩子能在家門口上好大學,加快浙江特色開放大學體系建設,探索終身學習型社會的浙江示范。三是打造“浙派工匠”名片。深入實施新時代浙江工匠培育工程和“金藍領”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全面提升勞動者創業就業致富本領。四是打造“浙裡健康”名片。加強全民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務,打造“健康大腦+智慧醫療”,牽引“三醫聯動”“六醫統籌”改革實現重大突破,超常規推進“醫學高峰”建設,積極爭創國家醫學中心,織密織牢公共衛生安全防護網,全省域推進縣域醫共體建設,下大力氣推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全覆蓋、體檢全覆蓋、健身公共服務全覆蓋。五是打造“浙裡長壽”名片。構建幸福養老服務體系,創新家庭養老支持政策,實施“養老機構跟著老人走”行動,完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網絡,試點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大力發展銀發經濟,使每位老人都能享受有保障有質量的長壽生活。六是打造“浙裡安居”名片。健全住房市場和保障體系,建立人口淨流入與土地供應聯動機制,擴大公租房、保障性租賃住房和共有產權住房供給,加快完成城鎮集中成片棚戶區改造,多途徑解決新市民、低收入困難群眾等重點群體住房問題。七是打造“浙有眾扶”名片。構建弱勢群體公共服務普及普惠幸福清單,構建“全面覆蓋、精准響應、政策集成”的智慧大救助模式,實現兜底救助向多樣化保障轉變,由戶籍人口救助向常住人口救助轉變,由單一物質類救助向“物質+服務”類救助轉變。

記者:共同富裕既要物質富裕也要精神富有,在示范區建設過程中,浙江將如何打造精神文明高地,進一步提高社會文明程度?

袁家軍:精神文明是社會進步的顯著標志,是示范區建設成效的重要衡量標准。我們將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深入實施新時代文化浙江工程,以文化創新推動思想進步、文明提升推動社會進步。一是守好紅色根脈。深入挖掘浙江紅色資源,健全理論鑄魂溯源走心體系,建設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實施傳承紅色基因薪火行動,加強黨史學習教育,大力弘揚“紅船精神”。二是健全高品質精神文化服務體系。推進公共文化服務現代化試點,深入實施百億文化設施建設工程,加快建設國家版本館杭州分館、之江文化中心等新時代浙江文化地標。大力實施百城萬村文化惠民工程,全面實現“市有五館一院一廳,縣有四館一院,區有三館,鄉鎮有綜合文化站,村有文化禮堂”,推行浙江文化保障卡制度,實現公共文化服務共享均等、可持續、高質量。三是打造江南特色的文化創新高地。深化文化研究工程,打造世界文化遺產群、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詩路文化帶等具有代表性的浙江文化符號和文化標識,深入挖掘、廣泛傳播良渚文化實証中華五千年文明的價值。實施新時代文藝精品創優工程,推進文化產業數字化戰略,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影視創新中心和數字文化產業集群。四是構建以文化力量推動社會全面進步新格局。大力弘揚新時代浙江精神,實施全域文明創建工程,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全覆蓋,深化“最美浙江人”品牌培育行動,推進文明好習慣養成,弘揚誠信文化,提升文化軟實力、塑造社會新風尚。

記者:請問浙江將以什麼樣的理念和機制推進示范區建設?

袁家軍:共同富裕是開創性事業、綜合性改革。我們將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把黨的政治優勢和制度優勢轉化為推動示范區建設、廣泛凝聚共識的強大動力和堅強保障。要進一步解放思想,以共同富裕新理念和新機制推動示范區建設。要創新致富、勤勞致富、先富幫后富,弘揚創新創業、艱苦奮斗精神,鼓勵勞動者誠實勞動、辛勤勞動、創造性勞動實現增收致富,鼓勵后發地區深挖潛力、增強動力、釋放創新活力實現跨越發展,通過自身努力和相互幫助走上共同富裕之路。要政府社會企業個人共創共建,各方攜手、共同奮斗,各盡所能、各盡其責,開辟新路徑、拓展新空間,共創幸福生活,共建美好家園。要循序漸進、由低到高、由局部到整體,按照經濟社會發展規律,腳踏實地、久久為功,不吊高胃口、不搞“過頭事”,盡力而為、量力而行,一步一個腳印從低層次共同富裕邁向高層次共同富裕,推動實現“五位一體”的全面富裕,以省域先行示范為全國探路,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

我們將建立新型工作體系和推進機制。一是建立統籌領導機制,省委成立社會建設委員會,每年召開推進大會、現場會。二是建立清單化推進機制,抓好重點任務清單、突破性抓手清單、重大改革清單、最佳實踐清單“四張清單”,實行年度動態管理,加強閉環管理,確保每一項任務落地見效。三是建立試點推廣機制,在試點中抓試點,加快推出第一批試點清單,支持試點地區趟出路子、早出成效。四是建立民情通達機制,建立“問需於民、問計於民”長效機制,把人民群眾滿意不滿意作為示范區建設好不好的重要標准,以群眾評價、群眾監督推動工作創新和落實。(金忠耀整理)

(責編:金忠耀、康夢琦)

原創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