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亚运故事(78)
黄小明:为亚运健儿的荣耀时刻锦上添花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近日,杭州亚运会颁奖物资正式发布。颁奖物资共分三类:颁奖花束、颁奖托盘及颁奖台。
杭州亚运会颁奖花束。杭州亚组委供图
特别的是,相较以往大型赛会,本届亚运会的颁奖花束“硕果累累”,是首次加入了花器的颁奖花束。该花器是通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阳木雕制作而成的,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木雕艺术大师、国家级非遗东阳木雕代表性传承人黄小明打造,将作为纪念品供获奖运动员永久保存。
黄小明16岁入行东阳木雕,至今已有40余年。在此次杭州亚运会中,他负责“硕果累累”颁奖花束(花器部分)的设计与监制工作。截至目前,他和团队已制作超7000个花器成品。
国家级非遗东阳木雕代表性传承人黄小明手捧杭州亚运会颁奖花束花器部分(过程版)。人民网 方彭依梦摄
“东阳木雕作为中国四大传统木雕之一,被杭州亚组委选中成为花器制作工艺,让颁奖花束从一束简单的鲜花变成了一个可以永久保存珍藏的纪念品。同时,它也承载了浙江作为工艺美术强省的传统文化技艺。”最终定稿前,黄小明先后设计了十几版方案,有立体吉祥物、小台屏等,最终选择将南宋官窑花觚作为造型参考。
“我们最后还是选中了花觚的形式去设计,以展现宋韵之美。在花器中间位置,我们雕刻了杭州亚运会的文字标识。”黄小明介绍,作为本届亚运会颁奖花束的一大创新,花器瓶口起伏的水纹取自浙江山水诗意的韵律之美,瓶口的亚运吉祥物造型则以活泼欢快的姿态庆祝胜利的喜悦。
黄小明正在雕刻花器。人民网 方彭依梦摄
“在花器上方我们加上了三个亚运吉祥物宸宸、琮琮和莲莲的造型。在吉祥物的制作过程中,充分融入了东阳木雕的各种雕刻技法和表现形式,比如头部用的是圆雕,身子是浮雕,琮琮的纹样则是阴刻的。”黄小明说。
据了解,该花器取材榉木,质地较硬,但体积并不大,高18厘米,直径8厘米,拿在手中非常轻松。看起来小巧精致的花器,技术含量可不低,制作工序有10多道,每一步都有讲究。因此,要制作7000多个一模一样、雕刻细腻的花器,并非易事。
“匠人要通过机床定型,完成粗加工、精加工,确保尺寸一致,再用手工精雕细刻,细化各个部位。”2023年初,50多位木雕师傅开始雕刻花器,历经八个多月,目前,杭州亚运会所需的7000余件花器已基本制作完成。待正式开幕,它们将为亚运健儿的荣耀时刻锦上添花。
看起来小巧精致的花器,制作工序有10多道。人民网 方彭依梦摄
“在一场体育盛会中作为颁奖物资去呈现,这对于有着1400余年历史的东阳木雕来说,是一次走向世界的好机会。”黄小明说,“衷心地祝愿杭州亚运会圆满成功,也期待东阳木雕能够被更多人关注、了解和传承。”
往期精选:
我的亚运故事(76)|邬家宁:错峰建设,保障杭州亚运会顺利召开
我的亚运故事(75)|宋懋璗:从亚残冠军到亚运志愿者 热爱未曾离开
我的亚运故事(73)|殷超:日行2万步 保障亚运畅通无“堵”
我的亚运故事(70)|宣学君:亚运会史上首套动态体育图标这样“出炉”
我的亚运故事(68)|周颖:全民健身氛围浓 在运动中迎接亚运
我的亚运故事(66)|应海松 林飞飞:“帆船夫妻”携手助推象山成为“帆船之城”
我的亚运故事(60)|伍佳惠:从专业运动员到亚运会裁判 秉持初心不断前行
我的亚运故事(59)|曹向荣:助残无碍 我的青春不止49.3℃
我的亚运故事(58)|郭锦涌:用“诗情之笔”为杭州亚运会“上色”
我的亚运故事(55)|高尔伟:保障亚运污水排放的地下管网“体检师”
我的亚运故事㊺|袁明坤:构筑“无死角”网络安防 为亚运铸起“数字盾牌”
我的亚运故事㊵|娄雨风:巧用“数字化” 为亚运保障工作提质增效
我的亚运故事㉜|陈佳莹:从G20到亚运会 西湖女子巡逻队逐光前行
我的亚运故事㉔|罗欣:从“运动员”到“教练” 为孩子种下“亚运种子”
我的亚运故事⑰|郑红梅:“数字化”+“机械化” “红旗班”高效保障亚运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