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華永康西城街道“五線工作法”見成效

舒珊珊

2021年01月06日09:12  來源:金華新聞網
 
原標題:永康西城“五線工作法”見成效

  “這起案子拖了10多年,沒想到他們隻用一個多月的時間就幫我解決了。如今45.8萬元的執行款已經到賬,了卻了我的一樁煩心事。”說起金華永康市西城街道的社會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心,永康市民徐先生心存感激。

  2005年,徐先生通過土地流轉,從西城街道橫山南村柘新自然村購入一塊集體所有山地,總計45.8萬元。而后,有該村村民提出成交額過低,反對此次流轉事宜。但流轉所得款項早已用於村庄建設,思來想去,當時兩名村干部便與他商量:先拿回山地集體土地証進行二次流轉﹔村干部以個人名義向徐先生寫下欠條,蓋村委會公章,流轉成功后立即歸還本金。

  沒承想,接下來的幾年,柘新自然村的這塊山地一直未能流轉成功。而柘新作為一個移民村,村集體經濟薄弱,欠徐先生的錢一直也無法還上。2010年,徐先生一紙訴狀將寫下欠條的兩名村干部和村委會告上法庭。兩名村干部隨即被列入征信黑名單,生活受限。

  去年,永康開展村級組織換屆,西城街道黨工委對此事高度重視,在村委會選舉完成第二天,黨工委書記賈益微便提出“新任干部一定要理舊賬”,敦促橫山南村新任班子將此事作為首要大事來抓。同時,依托社會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心,各級人大代表充分發揮自身人脈、資源優勢,多次深入柘新了解情況,與有關人員懇切交談,設身處地商討調解方案。最終,雙方握手言和,簽下和解書。

  巧借人大代表之力,團結街道領導班子成員、案件辦理法官、聯村干部等統一戰線成員,成立聯合調解團成功化解遺留十余年的矛盾糾紛,是永康市西城街道深入推進基層社會治理,打通服務人民群眾的“最后一公裡”,創新實施“五線工作法”的生動實踐和有效運用。

  所謂“五線工作法”,即區域管理串點成線工作法、職能管理步線行針工作法、群團管理線線融合工作法、行業管理穿針引線工作法、聯合管理統一戰線工作法。2019年5月,西城街道圍繞新時代創新社會治理的重大命題,以黨建為引領,在西門社區綜合樓成立社會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心。以該中心為“硬核支撐”,街道將“龍山經驗”與城市矛盾糾紛特點相結合,打造“龍山經驗”都市版,創新推行社會矛盾化解“五線工作法”,構建新時代矛盾糾紛多元化大調解體系,實現了糾紛下降、信訪下降、社會綜合治理能力增強的良性循環,切實提高了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20年,西城街道對“龍山經驗”都市版再升級,將“五線工作法”與開放式智安小區創建相結合,在“五線工作法”的基礎上制定“九大機制”,落實“1+4+X”規劃,探索開放式小區智安“紅色雲治理”模式,以“黨建”引領為基准,依托“科技+人力”,共建“人防、技防、物防、心防”四防結合的特色小區,打造現代智能化開放式智安小區管理模式標杆。

  據統計,去年,西城街道社會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心共受理1240起矛盾糾紛,化解1090起,其中化解遺留10多年矛盾糾紛3起、30多年疑難問題4起。省市各級領導來中心指導工作達30多批次,高度肯定做法和成效,西門開放式智安小區成功承辦金華市政法現場會分會場,西城司法所成功創建省級楓橋示范司法所。

(責編:艾宇韜、王麗瑋)

原創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