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更多人接受精神的洗禮

紅色旅游喚醒紅色記憶

俞穎穎、陳琪

2021年04月01日09:27  來源:紹興日報
 
原標題:紅色旅游喚醒紅色記憶

  最近,隨著黨史學習教育熱潮的興起,紹興新昌有名的紅色景點鏡嶺鎮外婆坑村成為不少人追尋紅色記憶、不忘初心再出發之地。“幾乎每天都有不少人來參觀學習,尋訪紅色印跡。”外婆坑村黨支部書記林金仁告訴記者。

  位於大山深處的外婆坑村擁有不少紅色基因。“工農紅軍是人民自己的軍隊”“沒有飯吃的窮人快趕上紅軍”……幾句寫在民居土牆上的紅色標語,讓那段波瀾壯闊的革命史變得生動起來。林金仁介紹,1935年,紅軍挺進師第一縱隊一部兩次進入外婆坑等一帶村庄,休整時寫下了這些標語。如今,根據這段歷史,外婆坑村打造了紅色足跡、紅色土樓、紅色驛站等紅色主題教育場所。

  “去實地尋訪先輩事跡,地方黨史頓時變得生動親切,也能讓我們更好牢記革命歷史,傳承革命精神。”3月23日,新昌縣育英小學少先隊大隊輔導員張海萍曾帶著孩子們走進外婆坑村,她告訴記者,對老師和學生來說,紅色研學之旅就是一次接受精神洗禮的過程。

  不光是外婆坑村,位於新昌縣沃洲鎮銀頂山村的梁柏台紅色教育基地,每天也都有不少人預約到訪,了解這位革命先烈的事跡。梁柏台是新昌縣原新林鄉查林村人,曾任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司法部長、檢察長、內務部長等職,是第一部紅色憲法起草人,被譽為人民法制和人民司法的開拓者和奠基人、紅色政權的反腐先驅。

  免門票、免費停車、義務講解,梁柏台紅色教育基地以完全開放的方式吸引越來越多的人前來感受紅色文化。銀頂山村黨總支書記蔡立夫介紹,基地一期竣工后,不僅紹興本地市民頻頻到訪,杭州、寧波、金華、台州等地的參觀學習團隊也絡繹不絕。對銀頂山村來說,不僅弘揚了紅色文化,也是一次難得的發展契機。蔡立夫說,村裡正積極謀劃講好紅色故事,推進文旅融合發展。

  傳承紅色基因離不開革命遺跡遺址、紅色教育基地的紐帶作用。如今,分布在新昌各地的紅色景點正成為大家“學黨史、悟思想”的重要陣地。

  “我們也以此為契機,在原有基礎上,串聯各核心景點,推出了多條紅色旅游路線。”新昌縣旅游集團副總經理葉相金介紹,其中,東片串聯銀頂山村梁柏台紅色憲法教育、大佛寺景區愛國主義教育路線,西片串聯外婆坑村、回山村敬勝堂革命遺址路線,岩泉村甄完故裡、十九峰景區的紅色清廉遺跡路線尤其受市場歡迎。“短短一個月,新昌十九峰景區狐巴巴樂園就已經接待了超過3萬余人次的研學游。”葉相金說,接下來,新昌將積極對接各地旅游機構,全力打造長三角“紅色旅游目的地”。

(責編:艾宇韜、康夢琦)

原創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