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硬管控” 做实“暖服务”
杭州西湖区灵隐街道筑牢隔离点上的“红色堡垒”

辅警张俊峰在隔离点工作中
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是抗击疫情的“特殊战场”,杭州西湖区灵隐街道在每个集中隔离点都建立了临时党支部,严格“硬管控”,做实“暖服务”,筑牢一线抗疫“红色堡垒”,将“特殊战场”变成隔离人员的“温暖港湾”。
“每日会商”问题不过夜
疫情当前,组织力就是凝聚力就是战斗力。灵隐街道以党建为引领,3处集中隔离点都建立了临时党支部,成为隔离点抗疫的中坚力量。为优化工作内容和流程,各临时党支部建立起“每日会商”制度,组织工作专班人员每日会商前一日工作内容、分析问题,对发现的问题进行闭环管理,逐条跟进解决,力求问题不过夜。
一位患有抑郁症被隔离孕妇引起隔离点工作人员注意,临时党支部书记陈晓立即组织大家进行会商,他安排医护人员24小时关注情况,同时积极对接,在线诊疗开处方、专车取药,并及时联系送医。陈晓透露,那一批工作人员中有4名党员,大家工作中身先士卒,在隔离点工作群每日一沟通、一报告,实时掌握动态,及时消除隔离人员情绪波动、药物紧缺等风险隐患。
对标抓落实严格“硬管控”
各隔离点由临时党支部带头,以系统闭环的理念完善标准规范和管理办法,严格执行人员管控、健康监测、环境消杀、安全保卫、后勤保障、垃圾清运等各项疫情防控要求,迅速搭建制度框架,设立工作小组,切实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根据工作实际情况,临时党支部下设了3个综合协调、人文关怀、安全后勤保障党小组,所有人协同合作,用心、用情为隔离人员打造“临时的家”。
“一点微笑,一片暖心,也是身为党员的一面旗帜”,街道隔离点临时党支部书记温小云在深夜接待了一对不愿分开隔离的新婚小夫妻,通过耐心细致的解释沟通,最终小夫妻很是理解地接受了隔离安排。
做实“暖服务”保障全方位
“虽然党支部是临时的,但是党员的责任不临时,党性不临时,担当不临时”。临时党支部的党员们身先士卒,及时做好隔离人员心理疏导,解决隔离人员诉求,确保关键时刻有组织、关键岗位有党员,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坚实保障。大家各司其职通力合作,密切关注隔离人员的身体状况,为做好被隔离人员的心理疏导工作,党员带头,精心谋划,在隔离人员微信群里开展成语接龙、笑话传递等活动,开启各种轻松有趣的话题,与被隔离人员在群里积极互动,从而释放他们的压力。
街道某隔离点第二批次的医疗组工作人员平均年龄47岁,由党员邹月带队,医务工作者为保障夜间值守,每天工作时长将近20小时,但仍耐心细致回应每个诉求。邹月以身作则,带队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其中最大的一次考验是一次性为224人解除隔离。她带领工作组连夜部署,多次商讨、修订方案,明确职责分工、协调衔接,最终在安保组的配合下,他们仅用时5小时20分就办好了全部事宜,让隔离人员开开心心踏上了归程。此外,还有为隔离的儿童准备爱心餐,为过生日的护士送上蛋糕和小礼物,对“没有电视看一定要换隔离点”的大伯的多次劝说安抚,最终感动老人配合工作等等,他们用无声的付出践行着“隔离病毒不隔爱”的承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浙江:春满江南点点绿 “数智”助农处处新
- 烟暖土膏民气动,一犁新雨破春耕。4月的浙江,春风习习,满目新翠。畦垄上空,一架架无人机穿梭飞过;田间地头,一辆辆现代化的机械轰鸣——美丽的数字化春耕画卷正徐徐展开。…
- 劳动者说丨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委会:后申遗时代 推动良渚遗址保护研究传承利用工作走向深入
- 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成立于2001年,是良渚遗址保护管理的专门机构。一直以来,良管委全面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遗址保护管理工作始终走在全国前列,特别是在2019年实现良渚古城遗址申遗一举成功,让良渚文化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级文化“金名片”。 进入后申遗时代,良管委紧紧围绕“探索数字赋能,打造文物保护标杆地”“创新文化推广,打造中华文明展示地”“注重活态利用,打造文旅融合样板地”“推进产业发展,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地”工作目标,进一步推动良渚遗址的保护研究传承利用工作走向深入。…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